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痞式、激情 发表于 2007-12-18 12:23:50

07年中国楼市十大热门关键词

  一、拐点

  从年初甚至去年开始,人们都在讨论08年会否成为楼市的“拐点”,因而人们都把希望寄托在了07年。07年是政策年,是关键的一年,是决战的一年。也因此“拐点”一词成了07年最热门的关键词,而且始终贯穿全年。

  之所以“拐点”成为热门关键词,不仅在于老百姓对楼市理性回归的期待,更在于未来楼市变幻莫测,若隐若现的“拐点”备受争议。人们对于“拐点”的争论始终没有停过,然而年底随着广州楼市1/3的楼盘开始降价,深圳大开发商开始低价倾销新盘,上海楼市近期销量骤降,北京15000元以上的项目也开始陷入滞销,把楼市拐点的争论推向了全新的高潮。

  我不敢说这就表明楼市拐点的到来,但这种变化是近两年来从未有过的,至少打破了某些人房价只升不跌的神话。据搜房网进行的一项“2007年楼市拐点会否出现?”的网络调查显示:59.23%的被调查者认为拐点会出现。这也是从没有过的,我相信,只要老百姓、购房者越来越理性,楼市才会迈出真正理性的重要一步。

  二、住房保障

  房价也好,拐点也罢,实际上都不重要。因为即使拐点出现了,房价降了,正如我们中国人口基数大一样,出生率再低也难以摆脱人口总数的增长。所以到时候人们买不起房还是个难题。因此,事实上老百姓最关心的是“有所居”和“安居乐业”。

  没有人们买不起房,也没有住房保障措施的出现。正因为高房价让大家望房兴叹,人们才会把希望寄托在政府的“住房保障”上。

  从经济适用房到廉租房,再到两限房,政府都做出了巨大的努力,然而总被地方演绎的变了味。去年对“取消房屋预售制度”、“增加普通住房供应量”、“加快建立廉租房制”、“调整房补标准”等热点话题进行探讨,今年关于住房保障的热度丝毫不减,特别是两会期间,住房保障及相关问题成为各界关注焦点。而后住房保障问题的关注度还在不断提升,很多人都期望相关政策和具体措施尽快出台。

  现在摆在政府面前的有两个问题,一是廉租房的建设在某种程度上似乎需要更加迫切些;而与此同时,由于限价房所用地块的地理位置比其他两种房屋产品更接近实用需求,相对舒适度较高,因而更受到中等收入人群的欢迎,这些消费者可能更关心住房保障体系中限价商品房的落实情况。

  三、地王

  在百度中搜索“地王”关键词,可以搜索到3,440,000个网页,可见人们对“地王”的关注度。在土地资源稀缺的背景下,开发商一次又一次上演土地争夺战。在“僧多粥少”的情况下,价高者得的拍卖方式造成了众多地王的诞生。

  重庆地王的诞生,南京地王的诞生,上海地王的诞生,杭州地王的诞生以及广州地王的诞生,一个共同的特点是地王的轰动效应直接刺激了区域房价上涨,进一步推动了各大城市房价的连续上扬。因此不少开发商都认为楼价的上涨空间仍然很大,只要手中有地,就有利润可赚。

  地王的频现促使房价疯涨,土地“招拍挂”遭到质疑,因而“地王”成为最激烈的话题。

  四、加息

  2007年是进入加息通道之后,央行加息最为密集的一年:3月18日、5月19日、7月21日、8月22日、9月14日,央行先后5次上调存贷款利率,同时年内10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现行14.5%的准备金率已经创历史新高。

  如此频繁的加息,足见政府对稳定房价的决心和力度。可是对于“老房贷”们马上就要承担起一次性消化5次加息所增加的负担来,实属有些惨不忍想。因而许多房贷族们看起来有些慌乱,为了避开高还款率,也是病急乱投医,不过总是有不少专家能给出一些合理的建议,热闹程度可见一斑。

