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小倩 发表于 2008-1-27 17:20:16

海魂壮举之吟唱(耕夫)

父亲老了。
当我陪他从叔父灵堂回到房间后,他再没有说一句话,只是静静地坐在沙发里,神情呆滞地仰视着屋顶上那盏昏暗的灯。望着父亲那满头杂乱的银发,纵横皱纹交织的前额,使我悠然想起那副80年代红极一时的油画。只不过,油画《父亲》是一位陕北农民的形象,而眼前衰老疲倦的父亲,则是一位早已解甲的老军人。
父亲年近七旬,他16岁离家参军,参加过无数次战斗,但他的过去我们却无人知晓。只是从妈妈保存数枚军功章中,感受着昔日的烽烟和故事。
在我童年的记忆中,父亲非常严厉,很少有笑容,我们兄妹几个很怕他,从不敢在他面前放肆。六0年福建前线战事频繁,我和妈妈、小妹从福建前线举家迁回宝坻农村。从那以后,父亲每年才回家探亲一次,彼此不生活在一起,偶尔相聚又难得沟通。他的过去对我来说似乎是一个不解的谜,直到当我当兵离开家乡,甚至在我身为人父之后,我和父亲在一起长谈的时间也没有超过半小时。作为长子,我渴望了解父亲的过去,以解开我心中多年之谜。我盼望着能有那么一天。
父亲的嘴唇轻轻的蠕动着。我端着一杯茶水,轻轻伏在父亲的耳边呼叫。父亲微微地睁开惺忪,充满倦意的眼,声音低沉地对我说:“我没睡着,只想静下来歇一会儿!”
我见父亲情绪还好,便顺势坐在沙发里,搜肠刮肚般地寻找着话题和父亲聊天。
我们谈党风,谈家庭,也谈到了我儿时的趣闻。见年父亲谈兴正浓,我将话题一转,试探着问他:“您当了几十年的兵,打了无数次仗,哪次仗您印象最深呢?”
我的话似乎勾起了父亲对往事的回忆,他点着一根烟,深深地吸了一口,又轻轻地吐了出来,烟雾在我们眼前慢慢地升腾、消失。“你看过电影演员王心刚主演的《海鹰》那部电影吗?”父亲突然问我。“我看过,特别那位中队长的形象非常感人!”我赶忙应答着,惟恐父亲再转移别的话题。
“我告诉你,电影里除了那些爱情戏是艺术构思外,其他情节差不多都是真实的!”我没有吭声,只是静静地听着父亲讲述着那段让他至今不忘的故事。
那是一九八五年,我在福建海军炮艇部队当副中队长。那时候,蒋介石反攻大陆气焰嚣张,经常派军舰来骚扰我们。我们也常常出海和他们真枪实炮地干。我记得那是一个月圆的夜晚,一阵急促的警报声把我们从睡梦中唤醒。我们知道又有敌情了,以最快的速度在炮艇各就各位。当我们赶到预定海域时,一场短兵相接的海战就打响了。
那场海战打得很残酷,敌群舰受到重创,我方也有损失,当我们驱赶敌舰时,发现一枚鱼雷向我主舰射来,我急呼舰长快转舵。因为我方是顺行攻击队形,主舰躲过鱼雷,我舰不幸被鱼雷击中。海水顺着被击破的舰壁涌入舰体,舰体便急速下沉。见无望补救,我命令全舰人员穿好救生衣,准备泅渡返回。见大家准备妥当,我便跑到桅杆下,解下军旗,揣在怀里。当我们十三个人相互系好后,一个浪头打来,我们全部落入海中。那时候,我们唯一的念头就是游回祖国。但茫茫大海,难辨东西,人只有随浪漂泊。大家心里都明白,我们不被汹涌波涛吞没,也随时会被游弋在大海深处的鲨鱼吃掉。
起初,大家还有些力气,相互说些鼓励的话。但经过一天一夜在冰凉海水中拼搏,大伙儿求生的欲望都破灭了,只是随着阵阵波浪在大海中漂泊。突然,我们发现不远处有几条鲨鱼向我们这里游来,大家一阵紧张,好在随身带的鲨鱼药还有余力,那几条鲨鱼在我们身边转了几圈,不情愿地游走了。这时候,一个浪头压过来,这也许就是与世界最后诀别的时刻了。那会儿,大家把死亡置之度外,只有一个念头,要死也死在一块。剩存的十一个人用绳系联在一起,手拉手,臂挽臂,任浪涛推逐。就这样整整在海上漂泊了两天两夜。
当我们因饥饿、水侵奄奄一息而无力再拼争时,一架直升机在海面作低空盘旋飞行。看家机翼下那熟悉的红五星标志时,我们这些面临死亡的人顿时来了精神,争先恐后地朝天上呐喊、挥手。我也赶忙将揣在怀中的军旗掏出来,用仅存的一点力气朝空中挥动。也许驾驶员发现了我们,直升机就一直在我们上空盘旋。约个把时辰,几艘快艇从远而近驶来。我们被快艇救上来后,躯体由于在海里长时间的浸泡,肿胀得连衣服都没办法脱下来,只好用剪子剪开才换上新衣。
长时间的沉默。
父亲大口大口地吸烟,浓浓的烟雾缭绕在让人窒息的空间。他两眼直视着屋顶那盏阴暗的灯而久久不肯离开。我知道,父亲的思绪还没有从那场可怕的往事回忆中跳跃出来,他或许在想,如果不是直升机发现了他们,他们究竟还能再坚持多长时间;如果葬身大海,命归九泉,他们将漂向何处……
“那后来呢?”我问父亲说。
“后来,我们几个被组织送到杭州疗养,半年后又返回部队,再以后,王心刚就到我们中队体验生活。再后来,电影就拍出来了!”影片中如此波澜壮阔的场面,竟被父亲讲述的如白开水一样淡淡无味。我不解的问:“现在都提倡老干部写回忆录,您何不将这段经历也写出来,留给后人呐?”
“那有什么用呢?比起死去的人,我算是幸运的了,如今,我离休在家,晚年休闲有乐,生无求,死无撼,军旅生涯我不悔呀!再者说,我也不愿讲过去,也是不希望你们用老一辈的荣誉去显示自己!”
后来,我曾有国一个创意,想让父亲和他一起在大海中生存,现在仍健在的战友们相聚一起,叙述旧情,但不知为什么又被父亲拒绝了。再后来,因为和八一电影制片厂著名艺术家郑在石老师熟悉,我便有了和著名演员刘江、里坡、王玉梅老师一起吃饭的机缘。一次我们闲聊时,无意间我又提起了父亲的这段轶事。因为在电影《马本斋》中扮演马本斋的主演里坡老师是宝坻老乡,他便积极倡议说,我们老家棒子饽饽熬小鱼可是正宗的弄家风味。我们拉上王心刚,一起去你家看看你的父亲。要不,就请你的父亲来北京。他的建议得到了大家的赞同,我也自然非常高兴。为了不让父亲这段沉寂多年的故事失传,我决定再向父亲提出建议。但没有想到,此事竟让父亲老大的不高兴。他只说了一句话,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再把这件事折腾出来,让爸爸更伤心。因为和爸爸一起打仗的战友很多都不在人世了,不再惊扰他们的在天之灵是爸爸恪守的诺言。
我没有话说了。因为,我再没有充足的理由说服父亲,让他失约于他死去的那些战友们。
是呀,父亲戎马一生,从不求虚名。如果不是因为叔父的突然的逝去,他也许会把这段故事深深埋在心底,或许会带到另外一个世界去。
父亲是老了,但他的心依旧那么纯静。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海魂壮举之吟唱(耕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