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童 趣 四 则
怕 狗 记我小时候很怕狗,小时侯农村多养狗,我出门玩就得防着狗,即使总有戒备,也难免倒霉运被狗追,因此我少年时期奔跑的速度就非常快,上学的时候我还是校队的短跑运动员。可是现在年岁大了,身体也胖了,想快跑的时候,两腿如同灌了铅,跑不快而且还气喘吁吁。所幸的是我现在不怕狗了,也没有狗敢来追的我没命的跑了。
前次在楼道里与我们楼里养的三只小狗狭路相逢,三只狗分别叫默默,大黑,欢欢。我家也养过一只狗,名字叫贝贝。我家的狗和那三只狗很不对付,见面就掐架,我们家狗狗单势孤,哪里打的过三只狗,为此我家狗外出后经常不敢回家,并于今年夏季一去再也没有回来,害的我老婆和孩子掉过许多眼泪,一提起贝贝就是那无限的辛酸往事。然而最为可恶的是三只恶狗变本加厉,得寸进尺,害的我们贝贝失踪还不算,竟然开始开始转移仇恨,无论见到我们家大人还是孩子,总是凶相毕露,气的我老婆忿忿然总想给彻底解决掉。奈于邻里的面子难以发作,想通知物业清理又觉得街坊邻居不合适。终于有了它们主人不在场的机会了,三只狗见到我各个凶猛异常,跃跃欲试,企图群起将我咬伤。我见狗多势众,来势凶猛,稍向后退,以便留出距离续势发力。狗们以为我害怕退缩,更是嚣张,其中一狗猛力窜出向我扑来,我猛一抬脚,狠狠的踢了过去,那狗应声被我踢出两丈多远1.5米左右高,直接就让我从三楼踢到了二楼半,狗连踢再摔一下子就背过气去了,剩下的两只狗慌乱中夺路而逃。我正想下去看看被踢的狗是不是死了,还没走到跟前,那狗一骨碌爬起来,转身就跑,从那以后那三只狗总是老远躲着我,再也不敢在我面前撒野了。
捉蝉 记
据我的祖母讲,我四周岁就能上树,因为我那个时候年龄小,我只知道自己很小就能上树,但是我连自己的岁数都不知道,怎么可能知道自己几岁会上树的呢。当然我小时侯上树的动因不是为了躲恶狗,而是为了捉知了和蝉。
小的时候没有什么可玩,捉昆虫就是最重要的游戏内容之一,我过去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在农村的同伴中也是相当良好的,最有力的见证就是我会爬树,而我街坊四邻的很多比我大的孩子和我同龄的比我小的很少有会爬树的,在我印象中只有我的两个堂兄和我可以爬树,而且有相当的技巧,徒手上树捉蝉是我们弟兄的拿手好戏。那个时候,我们家有个小园子,种点菜,种点树,放点柴草什么的。一到夏天我整天围着园子里的柳树转,仰着脖子遁着声音寻找知了和蝉的踪迹,一旦被我发现,我就如同蛇一样,悄悄的将身体帖在树干上,轻轻挪动手脚,交替着向上爬,不发出任何声响,大树也没有任何的晃动,只有我那童年专注的眼神,和眼神里罩定的蝉。轻轻的靠上去,在离蝉还有一臂长的距离时,我秉住了呼吸,两只脚和一只手紧紧的缠住树干,伸出一只手,先是缓慢的接近,在与蝉接近只有一手掌远的距离时,突然迅雷不及掩耳,一只小手紧紧的罩住了蝉,一只活灵活跳的蝉即被活捉,蝉的身体没有丝毫的损伤,不同的是,本来休闲的得意鸣叫变成了千古绝唱,成为了为我摆弄把玩的‘违命侯’。
