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梦的假期(张宁)
宝坻三中张宁这是一个自惭者对于亡者的吊唁
梦里也会想起这断壁残垣,想起草木穿空,想起整个民族的郁忿。
母亲问我:“十一长假要到哪里去?”我说:“圆明园”。
这无休止的梦啊,你会乘载我奔向怎个境地?
等来的是,母亲问遍所有旅行社均遭碰壁,
母亲拿来多张路线图让我重新选择,
纸上的去处固然好,可惟独没有梦的彼方。
我愤、我恨,恨这昔日的光辉成为历史的暗角,
恨人们不能澄澈地看清这玉宇下的价值,
恨这万园之园的涟漪拨不动人们心灵的弦。
这弦已经断了。
这历史的真实已经被这腐朽的世俗所湮没了吗?
这历史的耻辱,你们全然忘却了吗,你们混沌的眼中只有夺目瓷瓶中的雕花吗,你们可曾看到,残破的瓦砾中的一抹春红?你们把头转向了光辉,理也不理这晦暗的角落,你们可知这晦暗之中的光亮,这角落里的价值?
亡者已亡,逝者已逝。
我凭着对亡者的敬慕揉碎这纸团,任凭被狗叼去作为玩物,上面是历史光辉的名字。
这就是所谓的人性!
光辉有何用,这光辉在岁月下早已磨光,不如这耻辱的价值,耻辱可以兆见未来,光辉则令人沉迷过去,会有人哀怨道:“都怪先人不争气,弄得中国如此地步。”
这就是人!
只会抱怨而忘却历史的教训。
苍天若有眼,便下一场雷雨,洗刷人们的罪恶包括我作为人的愧疚。
劈开这人性!让我看看这人性是从哪个臭水洼里拣来的!
我愤恨地敲打着桌子,手上的阵痛些许减缓了我心头的郁恨。
母亲说我天真,世事哪有如意的?
我想说,我愿与圆明园同哀,别人能忘记,我不能忘记。
可是我说不出。
什么东西哽咽了我的喉咙,因为在哭。
我在哭吗?倒像是泪在往外冒,我的表情并没有变。
让我和圆明园一起守护这百年孤独。
一声还被莺呼起。
回顾四野,这是一个空旷嶙峋的地方,母亲在我身旁深情地注视着我,突然醒悟,远方是萧疏的远赢观
这是圆明园
母亲说:“我实在不忍心,便通知北京的表姐,到她家住几天,没有通知你,早上打车的时候,你还睡着呢!”
定神一看,我确是在车里
下了车,这是一处伟大的旷野
顽石乱草映衬未曾消亡的古迹,但草儿却在往空中刺,它也想遮掩这一段辛酸的变迁,顽石也生了根,难以挪动,无法阻遏岁月带来的苍老,但圆明园却也不复往昔,天蓝得发黑,云儿也不知飘向何许,这石阶被磨得优雅而平滑,感谢这雨!远赢观在我的视线中崩然不动,感谢这风!苍天变得清隽而澄澈,似乎它也变得坚定了,不让这徘徊的云儿扰乱自己的心扉,感谢自然的神力!
让圆明园的价值永驻心头吧!
而我,却又想追寻海晏堂的遗踪,它虽泯灭在历史的长河之中,但我又止不住渴望。
大地已将它拥入怀抱了,大地母亲却又慈祥地把百年前的它展现在我的面前。
这是梦吗?
不,人生就是一场梦,是梦又何妨?
她原是幻想艺术,便让我幻想吧!
这喷泉相映成趣,雕塑难辨是否活物,东方西方的精华凝集在这里,斑斓的琉璃瓦,落落有致的窗檐,不得不令人怜惜,只得叹道:你纯洁如水之心,纯洁如地之髓!
这幅画褪去了,眼前是夕阳的落晖,是历史的晦暗……
我的梦,醒了
原来这真的是梦
细想来,母亲哪里有这么个表姐,一切都是我的幻想
但幻想也是一种艺术
扯着我的薄被,拂去了我昨夜的泪痕
这是我的前夜残梦啊!
想想昨夜的话,我的确有些偏激,但我清楚我并不是一个理智的人,我是一个情绪导向的人,我的确有些武断,这个民族中,总会有明智的人,即使是少数,但至少人们的心会系着这个地方,人们的梦会航向这里,听一位慈爱的老妪讲述当年的故事,让我们铭记圆明园的百年情结。
这残梦已经逝去。
但是我相信,心儿如果承载着历史,这万园之园便不会孤独,因为我们在她身边,永远守护,桓古不变。
然而,如我所预言的,这天确是下了一场雨……
先坐下 写的不错啊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