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行天下 发表于 2008-1-1 08:39:06

2008年到了,买了新的日记本,将在日记本上记录我在北京的第八年生活。

狼行天下 发表于 2008-1-1 16:23:49

今天做好了我的08年工作计划和学习计划,09年的健身计划。
一下子感觉自己的压力好大啊,可是有什么办法,当大家都处在这个节奏下,你稍微慢一点儿,估计自己的样子是很难看的,所以还是保持节奏吧!不能经常上论坛了,有些伤感,但是会来看看自己关注的人,看看大家过得怎么样了。

前几天听了一堂心理学的课,老师说:一般情况下,日记公开写在网上的,不是自己真实的内心想法,是对将要看到日记的人有一个期待的心理,所以去无存心的写日记是很难的。想想自己在记录自己的生活的同时,回避了一些自己想说的,用着不太成熟的脑袋去思考问题,所以就写到今天这里了,将它记录到纸上吧,同时也感觉自己的钢笔字很难看了,该练一练了!

山清水秀 发表于 2008-1-1 16:26:48

学你上进 我也该多学点专业知识了 年轻真好 不过 庆幸的是 我还不太老 呵呵 抓紧时间

狼行天下 发表于 2008-1-1 16:54:44

哈哈,山清水秀老师,希望快乐的你,能够培养出快乐富有爱心的学生。
认识你很开心,一个杜甫风格的老师。
关老师也是很优秀的老师,有李白的飘逸。
认识你们真的很开心。

山清水秀 发表于 2008-1-1 16:57:40

引用第13楼狼行天下于01-01-2008 16:54发表的 :
哈哈,山清水秀老师,希望快乐的你,能够培养出快乐富有爱心的学生。
认识你很开心,一个杜甫风格的老师。
关老师也是很优秀的老师,有李白的飘逸。
认识你们真的很开心。


谢谢你! 呵呵!
送你

喜欢吗? 狼行天下 有气魄!

狼行天下 发表于 2008-1-1 17:21:04

看到此帖的朋友就驻足十来分钟,分享一下吧!

最喜欢的两篇文章:《论读书 》《论快乐》

《论 读 书 》 (7楼的翻译)培根[英]
    读书为学的用途是娱乐、装饰和增长才识。在娱乐上学问的主要的用处是幽居养静;在装饰上学问的用处是辞令;在长才上学问的用处是对于事务的判断和处理。因为富于经验的人善于实行,也许能够对个别的事情一件一件地加以判断;但是最好的有关大体的议论和对事务的计划与布置,乃是从有学问的人来的。在学问上费时过多是偷懒;把学问过于用作装饰是虚假;完全依学问上的规则而断事是书生的怪癖。学问锻炼天性,而其本身又受经验的锻炼;盖人的天赋有如野生的花草,他们需要学问的修剪;而学问的本身,若不受经验的限制,则其所指示的未免过于笼统。多诈的人渺视学问,愚鲁的人羡慕学问,聪明的人运用学问;因为学问的本身并不教人如何用它们;这种运用之道乃是学问以外,学问以上的一种智能,是由观察体会才能得到的。不要为了辩驳而读书,也不要为了信仰与盲从;也不要为了言谈与议论;要以能权衡轻重、审察事理为目的。

    有些书可供一尝,有些书可以吞下,有不多的几部书则应当咀嚼消化;这就是说,有些书只要读读他们的一部分就够了,有些书可以全读,但是不必过于细心地读;还有不多的几部书则应当全读,勤读,而且用心地读。有些书也可以请代表去读,并且由别人替我作出摘要来;但是这种办法只适于次要的议论和次要的书籍;否则录要的书就和蒸馏的水一样,都是无味的东西。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与笔记使人精确。因此,如果一个人写得很少,那末他就必须有很好的记性;如果他很少与人会谈,那么他就必须有很敏捷的机智;并且假如他读书读得很少的话,那么他就必须要有很大的狡黠之才,才可以强不知以为知。史鉴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细;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之学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学问变化气质”。不仅如此,精神上的缺陷没有一种是不能由相当的学问来补救的:就如同肉体上各种的病患都有适当的运动来治疗似的。踢球有益于结石和肾脏;射箭有益于胸肺;缓步有益于胃;骑马有益于头脑;诸如此类。同此,如果一个人心志不专,他顶好研究数学;因为在数学的证理之中,如果他的精神稍有不专,他就非从头再做不可。如果他的精神不善于辨别异同,那么他最好研究经院学派的著作,因为这一派的学者是条分缕析的人;如果他不善于推此知彼,旁征博引,他顶好研究律师们的案卷。如此看来,精神上各种的缺陷都可以有一种专门的补救之方了。



