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人 发表于 2008-7-31 15:18:46

青茶(乌龙茶)


乌龙茶又称青茶、半发酵茶,以本茶的创始人(清代苏乌龙)而得名。是中国诸大茶种中,特色鲜明的种类,往往是“茶痴”的最爱。乌龙茶综合了绿茶和红茶的制法,品质介于绿茶与红茶之间,既有红茶的浓鲜味,又有绿茶的清香。

1. 外观:武夷乌龙茶以条索紧结而绉,茶叶肥嫩稍长,色呈暗绿而带有青蛙皮色泽者可矣,不甚注重外观。安溪铁观音茶,茶身则须团卷紧结如螺肉状,色稍黄褐为佳。台湾乌龙茶对外观较为注重,特级之「膨风茶」系采一心一叶,且以白毫肥大叶部呈红黄相间,颜色鲜艳者为上,条索之有无则根本不加计较。茶叶通常以细嫩为佳,一心二叶次之,开面茶虽揉捻而有条索,如粗大无白毫者,乃列为中级品。

2. 香气:武夷乌龙茶之取香气近似台湾包种茶之香,其香通常有如花之芬郁。安溪铁观音取香较之武夷茶之香为浓烈。台湾乌龙茶之取香,则贵在有天然之果香,其馥气之宜人,有如细嚼苹果或雪梨之香。总之,乌龙茶之具有花香或果香,确为他茶所不及。乌龙茶之所以特别高贵,香气之馥郁芬芳是主要品性条件之一。茶之香气,随品种、气候、季节、以及制造技术而异其强弱。

3. 滋味:滋味的甘涩浓淡,是分别乌龙茶品质良劣最主要的条件,尤以福建乌龙茶的滋味最被重视。不论武夷乌龙茶或安溪铁观音皆十分注重茶叶冲泡后茶汤之「身骨」。所谓「身骨」,系指茶汤的滋味而言。「身骨」之好坏,即以滋味之好坏为定。福建乌龙茶滋味取之在人口浓厚甘润而不生涩,除茶之香味使人觉得爽然外,饮之当感口中唾沫受茶汤之完全控制,且细加吟味,则如嚼之有物。茶汤过喉徐徐生津,口中甘甜而有回味,此即老于评茶者所谓「喉韵」者也。习惯欣赏乌龙茶者,对此甚然讲究。高山正岩之武夷岩茶,令人饮之,觉得「两腋生风」之明爽快感,其因在此。台湾乌龙茶,因属海岛茶,质地较薄,滋味不及福建乌龙那样纯厚甘润,但入口亦以圆滑淳和稍其刺激性为佳。高级乌龙茶,由于制造时祇轻度揉捻,茶汤不浓。惟以特别于茶汤滋味含有天然果香,清新纯和最为可贵。中级茶茶汤稍浓,且较注重焙火气味,然亦以入口甘润而不苦涩,刺激不烈为优。总之,乌龙茶系半酦酵茶,茶汤滋味,介于红茶绿茶之间,既有红茶之纯和甘润,复有绿茶之清香爽口,此为乌龙茶较之其它茶种在滋味方面最明显之特性。

4. 水色:福建乌龙茶之水色通常比较深红,即接近红茶水色,以深橙红为标准色。产自高山之陈茶,水色甚至红而近褐色;台湾乌龙茶之水色,则以明澈鲜丽之橙红为佳。高级茶水色则呈琥珀般之橙红色。中级茶其水色红度稍深。陈茶之水色亦渐近红茶之汤色。其中当以台湾高级乌龙茶琥珀般橙红色最具特色,亦即消费市场最受欢迎之茶汤颜色也。

5. 叶底:乌龙茶为半酦酵茶,亦称镶金边茶,泡后之叶渣,近叶缘一半面积经制造时特殊技术处理酦酵红变,叶面中心位置并未酦酵仍呈淡绿色。此为乌龙茶叶渣之标准型态。但高级台湾乌龙茶之叶渣,酦酵部份较大,呈鲜红色,且以芽叶制造时未受损伤,泡后全面展开有如花朵者为佳品。陈旧之乌龙茶则因屡经焙火关系,叶底红变呈暗黑,已非理想也。

