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晓生 发表于 2009-3-4 14:59:01

激情  散淡 自由(苏连硕)

  
  我退休近七年。逐渐从混沌走近清明。想做一只鱼,自由自在地摇着桨到河塘去游弋;做一只猴,挣脱了绳索和笼子的猴子,到大森林中去,无拘无束无牵无挂从这棵树爬到那棵树,本色本真地活着;做一只燕子、蝴蝶,贴近泥土,亲近生活,翩翩随意地飞——不向往大雁了——浩荡,严整,庄严——还得排成人字。那是两种美呀——整齐美,缤纷美。
  
  前边有玫瑰,明天有新曙。辣妹子唱道,天天都是好日子。苏老爷子咧咧(五音不全)道,好日子全在好心情。听得惯,想得开,忘得快——去他妈的吧(话糙理不糙)。
  
  我于自然界中环湖漫步,静心骋神,化一次蝴蝶,做一回老庄,逍遥复优游。但愿我的人生之路不是“豆腐渣工程”,平坦且坚实,只是不要没完没了地提速,教我多体会一下人生的苦乐。前面终点还有多远,不知道,但愿有野蔷薇、海棠花、白玉兰,菜饽饽、炸酱面、电脑、键盘、网络……
  
  我喜欢炸酱面,也喜欢海参鱿鱼;喜欢延安窑洞,也喜欢摩天大楼;喜欢青龙湾木船,也喜大洋快艇;喜欢家乡黄土草坡,也喜欢异域风光;喜欢乡间土路上的“大水管”,也喜欢上了天的宇宙飞船;喜欢赵树理,阿宝,也喜欢泰戈尔、帕瓦罗蒂……我是个自由散漫的既是“土鳖”又是开放龙的两面人(派)。
  ?
  人的外形零件都差不多,思想、心灵却千差万别,没了思想、个性,还不成了“脸谱化”的人了——那样,个体的人,也就不存在了。让我们活得人一些,活得个性一些,活得更像自己一些,活得本真一些。
  现在,我同任何人,统统说一样的话,跟自己的左边桃形心脏永远保持绝对高度一致的话。
  作家首先是思想家。其次才是语言的功力。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心之观则思。你写你的,我写我的。无须重复别人,甚至尽量减少引用别人。写你眼中之所见,心中之所想,该有多好。文章最忌随人后,最忌讳千人一面。你细想啊——
  日,是一种美;夜,也是一种美。
  喷薄欲出是一种美,日薄西山也是一种美。
  欢乐是一种美,落泪也是一种美。
  壮游是一种美,回归也是一种美。
  大道通天是一种美,曲径通幽也是一种美。
  跃跃欲试是一种美,老骥伏枥也是一种美。
  难得糊涂是一种美,难得清醒也是一种美。
  激情澎湃是一种美,含蓄蕴藉也是一种美。
  葳蕤是一种美,凋零也是一种美。
  铭记是一种美,遗忘也是一种美。
  信任是一种美,置疑也是一种美。
  宽宏谦让是一种美,当仁不让也是一种美。
  创造辉煌是一种美,点滴努力也是一种美。
  幻想是一种美,现实也是一种美。
  揭幕是一种美,谢幕也是一种美。
  苏醒、亢奋是一种美,冬眠、蛰伏也是一种美。
  
  激情,热情,真情,童心。回望,守望,远望。血总是热的。激情总在燃烧。
  
  凭质量,凭人品。只是默默地探索、耕耘。努力不会白费。弄不清哪块云彩下雨,弄不清哪个山上出猴。
  怕只怕随风,追风。

  这就是我。我的文字,渗漾着我自己的血津,呈现着我自己的血型,跳荡着我自己的心音。无愧于天,无愧于地,无愧于自己。自己瞧得起自己,自己尊重自己,(时时)自己敬自己(一杯)。
  面向大自然,面向人世间,面向键盘,敞开心扉,吐真言,抒真情。不奢辉煌,但也不自甘黯淡;不妄伟大,但也不自甘渺小。
  
  认真做人,自由做人,独立做人,做自己这个人;认真做文,自由做文,独立做文,做自己的形自己的心自己的骨自己的魂自己的人自己的文。如是而已。

快乐晓生 发表于 2009-3-4 15:01:57

苏连硕散文选

湖畔雨趣
  
  不经意间霏霏洒洒淅淅沥沥清清亮亮的细雨下起来了。没有扭转身回家的慌乱,只有盘桓留连的美意。消磨寄情于天籁雨趣之中,是求之不得的快乐。
  雨点疏密有致,有行有顿,像在斟酌字句标点,像在构思旋律。哒,哒,哒,像敲击着键盘,和谐,幽雅。仿佛并不狂野,并不恣肆,只是清新甜美蕴藉。湖畔秋雨润如酥,虽不雄阔澎湃,却满蕴着温静清幽,灵性。
  沐树濯草,愈加湛青翠绿了。斑斑驳驳,离离杂杂,点点簇簇的秋花,含蓄着一种生气,延伸着盛夏与早秋的生机。
  一湾牵着一湾,一泓挽着一泓,一丘叠着一丘,一坡连着一坡。
  赏雨是文人的素向行径。不用雨靴,不用张伞,不披蓑衣,一任飘拂濯洗好了。不一会儿,稀疏的头发便淌下凉沁沁的水滴了。
  似一只野鹤融于迷蒙中,只有不徐不疾、散散漫漫。
  
