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 发表于 2008-11-24 21:30:17

我们真的在推行素质教育吗?

素质教育。对了,无论在特区和山村,素质教育的大旗都在迎风飘扬,这面旗帜的背后,我们看到了什么?

先说说取消小学升学考试的事情,这一直令我耿耿于怀。这几年目睹基础教育步步下滑的现状,没有几个老师不感到痛心。1998我第一次到贵州支教,那届初一新生都是通过小学升学考试升入初中的,2001我第二次到那所学校支教,小学升学考试取消了,1998年的时候,我的学生期末统考平均分通常在八九十分,而从2001至2004年,他们的平均分已经下滑到六七十分,这近三十分的差距就是取消小学升学考试后立竿见影的“效果”。

说到这儿,某些领导和专家可能已经怒不可遏了:“你口口声声地讲分数,我们实行的是素质教育,不是应试教育,分数已经不重要了。”住口吧,我们不要再自欺欺人,遮遮掩掩了。在这座城市里,有几个校长敢拍着胸脯说自己实行的是素质教育?也许某些小学校长可以,因为他们没有升学压力,但这究竟是什么样子的素质教育呢?在相当数量的小学一二年级开始就出现数量惊人的差生群体了,有些小学从不进行测验,期中期末考试也取消了。多少学生读了六年书,连最简单的数学题也不会计算,作文中没有几句通顺的话语,记不住几个英语单词,谁敢说这是素质教育的丰硕成果呢?

其实我们根本就没有实施真正意义上素质教育的土壤,只要中考高考存在,分数就是不容回避的现实,分数的重要性就不容置疑,应试教育的痕迹就永远不可能抹去。我们还是处在“分数决定未来”的阶段,因此,任何对应试教育的否认和逃避都显得虚伪。素质教育的口号叫嚷了多少年,到头来,素质教育成为应试教育的幌子,严严实实就如一块遮羞布,遮住了教育中存在的种种令人忧心的问题。

别以为举办几次体育艺术科技活动,获得几次级别颇高的奖励,就宣称自己实施的是素质教育了。临近中考高考的时候,哪一所学校不组织学生昏天黑地地补课?哪一所学校不把学生推进“题海战术”的深渊?XX市学生的作业负担之重超乎想象,每天晚上做五六张试卷是常有的事情,周末的作业更是铺天盖地。作业成为压在学生身上心上的沉重负担,由于作业太多,绝大部分学生把作业当成任务,而抄袭则成了这些学生完成任务的主要方式,孩子的厌学情绪严重到令人难以置信的地步。老师们难以容忍学生“不学无术”,因为这会大大拉低班级年级的平均分,为了分数,也为了名誉,老师们除了对后进生进行训斥责骂外,还会想尽一切办法逼着这些学生学习,把知识压进他们的大脑,或者是劝退这部分学生以获得分数上的突破。

XX市的学生其实很可怜,远远没有我的山里学生幸福,也远没有山里学生子那样珍惜学习机会,体味到来自学习的快乐。很多孩子缺乏交流与沟通,网络,暴力已经深深地影响到孩子的生存空间,在学校里感受不到校园生活的乐趣,但家里难以与父母沟通,流连于网吧,混迹于社会成为很多孩子的消遣方式,他们很少有纯真快乐的童年。

说来也许很多人不会相信,从贵州返回XX市教书后,我也一步一步地陷入了应试教育的泥潭,我的教学技巧越来越退步了,在三尺讲台上给予学生的快乐和自己体味到的快乐也越来越少了。在贵州支教结束的时候,一个叫陈梅的学生对我说,“张老师,上课我们都嘻嘻哈哈,数学还这么好。”支教四年来,赞赏话语不算少,唯有学生陈梅的话让我时时记住,教给学生知识仅仅是我教书生活的一个部分,而带给学生快乐才是我教书的终极目标。但是回到XX市后,我根本无法快乐教学,学生的基础实在是太差了,我不得不采取传统的方法把知识灌输给自己的学生。在支教的时候,我几乎不给学生布置作业,即便是布置作业,也绝不会超过四五道题,但在返回XX市任教不到两个学期,每天都要布置作业,每天都分批改作业,每周都要考试,每周都要给学生做“周末卷”,有些时候连我自己都非常厌恶自己了。看到学生在课堂上的痛苦麻木表情,看到学生因成绩太差而被老师训斥被家长责骂,看到堆积如山的考试卷练习卷,我想,我所见的是素质教育吗?我们推行的是实实在在的应试教育,为什么我们总是想掩盖这一点呢?我们究竟要教给孩子们什么?我们为什么总想把每个学生都培养成“科学家”?我们派遣校长到美国去,到澳洲去,到发达国家去学习先进教育经验,我们的教室里有了多媒体,我们让课堂热闹起来,于是我们就开始大呼小叫地宣称我们实行的是素质教育了,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是有思想,会动手,会创造的学生了,诺贝尔奖快到了,你相信吗?

花开 发表于 2008-11-24 21:32:08

当然不是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我们真的在推行素质教育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