6. 茶叶成分:茶叶中主要之成分异于一般植物者,盖含有茶素(Caffeine)及单宁(Tannin),此二种成分之多少,在茶叶中随茶树品种、地势、气候、季节、以及制造技术之不同而有若干差异。茶叶中其它会有成分亦随茶种各有不同,今为比较各种茶叶中所合成分之多少,依据日本技师奥村音三郎之分析,列表说明于下。表中可以看出乌龙茶和包种茶所含成分和其它茶叶所含成分之不同。

乌 龙 茶(青茶) 的 种 类

1、闽北乌龙

武夷岩茶、水仙、大红袍、肉桂等。

2、闽南乌龙

铁观音、奇兰、水仙、黄金桂等。

3、广东乌龙

凤凰单枞、凤凰水仙、岭头单枞等。

4、台湾乌龙

冻顶乌龙、包种、乌龙等

安溪铁观音

安溪铁观音,属乌龙茶之极品。以其成品色泽褐绿,沉重若铁,茶香浓馥,比美观音净水而得此圣洁之名。产于福建省安溪县尧阳乡。

  铁观音茶树的特征是:树冠披展,枝条斜生,叶形椭圆;叶尖下垂略歪,叶缘齿疏而钝,略向背面翻卷;叶肉肥厚,叶面呈波浪状隆起,具有明显肋骨形,叶色浓绿油光,嫩梢肥壮,略带紫红。以铁观音茶树鲜叶和其制茶工艺制成的铁观音茶,为正宗产品。

  采制工艺:铁观音茶树萌发期为春分前后,每年一般分四次采摘;春茶在立夏,夏茶在夏至后,暑茶在大暑后,秋茶在白露前。春茶最后,香高味重、耐泡;夏茶叶薄带苦味,香气较差;暑茶较夏茶好;秋茶香气高锐,但茶味不及春茶浓厚。采摘须在茶芽形成驻芽,顶芽形成小开面,及时采下二三叶,以晴天午后茶品质最最佳。毛茶制作,经晒青、晾青、做青(摇青、做手)、杀青、揉捻、初焙、包揉、文火熳焙等10多道工序。其中做青为形成色、香、味的关键。毛茶经筛分、风选、拣剔、干燥、匀堆等精制过程,即为成品茶。

  铁观音茶质高超,独具风韵:成品茶外形条索卷曲,肥壮圆结,沉重匀整;色泽油亮,带砂绿色,红点明显,具有晴蜓头、螺旋体、青蛙腿、砂绿带白霜;汤色金典,浓艳清澈;叶底肥厚明亮,呈绸面光泽;滋味醇厚甘鲜,回甘悠长,香锐而浓,素有“茶中之王”、“绿叶红镶边,七泡有余香”之誉。属半发酵茶,兼有红茶的甘醇,绿茶的清香,并有兰花香味,风格独特。具有清心明目、防止动脉硬化、减轻辐射伤害、降脂减肥、益寿延年的功效。