那时徒手上树捉蝉,如同探囊取物,易如反掌,从未把这当成技能,但是现在想来其中包含着许多的童年智慧。人们总是认为人的童年是单纯的,是专注的,其实这是不全面的见解,就我童年上树捉蝉的经过来说,如果我是单纯的,我去上树捉蝉,我是非从树上掉下来不可,因为上树捉蝉必须要在专注目标的同时分心分神。上树本身就存在危险,身体的不协调或者失神犯错误,就有可能从树上掉下来,高大的树木,如果从上面掉下来,后果可想而知,在爬树的同时,我必须要抱紧树干,向上爬,要轻,不能出声响,从而增加了肢体协调与配合的难度。在注意安全,抱紧树干的同时,还要高度的注视蝉的一举一动,时刻小心不要惊飞了蝉,在到达伸手可得的距离时,神情将更为专注,全身更要紧抱树干,不允许丝毫的麻痹和错误,同时两手抱树变成一个手抱树,两个腿和一只手要使出更大的力气,来承担另一只手的责任,而另一只手在靠近蝉的瞬间使用爆发力,从而使全身的力量再次出现分散。在捉蝉的整个过程中都充满着危险,一丝一毫的失误都有可能使我从树上掉下来,假如有朋友亲身体会过,假如能够分解捉蝉的细节,你会惊讶的发现,童年的内心和身体的协调性令人吃惊。但是我的童年就是那么过的,和我现在没有太大的区别,和平常一样。不过现在我可上不去树了,我体重将近200斤别说往树上爬,就是用胳膊把自己挂在树上也办不到。
爬 墙 记
我还有个特殊技能就是爬墙头,在我的记忆里,这个世界似乎没有可以阻挡住我的墙头,无论是高墙,矮墙,薄墙,厚墙我在上面都能如履平地,快步如飞。这样的技能至少可以追溯到我六岁以前。
那个时候我父亲在山西太原的六十三军当军官,我和母亲还有弟弟几乎每年都会到太原父亲的部队里去居住几个月,当时部队的生活要比地方生活好的多,就是在部队里我练就了爬墙的好工夫,其实这样的本领也只能在部队里练,如果在我老家想练爬墙是不可能的,因为当时条件比较艰苦,农村很少有墙头,就是土墙也极其少见,基本上都是高粱结玉米结扎成的篱笆。这与现在农村有着根本的区别,现在你去问农村孩子篱笆是什么东西,基本上没有哪个孩子知道,也很少看见,就是看见也不一定知道叫什么。
到了山西太原,山西这个地方与我们家乡不同,不是太原市内而是太原近郊,那个地方玩的也和我老家不一样,乐和我老家也不一样,我最喜欢的水和树都是那里稀少的东西,印象中在我们居住的兵营后面有一条河,过了那河就进了太原市。我至今仍清楚的记得那条河味道难闻极了,比农村的大粪还要难闻一万倍,别说下河洗澡游泳,就是到河边去,我也无法忍受。当时我不知道那河叫什么名字,等我长大了才知道那条河就是汾河。在当时太原是重要的重工业城市,那时侯也不注重环境保护和治理,太原市的工业排放与环境污染是非常严重的。
到了兵营,我的童年游戏发生了重大改变,入乡随俗很快适应了,在山西太原我的主要游戏就是爬墙头。
我发现兵营里很多大孩子都能爬墙头,我们小孩子经常受大孩子欺负,大孩子甚至爬墙头抄近道堵截我们,不让我们回家。我开始很害怕,心想我如果能爬墙头抄近道,他们就追不上我了。应该说那个时期的墙头不算高,但是由于我年龄小,个子小,墙头给我的感觉是非常高的,我站直了身子,伸直了胳膊离墙头顶还有一大节。不过这难不倒我,在农村老家练就的身体灵活性发挥了作用,我的弹跳力非常好,奔跑冲刺的速度快,虽然墙头高了一些,我仍然能够凭借弹跳抓住墙头的顶端。由于善于爬树,我的臂力,掌力和手指头的力量都非常大,只需要一个中指钩住树干,我就可以导手爬上大树,墙头也不例外,一旦手指钩到墙头顶,手指用力,两臂用力,我就上去了,有的时候用力过大,墙土松动也能把我摔个屁蹲,但是我不在乎,爬起来继续。我不知道我是哪天第一次爬上的墙头,但是我一直觉得站在高处感觉很爽,仿佛自己的身材一下子长大了,长高了,我已经是大人了,我再也不用害怕大孩子了。起初爬上墙头一动不敢动骑在墙头上,紧紧的抱着墙,试探着,小心翼翼的站起,再试探着挪动脚步,我可以在墙上行走了。
