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儿 发表于 2008-5-18 18:52:08

善良玉潤的心,血脉炼狱的爱

善良玉潤的心,血脉炼狱的爱
    ――举荐著名诗人桑恒昌的一组救灾诗

王传华



中华民族,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古往今来,无数的天灾人祸炼狱般打磨了它的禀性,赋予它一颗坚韧无畏的心,一腔博大挚深的爱,一个可以包容人类世界的情怀。这种民族的品格,代代相传,繁衍不息,日益昌荣,不断地向人类社会,播洒着大情、大义、大爱、大举的阳光和温暖……
“大自然的创造力是无穷无尽的。”这是牛顿说的话。反之,我们说,大自然的破坏力,也是无穷无尽的。这种自然物质的潜力,既能创造一个新的宇宙,也能摧毁一个新的世界。面对这两种正反截然不同的自然潜力,中华民族既是开发者,又是战胜者。
――因为,它有融化冰雪肆虐的爱心,它有降服山崩地裂的善良。
――爱心加善良,是中华民族的神圣法律。
――因此,我们才可以骄傲地说:伟大的中华民族是任何天灾人祸都不能战胜的!
诗人桑恒昌作为民族诗人,新时期意象抒情诗的领军人物,他的神经就是一根民族的琴弦,直面大自然的狂暴,他弹奏着一颗善良玉潤的心灵,捧出一怀血脉炼狱的爱,用他的意象抒情诗笔,发出了东方文明和华夏子孙打败天灾人祸的呼号:


抗冰斗雪英雄赞

桑恒昌


谁!是谁把妙龄女郎
教唆成悍妇
谁!是谁把花季少年
训练成暴徒
什么样的妖魔鬼怪
附体在南中国的版图
千里冰封,千里肃杀
千里白皑皑的恐怖

六角形的雪花
身上长满牙齿
啃断凌空输电的钢铁
啃断出行回家的道路
啃疼中国的心脏
啃疼父母的肺腑

一个英雄倒下了
倒下一个抗雪救灾的男儿
就站起一尊血肉的冰雕
一栋房屋倒塌了
倒塌一栋不堪重负的旧屋
就展开一片新居的蓝图

坚冰之下 是我们
暖了几千年的沃土
沃土之中 有我们
亿万人的热血在奔突
所有的眼睛
都闪射着阳光
所有的心
都是红泥火炉
待坚冰化为春水
拔节的中华
定会长出
惊世骇俗的高度


08岁初,南方大雪

桑恒昌

08年岁初,南方一场50年不遇的大雪,造成近半个中国交通大动脉全面瘫痪,数百万返乡过年的旅客有家难回。这些羁旅中,绝大多数是离乡背井的打工一族。

最柔弱晶莹的水滴,
一旦换一副牙齿,可以咬碎钢铁
让四通八达的道路
在瞬间蛇一样死去
最轻盈妙曼的雪花
一旦收起笑脸,就降下了灾难
让所有渴望温暖的心
瞬间陷入深渊

2008,早春之前的南部中国
被一场大雪逼上灾难的孤岛
偌大的版图顷刻间失重,倾斜
星罗的城市失去了方向
棋布的车站象无数个热锅
“热锅里的蚂蚁”
这个死去多年的不雅的比喻
又一次被苍生的命运唤醒

多么残酷。那些四散他乡的生灵
那些奔赴家园奔赴春天的梦
一夜之间被六角形的雪花
轻轻碾碎
我的远近的乡亲啊,你们手中
即使抓到了一张客票
如今也只是一片叶子
在天涯以远,回不到故土
你们甚至不敢触碰一下
浸泡在乡风年味里的歌谣
千里万里之外,眼睁睁
被乡愁再一次灼伤

攥紧一年的汗水
你们却推不开一片雪花
此刻我在大东北的冰天下
为你们祈祷
南中国扑天的大雪啊
请都落上我的双肩
让那些曾被命运扑倒的人们
能够在除夕的鞭炮响起之前
望见故乡的炊烟……