冻顶乌龙茶

冻顶乌龙茶,产于台湾省南投县凤凰山支脉冻顶山一带。

  冻顶与茶名的由来:据说是因冻顶山迷雾多雨,山路崎岖难行,上山的人都要绷紧脚趾,台湾俗称“冻脚尖”,才能上得去这即是冻顶山东省名之由来,茶也因山而名。

  采制工艺与茶质:冻顶茶一年四季均可采摘,春茶采期从3月下旬至5月下旬;夏茶5月下旬至8月下旬;秋茶8月下旬至9月下旬;冬茶则在10月中旬至11月下旬。采摘未开展的一芽二、中叶嫩梢。采摘时间每天上午10时至下午2时最佳,采后立即送工厂加工。其制作过程分初制与精制两大工序。初制中以做青为主要程序。做青经轻度发酵,将采下的茶青在阳光下暴晒20至30分钟,使茶菁软化,水分适度蒸发。萎凋时应经常翻动,使茶菁 充分吸氧产生发酵作用,待发酵到产生清香味时,即进行高温茶青。随即进行整形,使条状定型为半球状,再经过风选机将粗、细、片完全分开,分别送入烘焙机高温烘焙,以减少茶叶中的咖啡因含量。其成品外形呈半球型弯曲状,色泽黑绿,有天然清香气。冲泡时茶叶自然冲顶壶盖,汤色呈柳橙黄,味醇厚甘润,发散桂花清香,后韵回甘味强,饮后杯底不留残渣。其茶品质,以春茶最好,香高味浓,色艳;秋茶次之;夏茶品质较差。

武夷大红袍

武夷大红袍,因早春茶芽萌发时,远望通树艳红似火,若红袍披树,因此得名。大红袍素有“茶中状元”之美誉,仍岩茶之王。产于福建省武夷山市——武夷山东北部天心岩(峰)下天心庵(永乐禅寺)之西的九龙窠。

  大红袍茶树为灌木型,树冠半展开,分枝较密斜生,叶近阔椭圆形,尖端钝略下垂,叶缘微向面翻,叶色深绿光泽,内质稍厚而发脆,嫩芽略壮,显毫,深绿带紫。

大红袍为千年古树,稀世之珍。现九龙窠陡峭绝壁上仅存4株,树龄已达千年。于每年5月13日至15日高架去梯采之,产量稀少,被视为稀世之珍。武夷大红袍,属于单枞加工、品质特优的“名枞”,名道工序全部由手工操作,以精湛的工作特制而成。成品茶香气浓郁,滋味醇厚,有明显“岩韵”特征,饮后齿颊留香,经久不退,冲泡9次犹存原茶的桂花香真味。被誉为“武夷茶王”。

武夷肉桂

武夷肉桂,又称玉桂,由于它的香气滋味有似桂皮香,所以在习惯上称“肉桂”。该茶是以肉桂良种茶树鲜叶,用武夷岩茶的制作方法而制成的乌龙茶,为武夷岩茶中的高香品种。肉桂茶产于福建省武夷山市境内著名的武夷山风景区,现已发展到武夷山的水帘洞、三仰峰、马头岩、桂林岩、天游岩、仙掌岩、百花岩、竹窠、碧石、九龙窠等地,已成为武夷岩茶中的主要品种。

  采制工艺:须选择晴天采茶,新稍抻育成驻芽顶叶中开面时,采摘二三叶,俗称“开面采”。鲜叶经萎凋、做青、杀青、揉捻、烘焙等十几道工序。

  肉桂外形条索匀整卷曲;色泽褐绿,油润有光;干茶嗅之有甜香,冲泡后之茶汤,特具奶油、花果、桂皮般的香气;入口醇厚回甘,咽后齿颊留香,茶汤橙黄清澈,叶底匀亮,呈淡绿底红镶边,冲泡六七次仍有“岩韵”的肉桂香。

文山包种茶

文山包种茶,为轻度半发酵乌龙茶。产于台湾省北部的台北市和桃园等县。“包种”名的由来:在清光绪初年,因向宫廷进贡,将四市两茶叶用两张方形毛边纸内外相衬包成四方包,以防茶香外溢,外盖茶名及行号印章,光绪帝对此茶赐封为“包种”。

文山包种茶的采制工艺:雨天不采,带露不采,睛天要在上午十一时至下午三时间采摘。春秋两季要求采二叶一心的茶菁,采时需用双手弹力平断茶叶,断口成圆形,不可用力挤压断口,如挤压出汁随即发酵,茶梗变红影响茶质。每装满一篓就要立即送厂加工。制作工艺分初精两步。初制包括:日光萎凋、室内萎凋、搅拌、杀青、揉捻、解块、烘干等工序,以翻动做青为关键。每隔一至二小时翻动一次,一般须翻动四五遍,以达到发香的目的。精制以烘焙为主要工序,初制茶放进烘焙机后,在七十度恒温下不断衄劝发香,使叶性较温和。

