聂小倩 发表于 2007-12-12 17:25:37

我想去看海(李燕风)

痴活四十六载,却没有看过大海。那海的旖旎、海的神奇,特别是巴金笔下的海上日出,都成了我想象中的,令我魂牵梦绕,心驰神往。
二十多岁,看海就已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那时整天忙着学习,忙着工作,忙着谈情说爱,忙着娶妻生子;忙着买米买面,买煤买盐,忙着值班、生炉子、做饭。那些年和父母挤住在一起,仅有的一点积蓄都买了黑白电视机、冰箱、洗衣机。我的一个表兄旅游结婚路过家里,那是我第一次听说“旅游”这个名词,好生羡慕。但当他通宵达旦地说起他所定居的那个临海的城市时,那和着霍然的波涛入眠,那望着浩瀚的蓝色遐思,那伴着群鸥翔集的踪履,勾起我的,岂止是艳羡,简直令我垂涎欲滴。
三十多岁忙着买房。1992年县里开始集资盖房,我东挪西借,买了两间平房。接着买砖买瓦,买灰买檩,又盖起了倒座,围起了院墙。五年后县里盖住宅商品楼,这时我已还清债务,有了一点余钱,便又贷款买了一个两室一厅的楼房。借钱、买房、还账,又借钱、又买房、又还帐,周而复始,循环往复。这十年,房是我的一个梦,是一个比海还要大的梦。哇,终于有个窝了。惬意中忽然有了井底之蛙感觉。相对于大海,区区两间房算得了什么呢?
四十岁以后开始存钱。孩子长大了,上高中每年要交择校费,上大学每年要学费,眼看着学费越来越高,而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机会却越来越少,工作越来越难找。现在城市的住房价格也令人咋舌,动辄每平米几千元。人们的生存成本已经越来越高,城市已经越来越不适应工薪阶层的生存。看海去,看海去,夜里的喃喃自语纯粹成了痴人的梦语。尽管当下旅游已经成为时尚,旅行社的笑脸随处可见,然而观海的心思却一次次被高涨的房价和高额的医疗费搁置。看海是需要成本的。多年的魂牵梦绕竟是那摇曳翱翔在空中的风筝。为孩子上学存钱,为孩子买房存钱,为了双方年迈的父母存钱。我生命的主旋律就是挣钱、存钱,挣钱、存钱。但所存的钱没有一分是用来看海的。
也曾借工作之便,看过井冈的山,漓江的水,河南的少林寺,武汉的黄鹤楼。然而,那雄浑浩瀚、“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大海,却始终无缘走近。这么多的机会,竟阴错阳差始终与大海失之交臂。好容易有次得到了建议权,竟遭到同伴的耻笑,海?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去过无数次了,还有什么看头。我的天,海没个看头。海有波澜壮阔,海有浩淼无垠,海有水天一色……我情愿是一只海鸥,生于大海,死于大海,与大海相濡以沫。看来,海是我的一个梦,这个梦还很遥远,也许十年,二十年。也许海永在我的记忆中了,也许海永在我的想象中了。
云卷云舒,潮起潮落。在我的梦里,海是轻歌曼舞的《天鹅湖》,海是高昂激越的《命运交响曲》;有时她平静得像一个姑娘,有时又兴奋地像一个小伙儿。
唉!不知何时才能去看海,领略海的风光,感受海的胸怀,体味海的深情!

小薇 发表于 2007-12-12 17:47:45

领略海的风光,感受海的胸怀,体味海的深情!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我想去看海(李燕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