爬墙与上树都需要肢体的配合协调,上树要求手脚配合,尤其注重手的作用,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必须要保持有一个手紧紧的抓住可靠的树干。而爬墙则需要身体的平衡,强调步子要稳,身体摇摆幅度不能过大,而手臂在墙上行走时则起到保持身体平衡的作用。
随着爬墙技术的提高,胆子也越来越大,两人多高的大墙‘嗖’就蹦下去,从来也没有觉得腿疼。由于奔跑速度快,翻墙动作迅速,使我在兵营里被欺负的几率大幅度降低,并与一些邻居结成同伙,有时也结伴做些坏事,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偷盗部队打靶用的模拟器材。
父亲所在的兵营是个大兵营,好象比我们的半个村子还要大,是由好几个大院子组成,院子与院子用土墙隔开。其中兵营最南边的一个院子是没有人活动的,也没有房子,我甚至不能判断院子的大门出口在什么地方。在我印象中,我只被大人带进过一次,还是被两位叔叔隔着墙头给递进去的。在院子里我发现了一个好玩的东西,就是两根很长的铁丝平行着分别固定两头,离地面大概有70厘米的高度,这两根铁丝就好象两根悬在空中的铁轨。在铁丝的上面有一辆坦克模型,模型不大,大概比我在农村玩的木头小车大点,现在我估计那个模型是练习打靶瞄准用的器材。在小坦克下面的四个角上有四个小滑车,分别套在两根平行的轨道上,靠滑车里滑轮发转动在轨道上移动,具体点说那应该是一个练习移动瞄准的器材。小滑车我在农村见到过,就是一个小铁套,中间夹着一个滑轮,在农村是用在大马车上的,是用来提起大车支架的一个零件,我在农村时就对那个东西感兴趣,觉得很好玩,还会转,总想弄一个玩,只是没有机会得到。突然看到小坦克下面的滑轮我眼睛一亮,就把这事记住了。回到家里我就把这个事告诉了我一个最要好的伙伴,我们俩决定去偷那个滑轮。
第二天我们俩来到了最南边那个院子的墙边,发现那个墙是兵营里所有院墙中最高的,我们根本就爬不上去,在墙边来回转了几次也没有找到合适的翻墙地点,一连几天我们俩在墙外转悠,恨不得墙头自己倒塌。最后我们想出了主意,找了几块砖头,罗起来站上去,终于钩到墙顶了,一用力我翻了上去,但是上去后我可没敢往下跳,不是我怕墙高,而是我想到了另一个问题,我跳下去怎么上来。我们俩骑在墙上研究了好长时间,也没有想处方案来,最后爱砸地砸地,进去再说,我们俩毅然跳了下去。到了坦克模型边,我们俩立即动手拆滑车。先把铁丝弄断,过去我也经常把金属丝弄断,然后做个手枪玩具,主要是铝丝,铝丝只要来回折就会断开,铜丝也弄过,比铝丝麻烦些。但是今天要弄断的是比较粗的铁丝,那个时候我可不知道有钳子,只知道用手来回折。折铁丝比折铜丝,铝丝麻烦可大多了,我们俩一人一根铁丝,费了好大劲,用了很长时间就是折不断,到手的好玩意怎肯罢休?继续折,不知道一共折了几千次几万次,工夫不负有心人,铁丝终于屈服了,被我们弄断了,铁丝轨道被彻底摧毁,小坦克从铁丝上掉了出来。我们刚要高兴,更为严重的困难又摆在了我们面前,小滑车是钉在小坦克上的,我总不能把小坦克也搬回家吧,那还不创大祸,不打自招了吗?再说一个小坦克,我和我的伙伴怎么分呢?没有办法,我和我的伙伴一人抓住一个滑车,把坦克往地上一按,使劲的往下拔小滑车,连拽,带左右摇晃,渐渐的小滑车开始松动了,再渐渐,活动的余地越来越大,大概是固定小坦克的螺丝钉别我们左右摇晃的拧掉了,小滑车就这样被我们活生生给拔了下来,其实小坦克上还有两个小滑车,一共是四个,可是我们俩再也没有力气和勇气去拔另一个了,我们急待解决的将是另一个严重问题,就是我们如何回家。