成品茶外形自然卷曲,茶汤金黄,有天然幽雅芬芳气味。入口滋味甘润、清香,齿颊留香久久不散。具有香、浓、醇、韵、美的特色。素有“露凝香”、“雾凝春”的美誉。

文山包种含有丰富的营养保健成分,可强心、利尿、消除疲劳,有解除尼古丁及酒精中毒的功能,更有消除血脂肪、防止血管硬化的妙效。

凤凰单枞

凤凰单枞,属乌龙茶类。产于广东省潮州市凤凰镇乌岽山茶区。

采制工艺:单枞茶,是在凤凰水仙群体品种中选拔优良单株茶树,经培育、采摘、加工而成。因成茶香气、滋味的差异,当地习惯将单枞茶按香型分为黄枝香、芝兰香、桃仁香、玉桂香、通天香等多种。因此,单枞茶实行分株单采,新茶芽萌发至小开面时(即出现驻芽),即按一芽、二三叶标准,用骑马采茶手法采下,轻放于茶罗内。有强烈日光时不采,雨天不采,雾水茶不采的规定。一般于午后开采,当晚加工,制茶均在夜间进行。经晒青、晾青、杀青、揉捻、烘焙等到工序,历时10小时制成成品茶。

单枞茶品的特点是:外形条粗壮,匀整挺直,色泽黄褐,汪润有光,并有朱砂红点;冲泡清香持久,有独特的天然兰花香,滋味浓醇鲜爽,润喉回甘;汤色清澈黄亮,叶底边缘朱红,叶腹黄亮,素有“绿叶红镶边”之称。具有独特的山韵品格。

岭头单枞

岭头单枞,属乌龙茶类极品名茶。产于广东省饶平县坪溪镇岭头村。单枞是继岭头奇兰后,在乌龙茶中又一特殊品种的新发现。

岭头单枞质量极佳,独具风味。其特点是:

1、早熟:春茶采摘时间为每年3月28日至4月5日前后。比其它品种茶早采一至两周左右。

2、高产:新梢生长具有早、齐、匀等优点。当年种植可当年采摘,隔年亩产可达25公斤至50公斤。第三年亩产可达150公斤至250公斤干茶。持嫩时间为二至三周(指吐芽到采摘时间)。一般每年可采五于七次茶叶。岭头单枞比同类其它茶亩产量可高3至5倍。

3、优质:冲泡时早出香气,滋味醇爽,回甘力强。其成品茶具有微带浓蜜香气的特殊韵味。

4、适应性广,搞逆力强:无论高山、丘陵、平原地区均可种植。

岭头单枞茶的采制工艺与茶品特色:每年采摘时间为春茶在每年清明前后;夏茶在5月下旬至7月初;秋茶在9月下旬;冬茶在11月中旬。采摘标准为一芽二至三片叶。其制作工序,经晒青、凉青、碰青、杀青、揉捻;烘干等程序精制而成。其成品茶特征为:外形条索微弯曲,色泽黄褐似鳝鱼色。内质香气花蜜清高,滋味醇爽回甘,汤色橙红明亮,叶底笋色红边明亮(也称朱边绿腹)。是当今乌龙茶类的极品。

岭头奇兰

岭头奇兰,属乌龙茶类。采大叶奇兰种鲜叶制成。原产于广东省饶平县坪溪镇岭头村。

采制工艺与奇兰佳质:从采茶至制成干茶,共需14个小时以上,鲜叶采回后,一般经晒青、碰青(摇青),杀青、揉捻、烘干等多道工序制成。其工艺流程多半在夜间进行,各道工序均凭茶师经验“看茶做茶”。其成品条索细长沉重,叶蒂小,叶肩窄,色泽黄绿,乌亮油润,砂绿隐含;香气清醇,似兰花味,滋味清醇略厚,且甘鲜,耐冲泡;叶脉主脉浮现稍白,叶身棱形清秀而有光泽,汤色清黄或金黄。

