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精灵 发表于 2008-5-6 17:16:32

面临现在的股市,我个人给大家提几点建议

养开鸡必须学会看大盘!

说实在的,这个忠告是建立在散户口袋里的银子“尸横遍野”血淋淋的教训之上。

以前对大盘的了解仅限于在结市20分钟前看一眼,现在发现这样远远不够,要真正看懂大盘真要费点功夫,就是要学点技术方面的东西。能看懂大盘的买基绝对比不能看懂的收益要高。

这里我不想再啰嗦大盘与基金净值的关系。

那怎么通过简单的方法看大盘?

1、看大盘强弱势。
简单的方法就是看涨停的多还是跌停的多即可分清大盘强弱势。强势可以介入,弱势就不要介入。

2、看个股涨跌家数。
大盘涨,跌>涨,股指虚涨;
大盘涨,跌<涨,股指实涨;
大盘跌,跌<涨,股指虚跌;
大盘跌,跌>涨,股指实跌;

3、看量能。
大盘涨时有量、跌时无量说明量价关系正常;
大盘涨时无量、跌时有量说明量价关系不健康,有人诱多,不宜介入。

以上均为很简单的看大盘方法,个人建议最好学点K线、MACD、MTM、KDJ、RSI等指标。

看懂大盘,认清大势,那么幸苦养的鸡就不会减肥了。

最后还是那句话:想赚钱,把基本功先练好!

坚持长期投资,面临现在的股市,我个人给大家提几点建议:

1,在基金的组合方面大家可以选择一些平衡型基金,大概占仓位的20%左右吧,轻仓配置些混合型的基金,以此来分散投资风险,我以前说过只要长期持有3年以上,任何基金都没问题。不过我们最好关注一些大公司的产品,比如南方,博时,华夏,嘉实等,这些公司的实力雄厚,规模大,目光长远,相比较而言更稳妥一点。

2,我还是觉得大家还是要认真钻研一下他们各自的产品,找适合自己的,在自己不疯狂的时候合理布局,更多地关注基金的投资组合,是否包含大公司,现在半年报都出来了,看看他们的组合是不是较以前比没多大变动,组合和他们公司的投资理念是否一致?

3,一定要用闲钱来买股票型基金,我以前说过,如果实在不行那么就投资货币型基金或者风险小一点的债券型基金,你要动脑筋思考自己的投资策略,而不是盲目跟风,在股市上死的最惨的就是追涨杀跌的。

最后,面临股市的涨跌,在此送给大家十二个字:大跌大买,小跌小买,不跌不买!

是否还信赖开放式基金

这是我这两天思考的问题。这个问题,是针对有场内操作的基民和基民谈的。后文“开基”通指场外开放式基金。

如果你对股票、ETF、封基的操作一窍不通,也不感兴趣,那么开基作为懒人理财,无疑是一个不错的抵御通货膨胀的选择。但是,如果你对投资有很大的兴趣,并且愿意进行场内操作,那么投资开基是不是必要,就是个问题了。
我觉得开基面临的问题有:第一,散户化越来越严重。要知道泡沫化的市场理性是很弱的,开基一旦面临基民的群体性非理性赎回,该如何应对是一个问题。当然,鉴于基民大多不懂资本市场,信息多取决于舆论,所以媒体的地位极其重要。
第二,规模越来越大,而且迫于排名和圈钱压力,难以坚持投资理念。规模大,也许不是坏事,但是规模如果太大,建仓和调仓都十分困难。一些巨型新基,迫于排名压力,必须快速建仓;一些号称价值投资的开基,如富国天益,迫于基金公司运营需要,居然开始大比例分红,如此,试问基金的投资理念如何坚持?
第三,基金很明显已经成为调控工具,管理层一下命令,基金就必须停止申购、降低仓位,这样不但基金经理的投资策略无法贯彻,而且基金为投资者获取收益的宗旨能否坚持?
第四,想买开基进行长期投资的基民,请你们想好一个问题,哪怕你现在买的是新基金,净值只有一元,可你知道这个基金的建仓点位是多少点么?这波牛市已经涨了2年,如果后市出现深幅调整甚至一段时期的熊市,你能够承受得住那个压力么?十年三十年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居安思危总是好的。

当然,开放式基金会接最后一棒的说法,起初他提出这个观点我就比较认同,现在看看基金们一个个都穿上了黄马褂,红顶商人的身份昭然若揭了。过去红顶商人的两大特质:利用朝廷发财;解救朝廷危难。前者,可以视为证监会对基金一系列营销手段的默许,以及在老鼠仓上的共赢。后者,可以视为充当调控工具,利用基民的利益去维持大局。

当然,一般投资者还是选择基金为好,泡沫期股市风险极大,基金毕竟是专业投资者,比我们自己可靠些,顶多是到手的肉分点出去罢了,总比没肉吃好。

基金投资瞄准确定性增长品种

总在年末时候,基金经理就开始考虑为明年布局。基金经理吕一凡认为这一波下跌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很多蓝筹股的业绩低于预期,所以显得估值过高。

  招商基金投资人士也提出,在配置上继续维持攻守兼备策略,在加强组合防御性的同时,提前布局后期市场行情。他们建议以业绩和估值为核心,兼顾流动性因素,重点配置未来业绩高增长预期明确的公司。建信基金研究报告指出,长期看具备稳定增长预期的行业和公司仍然是需要重点关注的。这些股票集中在金融、地产、商业、旅游、机械、能源等增长趋势性更明确的行业中。

  如何挑选出有确定性业绩增长的公司?吕一凡表示,主要通过下述三大标准来筛选:其一,结合中国经济增长特点,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和基础设施业具备确定性成长条件,从上述三大产业中可以高概率地选择出未来业绩有确定性增长的股票;其二,遵循上市公司的过往记录,坚信好公司继续成为好公司的概率比较大,而麻雀变凤凰的概率相对较小。但需要重点考察在目前的宏观经济背景下,上市公司业绩增长的轨迹是否发生变化;其三,在个股选择上,将在锁定的三大产业里,挑选出“有壁垒,估值合理”的优势股票。这种壁垒型公司的主营业务具有“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特点。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面临现在的股市,我个人给大家提几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