这个院子从南到北,从东到西,根本就没有门,也没有任何窟窿可钻,急的我们满处找砖头,这个破院子连瓦片草叶都没有,把我的伙伴都快急哭了。其实他着急我更着急,因为我回家晚了,我母亲会打我,我真恨不得骑着他的脖子自己先上墙头再说,可是跟他商量来商量去,他就是不愿意,非得他先上去不可,我心想,你上去自己跑了我怎么办?破坏军事设施的罪名我承担的起吗?我爸爸要知道了非揍扁我不可。我坚决的否定了他的想法,要出去一起出去,要出不去就都别出去。最后还是我出主意,我们俩抬着小坦克戳在墙根登着上去,从破院子出来,犹如孙猴子跳出了八卦炉,撒欢一样风驰电掣眨眼回家。我向母亲炫耀我的‘劳动成果’,我向她撒谎,告诉她我捡到了一个小滑车。
后来我们把那个小滑车带会了家,我对小滑车也失去了兴趣,家庭住宅几次变迁,小滑车早已经遗失,下落不明了。
今天我终于成为大人了,不用站墙头我的个子就比较高。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发现我爬墙头的技术已经严重退化,再也不能向童年少年时期那样身体敏捷矫健了。有一天我登着凳子更换灯泡,下来时我不是迈下来的,而是跳下来的,也就是60厘米的高度,地面的反作用力使我剧痛钻心,从两个脚掌经踝骨大腿骨一直延伸到脊椎骨,我几乎瘫痪,骨头差点散架,我瘫软在沙发上好久,才会过神来。我真的伤心,我怎么会这样呢?为此我连续进行了补钙,各种钙片我吃了好些,但是我再也没敢从凳子那么高的地方蹦下来过。
落 水 记
在我小的时候,我还不会游泳。生活在农村的孩子水是玩具也是游戏,虽然不会游泳不敢到深水中去,但是还是经不住水的诱惑,时常的下水在浅水区嬉戏戏水。
那时侯我上小学二年级,刚刚下过大雨没有几天,池塘里水渠里的水都深了许多,我和几个同学去玩水,当时我的很多同学都会游泳,我不会,看着他们下水游泳,我也没细想前几天刚下的大雨,更没有想水的深度和往常不一样,我脱了衣服扑通跳了下去,一跳下去立即就末脖了。我心想‘坏了,要挨淹’,虽然我不会游泳,但是经常在水中玩,也有一些技巧,我可以在水下闭气很长时间,有很好的潜水意识,不过还不会使用潜泳,在我被淹没的时候,虽然心里十分着急,但是并没有显得过于慌乱,当我沉到了河底,脚刚触到河床,我将腿用力一蹬,借着水的浮力我的头露出了水面,深呼吸环视四周,期望着我的伙伴能够来救我,但是环视后我失望了,这些孩子们不但没有救我的意思,甚至还在嬉笑看我的热闹。指望他们是不可能了。我又沉入了水中,我的心情十分着急,我不能就这么被淹死啊?求生的本能使幼小的我急中生智,当我的脚再次触到河床的时候,我又一次猛蹬,这次上蹬与前一次不一样,我不但使了向上的力,而且使了向前的力,因为这样当我再次沉入水底的时候就会离岸近些,必定我落水的地方离岸并不远,三下两下我就到了浅水,到了岸边,立即上岸,穿上衣服我就走了,心里这个后怕,不敢告诉家里人,直到我参加工作了我才将这次危险的经历告诉了我的父母。当然看着我今天身强力壮他们是想象不到我当时极端恐惧的窘境。
我们人类的好奇心与生俱来,追求刺激和探险是一种乐趣和享受,不过那些特殊的享受有时会把我们带入危险的境地,甚至对我们的生命构成严重的威胁。越是这样的情况越应该保持冷静,不论多么焦急都不能放弃求生的意志和摆脱危险的理智,这是一个探险者必须具备的心理素质。那个时候我虽然年龄很小,但是艰苦的农村生活磨练了我的意志,锻造了我的体质,给了我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智慧。这是一件令我难忘的童年经历,这个经历对我的人生成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