  五、物权法

  3月16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物权法明确规定,“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期间届满的,自动续期”;对于不少农民提出土地承包期届满后该怎么办的问题,物权法规定,土地承包期届满可继续承包,赋予了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此外,物权法还回答了征地拆迁如何补偿,小区车位、车库如何确定归属等公众关心的问题。这时老百姓拥有产权后,一些不可解决的矛盾终于有了法律上的权益保障。

 六、第二套房  

  9月27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联合下发关于加强商业性房地产信贷管理的通知。根据通知,对已利用贷款购买住房、又申请购买第二套(含)以上住房的,贷款首付款比例不得低于40%。贷款利率不得低于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同期同档次基准利率的1.1倍。  

  12月5日人民银行、银监会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商业性房地产信贷管理的补充通知》(银发452号,以下简称《补充通知》),《通知》明确指出以借款人家庭(包括借款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为单位认定房贷次数。

  这一做法直接打击了炒房者,有效的抑制了购房者的非理性需求。购房者的观望态度将会对开发商造成严重的挫败,但是该如何把“第二套房”的界定标准体现得更详尽还需要出台更权威的条款。

  七、异地置业

  市内的房价疯涨带动周边郊区房价猛涨,人们从二环考虑到三环、四环,然而最后五环外的房子都已经望尘莫及了。拿北京为例,许多购房者被迫选择了邻近的“北京编外区县”,从而“燕郊买房”成了楼市的热门话题,“燕郊”从来没有这么火过,现在打开各大房产门户网站,到处都能看到燕郊置业的相关话题。

  在京城楼市供应量大幅萎缩的情况下,京东的河北燕郊地区却以持续放盘和低价优势吸引着北京购房者。据悉,前11个月,燕郊楼市供应已近700万平方米,接近整个京城同期供应量的一半。

  可事实是,周边房价也高得相当离谱,10万北京人已经选择在燕郊买房,5年时间燕郊房价翻了四番。

  如此下去,人们还能选择在哪置业呢?

  八、小产权房

  其实,早就有城市居民购买小产权房的情况,但是从来没有像今年这么热闹过。售楼处的火爆程度让人有些望而生畏,它的火热也遭到了各路专家一轮又一轮火热的争论。如果单纯是因为购买小产权房不合法,也就简单了。关键是买小产权房或有小产权房需求的大多属于无力购买商品房的低收入者,如果一刀切的禁止必将损害许多老百姓的利益,一面是法律,一面是百姓。

  小产权房可以说经历了一波三折,可惜最终还是没有能够将“妾”的身份转正。

  九、二手房

  北京的二手房市场发育远远不及上海、广州等地,因此,今年4月,某些地区二手房单价与同区域新开盘一手房售价首次出现的“倒挂”现象格外引人注目。业内人士称:这种现象是二手房市场走向成熟和交易日趋活跃的信号。

  事实上,这种状况并不值得大惊小怪,因为二手房市场越来越成熟,现在很多二手房不再是“旧房子”,实际上具有现房的优势。受调控政策影响,新盘供应偏紧,特别是中心城区。而新房项目多以期房和尾房为主,这就使得住房刚性需求转入了二手房市场。

  十、租房

  今年“买房不如租房”的话题曾由于龙永图被炒得火热。

  因为一边是传统观念的影响,一边是房价高收入低的现实问题,两者的矛盾不能找到一个契合点自然就要为自己的不理性付出沉重的代价。其实龙先生也没有讲错,他并不完全是反对买房,而是要看自己的实力,如果没有能力也要制造困难迎面而上则就不可取了。

  尽管我认为没有什么疑议,但还是引起广大网友们的关注。我曾记得当时,好多天都沉浸在是不是该买房的话题争论里。不管是各大门户网站还是电视台都在积极筹备买房和租房的争论话题专题,在买房还是租房的话题下,展开了一场“买房派”与“租房群”的PK大赛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07年中国楼市十大热门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