2008.1.29.夜急就


2008年5月12日,对于中国人民,是一个黑暗的日子,是一个凄凉的日子,是一个痛苦欲绝的日子,也是一个民族大凝聚,亿万颗心结成一颗大心、亿万双手拧成一双大手的大爱、大情、大义、大举的日子!
这一天的14:28’,一场7.8级特大地震,刹那间把四川成都汶川县吞没了……
13亿颗心,在痛、在挥泪、在流血、在呼唤……
13亿双手,在紧握,在传递,在寻找,在搬运……
哦,13亿人民,在中南海的统帅指挥下,在行动,行动,行动……
诗人桑恒昌,坐在电视机前,一条条来自北京、来自成都汶川、来自全国各地的抗震救灾的声音,在他的心里滚荡、撞击、呼啸、燃烧……
――他丢魂落魄似地经受着几个月前自南方冰雪灾害之后的又一次更加惨烈的煎熬……
伟大的诗人,必然是人民的诗人,民族的命运,就是他的命运。人民遭难,诗人遭难;灾民流血,诗人流血。桑恒昌立马捐资、捐物相助!他要尽一个诗作的诗人,――一个近乎于伟大诗人的义不容辞的责任。
2008年5月14日,《齐鲁晚报》头版用一个版面,转发了一幅新华社记者陈建立在灾区现场拍摄的一幅新闻照片:紧紧握在一起的两只擦满灰垢血痕的手,大号标题为《伸出你我的手――凝聚爱,凝聚力量!》照片下面附着说明:
“5月13日,救援人员在四川绵竹市汉旺镇武都小学废墟中拯救幸存的小学生”。
桑恒昌读后,热泪盈眶,迅疾命笔,用他滴血意象出的心灵颤音,讴歌大无畏的施救者,抚慰再生的幸存者,祭奠遇难的千万灵魂――


一双救援的手

桑恒昌


脚下犬牙交错
面前狼牙交错
头上虎牙交错
心中生命与死神交错
黑色的五月,黑色的闪电
天塌一半,地陷西南
天府之国的四川
一时间,成了全世界的焦点

一座小学的废墟中
露出一只小手
像瓦砾堆中
刚刚冒出一支幼芽
那是一只稚嫩的手
那是一只哭泣的手
那是一只刚刚捧读过书本的手
那是一只刚刚戴上红领巾的手

一个军人风一样扑过去
小手前面顿时隆起一座山脉
他身上穿的,就是我的灵魂
注定要穿一生的那种绿色

绿色的山峦遮住一切
可全中国都看得见
一双大手握住一只小手
牢牢地握住一条细细的生命

这是一双怎样的手啊?
这是一双涌动着
江河般血脉的手
这是一双结构着
钢铁般骨骼的手
这是一双跳动着父母心的手
这是一双流淌着子孙泪的手
这是一双
砸下去能击碎灾难的手
这是一双
举起来可补天缺的手
这是一双
储存着大地体温的手
这是一双
传承着中华美德的手
这双手,就是
中共中央总书记的手
这双手,就是
国务院总理的手

是啊,这是一双大手
这是一双
十三亿人一只也不少的大手
这是一双展开来就有
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大手

  ――因为,中华民族正是拥有了这样一双双“大手”,才战胜了天灾人祸!
――因为,中国人民正是拥有了这样一双双“大手”,才赶跑了贫穷落后!
――因为,华夏文明正是拥有了这样一双双“大手”,才走向了繁荣富强!
――因为,正是这一双双黄肤色的“大手”,而今高举圣火,烘暖、凝聚了人心,同明相照,举起了地球!

桑恒昌,就是拥有这样一双“大手”的诗人,一位把言行做成诗句、又把诗句做成行动的诗人。一位诗作的人!
――所以,他才拥有一颗“跳动着父母心”的孝心。
――所以,他才拥有一颗“流淌着子孙泪”的慈心。
――所以,他才拥有一双“举起来可补天缺”的大手。
――所以,他才拥有一双“储存着大地体温”的大手。

从艺术形式上讲,虽然桑恒昌的这几首写“救民于水火”的诗作,也大体上属于生活色彩很浓的政治抒情诗,但是,由于诗的钻探点对准的是意象的层层叠加和诗核的步步发掘,从而使诗的思想內绪化、浓缩化、心灵化了。他所“套用”的排比递进手法,不单单是为了营造视角冲击力和强化一种语体情感气势,更多的是为了把这个救与被救者紧紧握在一起的两只手的“大意象“,一步一重天地推进,使之攀缘爬升到一个审美极至,让这两只大意象化的手的功能,深深地抓痛生活的神经,牢牢地夯砸进人们心灵深处……
――这就冲破了以往所谓政治抒情诗过分张扬、形容,津津乐道于表面化的比喻和所谓“琅琅上口”的口水化的固有模式,摈弃了一些诗歌曾经的唯政治化的弊端,进而使现代诗拥有了鲜活不衰的生命和灵魂。这种诗,既可登台朗诵之,又经得起思辨鉴析咀嚼之。
――这不能不说是诗歌艺术在新的形势下,能动地反映现实生活、贴近社会民生的一个值得推崇的创作倾向和别具匠心的探索。
哦,桑恒昌不愧是一位推陈出新,勇于求索,不断挑战历史和自我的诗人。
哦,桑恒昌在通往一条大乗\大器大魔大化的路上……
――用自己的血脉人生和炼狱燃烧的生命!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善良玉潤的心,血脉炼狱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