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枭雄——袁世凯
袁世凯,大家都知道。但,具体的可能又都说不清了。大多数人只是知道他做了几件事情,一是练兵,二,是窃国。三,是复辟。他是什么样的人?他是什么个性?
如果你不了解他的为人,你怎么能评价他那???说到这里我就会偷偷的笑那些崇拜毛的人,其实他们连毛是个什么样的人什么个性都不了解。只是知道他做了什么,不知道他是什么心态下做的。
好了,
就算匆匆给这个系列开个头吧
。
老袁,大名袁世凯,字慰廷,河南项城人。在老袁出生的时候,袁家在当地可是名门旺族。不过时间并不长,袁家的发达要从老袁的曾祖父袁耀东算起。袁耀东读书是和狠角色,只是死的比较早,40就死了,据说是读书累死的,死的时候才是个秀才。(牛人——袁家好像都遗传了这个家伙的性格和体质。以后袁家到袁世凯这代大多早亡。)
不过估计个人的品行和学问都还可以,不然当地名门郭家也不会把女儿嫁给这个没有多少家业的家伙。只是科举的运气可差了点,但他“炒饭”的工夫却很了得。死的时候已经有四个儿子了,他们是:树三,甲三,凤三,重三。
再说死了丈夫的郭氏,这个人也可以算是个厉害角色不但生下了一代豪门,居然还活了90多岁(郭氏是可以和孟母媲美的具有中国妇女美德的代表)。郭氏毕竟是名门出来的,能吃苦会持家又很有文化底子。她是白天持家晚上给四个孩子读书启蒙。后来又变卖陪嫁金银,为儿子请名师执教。并且不断用亡父的未完之志鼓励几个儿子。
几个儿子还真给袁家长脸,老大树三是廪贡也就是花银子卖的秀才,后来做了陈留县的训导(估计相当于现在的县教育局局长,是从八品的级别),虽然官不大,但也算是政府官员,吃皇粮的了。
老三凤三是庠生,也是秀才曾任禹县教谕。老四重三是生员,也是秀才(各位看官,廪贡,庠生,生员都是秀才,具体的差别我也搞不清楚,有知道的可以给我留言啊,)
咱重点说说袁家老二,袁甲三。因为他可是袁家腾飞的奠基人啊。袁甲三的能力不错,居然考了进士,(要知道,在当时的情况下是三年全国才取几十个进士啊。个人认为当时仅仅是考个秀才的困难程度和现在考博士差不多。)但更重要的是他人品好,运气好。说他人品好,是他不畏权贵。曾弹劾定郡王,刑部侍郎,广西巡抚等。并且经朝廷核实都是事实。还有他拜当时的理学大师倭仁学习理学。那时晚他几年中“同进士”的曾国藩也拜倭仁为师,两个人在礼部又是上下级的关系。这样就为他和他的家族同湘淮各系打下了基础。后袁甲三在镇压太平军的战争中以军功起家,官至漕运总督。死后赠镒“端敏”国史馆立传。
袁甲三的大儿子袁保恒官至刑部侍郎,二儿子袁保龄官至二品后补道。袁世凯的养父官至江南盐运道(这在当时可是个肥差)。
老袁出生就是反动的(怀着强烈历史仇恨的人就是这么人为地)。1859年9月16日(咸丰九年八月二十日)l老袁出生,当天正好收到袁甲三的家书胜利后凯旋。所以,生的这孩子就起了“凯”的名字,字“慰庭”。(还有的人说他在五岁时就埋下了仇视农民起义军的种子。呵呵,个人认为纯粹是今天八卦新闻的翻版。就是那个白朗也是个杀人越货的角色。)
说说老袁还是少年时候的几个事情。一,是在晚上把萤火虫的粉抹在脸上吓老师(小时淘气);二,老师出上联“香扑鼻”,他随口对出下联“论诛心”(个人的理解是:面对诱惑,去除私念。);三,老师出的作业“夫善战者服上刑”。他开头破题文为“以杀止杀,杀杀人者杀即止”;四,袁保恒回原籍探亲把袁世凯带到北京培养(可见老袁在小的时候在小兄弟中就很突出了);五,在北京,他白天学习,晚上自学兵书,常常是每天睡2,3个小时(可见老袁并非是吃不了苦的富家子弟);
袁家自从袁耀东那代开始到袁世凯这代就没分过家。当然有郭氏老太太健在的原因,更主要的是袁家是个具有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家庭,自始至终都保持着家庭的相对和睦,而到袁世凯这代已经是四世同堂的大家庭了。我们看到袁世凯的成长处处都体现了,叔父辈对他的刻意培养。如继父袁保庆曾将将自己几十年的带兵心得、官场经验编成为书,向世凯传授。继父死后堂叔袁保恒又将世凯带在身边,加意培养。如,曾经为了锻炼袁世凯的办事能力,让袁世凯帮办去河南赈灾。还有后来到了朝鲜也是有堂叔袁保龄书信的帮助和“二姐”书信的开导。
就在这次赈灾中,老袁的第二个靠山堂叔袁保恒病死了。死的时候也是五十多岁。袁家人干事业都是玩命的主,到老袁也是这样,在朝鲜的时候老袁才三十岁,但明显的身体已经过度透支了,看来袁家都是精力超过体力的。虽然老袁小时候的身体相当的好(无论那描述青年袁世凯地本书都提到了这一点)。 写的有点意思,可以从中学到一点历史知识,呵呵 貌似LZ以前写过1次关于袁世凯的文章。 你要写完的呀。我就可以放到《宝坻人》了 袁世凯 哥们,落雪支持你写下去啊!更新啊!对了,你写袁世凯可以参考一下台湾高阳的《慈禧全传》。那里面高阳写到袁世凯了。很有见地的。 袁家缺乏的是体育锻炼
虽空有一身报国之志
却无展雄风之躯
可叹
可悲
可怜 看不懂楼主要表达的意思! 最近工作压力大增,有好的业绩后再续写《袁世凯》和《嗷嗷》
到时候会先写《袁世凯》。后写《嗷嗷》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