奇兰茶的冲饮方法 ,与一般红、绿茶不同,最好以煮沸的清泉水与精雅小巧的红陶或紫砂茶具冲泡,才能充分发挥其茶香,领略品茗的高雅意境。

石古坪乌龙茶

石古坪乌龙茶,原产于广东省潮州市潮湿安县凤凰镇石古坪。

采制工艺与茶质:采茶时采用“骑马式”采茶法,轻采轻放勤送。采茶时间规定为晴天上午至下午四时,不采露水茶、雨水茶、黄昏茶,不同茶山、不同老嫩分别采摘。其加工均在夜间进行。分晒青、凉青、摇青、静置、杀青、揉捻、焙干等七道工序,全过程需18个小时。成品茶外形油绿细紧,香气清高浓郁,滋味鲜醇爽口;汤色黄绿清澈,叶底嫩绿,叶边呈一线红。以精制茶壶冲泡,冲饮多次,茶香外溢,茶味不减。新茶贮存一年后,色、香、味仍能保持如初。

古石坪乌龙茶具有防治高血压、慢性哮喘及痢疾、蛀牙等功效。

永春佛手

永春佛手,用佛手品种茶树嫩梢制成的乌龙茶。因叶形与香椽柑叶片相似,故又称“香椽”。主产区福建省永春县。

永春佛手,经精心采摘、制作的成品茶,条索紧结肥壮卷曲,色泽砂绿乌润,香气浓郁清长,滋味醇厚回甘,汤色澄黄明亮,具有独特果香。

闽北水仙

闽北水仙,是乌龙茶类的上乘佳品。始产于百余年前闽北建阳县水吉乡大湖村带。现主产区为建瓯、建阳两县。

采制工艺与茶质:春茶于每年谷雨前后采摘驻芽第三、四叶,经萎调、做青、杀青、揉捻、初焙、包揉、足火等到工序制成毛茶。由于水仙叶肉肥厚,做青须根据叶厚水多的特点以“轻摇薄摊,摇做结合”的方法灵活操作。包揉工序为做好水仙茶外形的重要工序,揉至适度,最后以文火烘焙至足干。成吕茶外形壮实匀整,尖端扭结,色泽砂绿油润,并呈现白色斑点,俗有“蜻蜓头,青蛙腹”之称;香气浓郁芬芳,颇似兰花。滋味醇厚,入口浓厚之余有甘爽回味;汤色红艳明亮,叶底柔软,红边明显。

wuqing 发表于 2008-7-31 15:22:57

长知识,我喜欢喝乌龙茶.

猪明星哼哼 发表于 2008-7-31 15:43:32

洞顶乌龙好喝么。。

水人 发表于 2008-7-31 15:58:02

引用第2楼福气哥哥于07-31-2008 15:43发表的:
洞顶乌龙好喝么。。

自己买过一次,感觉不是太好喝,可能价格便宜的缘故吧,也焙火,味道要厚重,建议搞个专题品尝下,台湾地区比赛获奖茶应该好喝

恋家房产。 发表于 2008-8-12 23:11:16

要学习了

盗版爱情 发表于 2008-8-12 23:44:23

恩,我想学习下茶艺了.

猪明星哼哼 发表于 2008-8-13 00:43:17

引用第5楼盗版爱情于08-12-2008 23:44发表的:
恩,我想学习下茶艺了.

程式化的东西,学了无用,自己泡泡好喝就行了。

水人 发表于 2008-8-13 07:22:22

引用第5楼盗版爱情于08-12-2008 23:44发表的:
恩,我想学习下茶艺了.
挺费钱的,宝坻不知道有没有培训班,如果想学倒是可以尝试尝试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青茶(乌龙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