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过的是什么样的生活
每一个人一生中都会有许多的老师,可是真正能记住老师的又有几个?又有几个人去理解他们的每一份劳动呢?古语: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今天却变成了“一日为师,终生受骂”。不是吗?教学严格的老师会让年幼的不懂事的学生恨之入骨,教学宽松的老师又会让长大成人的学生计较一生。这样一个终生受骂的职业却拥有极为高尚的称号――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人的灵魂是那么好教育的?人的灵魂可是另一个人所能拯救的?所以他们处于极为可悲的处境:时刻承受着生活的多重挤兑!
首先是社会。应试教育是最近几年教师头上顶戴的新的骂名。谁也不曾注意到,作为教育第一线的老师们无权取消考试,却不得不保留挨骂的权利,被骂成:禁锢学生的思维;侵犯学生的权利;伤害家长的感情!可是又有谁知道现在的考试不仅在考学生,而且在考老师!
老师的水平,素质,能力甚至生计都由考试决定,而社会却无视这些。只是盯着一考定终身而大骂特骂!天晓得!用老师辛勤的汗水浇灌出来的高分生,却成了低能的代名词!有良好品质的学生大家不会提,一旦出现一个不好的就是教师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难道老师的谆谆教诲没有任何作用?好的素质只是他们自身的自发表现?
教师作为一种人,他们的生存状态是极为可悲的。自身必须要德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就是说社会要求他们在精神上要是一个完人――时时刻刻要警惕自己为人师表的形象,万万不可放松对自己的自我约束。而在物质上,他们一向是贫寒的表率,而且必须是两袖清风方才称得上是师德典范。
社会上允许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当权者可以有一部分人鱼肉百姓,趋利者可以构成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食物链,而教师却不可以商业化――因为它必须保持着那一份圣洁与庄严,可是,社会给了她庄严了吗?社会允许书商肆虐,家教横行,允许自由竞争,学校也必须有好差之分。可是,如果一切学问都可以让辅导书、补习班来冲击,那有何必去用这么多的资金去供养那些一无是处的教师呢? 这就是目前教育体制的问题,不能怪我们本地的领导们,大家的确都很辛苦,但也许就是我们这个职业的特点吧。 早出晚归、精神疲惫。这是每位教师的体会! 我相信只是说说而已!减减压. 瞎说啥实话!不知道现在没人喜欢听实话了吗?
告诉大家:形势一片大好,好得不得了!教育很成功,成功得不得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