《论快乐》钱钟书
“永远快乐”这句话,不但渺茫得不能实现,并且荒谬得不能成立。快乐的决不会长久,我们说永远快乐,正好像说四方的圆形、静止的动作同样也自相矛盾。在高兴的时候,我们的生命加添了迅速,增进了油滑。像浮士德那样,我们空对瞬息即逝的时间喊着说:“逗留一会儿罢!你太美了!”那有什么用?你要永久,你该向痛苦里去找。不讲别的,只要一个失眠的晚上,或者有约不来的下午,或者一课沉闷的听讲——这许多,比一切宗教信仰更有效力,能使你尝到什么叫做“永生”的滋味。人生的刺,就在这里,留恋着不肯快走的,偏是你所不留恋的东西。

  快乐的人生里,好比引诱小孩子吃药的方糖,更像跑狗场里引诱狗赛跑的电兔子。几分钟或几天的快乐赚我们活了一世,忍受着许多痛苦。我们希望它来,希望它留,希望它再来——这三句话概括了整个人类努力的历史。在我们追求和等候的时候,生命又不知不觉地偷度过去。也许我们只是时间消费的筹码,活了一世不过是为那一世的岁月充当殉葬品,根本不会享到快乐。但是我们到死也不明白是上了当,我们还理想死后有个天堂,在那里——谢上帝,也有这一天!我们终于享受到永远的快乐。你看,快乐的引诱,不仅像电兔子和方糖,使我们忍受了人生,而且仿佛钓钩上的鱼饵,竟使我们甘心去死。这样说来,人类虽然痛苦,却并不悲观,因为它终抱着快乐的希望;现在的账,我们预支了将来去付。为了快活,我们甚至于愿意慢死。
  穆勒曾把“痛苦的苏格拉底”和“快乐的猪”比较。假使猪真知道快活,那么猪和苏格拉底也相去无几了。猪是否快乐得像人,我们不知道;但是人会容易满足得像猪,我们是常看见的。把快乐分肉体和精神的两种,这是最糊涂的分析。一切快乐的享受都属于精神,尽管快乐的原因是肉体上的物质刺激。小孩子初生下来,吃饱了奶就乖乖的睡,并不知道什么是快活,虽然它身体感觉舒服。缘故是小孩子的精神和肉体还没有分化,只是混沌的星云状态。洗一个澡,看一朵花,吃一顿饭,假使你觉得快活,并非全因为澡洗得干净,花开得好,或者菜合你口味,主要因为你心上没有挂碍,轻松的灵魂可以专注肉体的感觉,来欣赏,来审定。要是你精神不痛快,像将离别时的筵席,随它怎样烹调得好,吃来只是土气息、泥滋味。那时刻的灵魂,仿佛害病的眼怕见阳光,撕去皮的伤口怕接触空气,虽然空气和阳光都是好东西。快乐时的你,一定心无愧怍。假如你犯罪而真觉快乐,你那时候一定和有道德、有修养的人同样心安理得。有最洁白的良心,跟全没有良心或有最漆黑的良心,效果是相等的。 
  发现了快乐由精神来决定,人类文化又进一步。发现这个道理,和发现是非善恶取决于公理而不取决于暴力一样重要。公理发现以后,从此世界上没有可被武力完全屈服的人。发现了精神是一切快乐的根据,从此痛苦失掉它们的可怕,肉体减少了专制。精神的炼金术能使肉体痛苦都变成快乐的资料。于是,烧了房子,有庆贺的人;一箪食,一瓢饮,有不改其乐的人;千灾百毒,有谈笑自若的人。所以我们前面说,人生虽不快乐,而仍能乐观……这种快乐把忍受变为享受,是精神对于物质的大胜利。灵魂可以自主——同时也许是自欺。能一贯持这种态度的人,当然是大哲学家,但是谁知道他不也是个大傻子?

http://rs.phpwind.net/E___5398ZHMGPWFG.gifhttp://rs.phpwind.net/E___5398ZHMGPWFG.gifhttp://rs.phpwind.net/E___5398ZHMGPWFG.gif

狼行天下 发表于 2008-1-1 17:23:57

引用第14楼山清水秀于2008-01-01 16:57发表的 :



谢谢你! 呵呵!
送你
.......
喜欢,收下了,感谢感谢!

管儿 发表于 2008-1-1 18:55:55

你有才华

山清水秀 发表于 2008-1-1 21:27:04

谢谢楼主提供的文章 真是开卷有益呀 很受启发 复制到自己的空间里了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无厘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