  秋已深深,我以为不会下雨了。没想到,吃了晚饭,便隔窗闻到了唰唰的雨声。我惊喜地喊,下雨了,下雨了。
  真的么,不会吧?
  儿媳跑过来紧贴着门窗望,也喊,真的下雨了。又打开门窗,快赏雨呀。
  我窃窃地想,赏雨怎能在屋里呢?便悄悄地穿衣戴帽出去了。
  出得门来。还特意地朝屋喊了一声,“啊”——意思是告诉我出去了,也显示了此刻我的心情的完好。
  正密,正疾,少顷即淋湿了。好,好,不密,不疾,还有什么意思呢?没有一丝风,这雨落得均匀、平实、温柔。
  它下它的,我行我的,一样的速度,一样的步履,不受干扰,若无其事。正所谓随心所欲,我行我素。天籁唰唰,我脚步亦唰唰,不过雨疾我缓罢了。难得的天人和谐共鸣。.水泥路面有些水了,管它,啪唧啪唧地踩,如小孩子般顽皮。说是这样的说,顽皮一阵子可以,还是下意识地沿没有积水的碎石子路行了。
  到得高大的廊亭,雨且疏了,只有棚顶淌下水的滴答声。摸了摸铁栏,不湿,遂将腿抬上去。平时我要喊几声的,此刻噤了喉咙,哑了嗓子。老夫怎忍心“聊发少年狂”打扰这宁静的夜宁静的雨呢?
  看不准湖面的雨点落下的波纹,只有平静复平静,柔和复柔和,温馨复温馨。多么绮丽的雨夜呀。
  待我回来,妻说,孩子要拿着雨伞接你去呢。我说,不用接的,有这份心意就可以了。为什么要接呢,就是为着赏雨的嘛。

  蒙蒙的秋雨,濡湿了深秋的天空,滋润了尚未枯黄的草地与花树,清醒了我昏昏沉沉的头脑。
  常人爱说春雨贵如油,是喜雨,美其“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对秋雨,却总是有所偏见,说它的冷落、萧条与肃杀。过于强调“一场秋雨一场凉”,缺少对于它的难得的坚韧、善良品格的讴歌与赞许。甚或怀着责难,这么凉的天,下什么雨呢?真讨嫌。
  殊不知,雨既是属于春夏的,也是属于秋甚至属于冬的。秋雨的特点,不只在于他的凉,还在于它的绵,它的柔,它的韧,跟“春雨贵如油”一样,说“秋雨贵如油”,当秋“乃发生”,“润物细无声”,是“喜雨”,也丝毫不过分。至少农民会由衷渴望喜滋滋称快庆幸的。
  春雨,吝啬得很,稀疏极了,连个沙尘也压不住。秋雨则不然,缱绻连绵,“随风潜入夜”,从早下到晚,淅淅,沥沥,簌簌,沙沙,潺潺,涓涓,丝丝缕缕,袅袅婷婷,蕴涵着坚韧、持久的耐力,多豪爽,多气派。
  秋雨也不似夏雨的没正邪——有时凶猛暴戾,有时干打雷不下雨,沥涝、干旱都具有极大的伤害性毁灭性。秋雨总是那么神清气定,从容平静,有条不紊,不急不躁,不张不扬,任花开花落、云卷云舒,应节而降,恰倒好处,仿佛醇醪,仿佛甘霖。
  苍天有情有眼有心有数。秋雨是它的天使。细腻温情地送走酷烈的夏,含情脉脉地迎迓着冷峻的冬。能说它不为承前启后而深谋远虑、大度从容么?没有宽阔诚挚的胸怀,没有充沛的储备,怎会这么晶莹剔透、清幽隽雅、飘飘洒洒、淋漓酣畅地下得这样匀实这样耐心这样慷慨呢?
  苍天不老。秋雨,是苍天的寄托,是苍天的胸臆,没有惆怅,没有感伤,没有飞扬跋扈,没有大轰大嗡,只有特立独行、真诚坦荡地洒落,那么凉,那么柔,那么韧,那么闲适、那么沉静,那么达观。
  秋雨呀,浸沐着我的头脑,激溅着我的键盘,促我敲击着清醒、清新、清亮的文字。
  .
  不会下雨了吧,不可能再下雨了吧?立冬、霜降、小雪都相继过去了啊。电视台播报,冀中、冀南都下了雪。根据天气预报,人们奔走相告,津门今夜有中雨夹雪。
  清晨闲敲文字之际,总是惦挂着外边的雪景,便隔窗窥了窥,浑然没有漫天皆白的影子,倒是见路面、树木有亮亮的湿湿的感觉。便复又转身坐到电脑前了。
  妻醒来,高兴地告诉我,下雨了。我便立马关了机,草草洗漱,囫囵吃了早餐,匆匆加了衣服,兴冲冲到外边去了。
  踱步于沿湖碎碎屑屑、平平整整、曲曲弯弯的小径上,没有往日散步健身的速,惟有闲适赏雨的缓。自己听得见自己脚下发出的沙沙的摩擦声。
  冬令的雨有冬令的特色。极细,极轻,极柔,凭直观感觉,以为没有下呢。溜了一大程,帽子没有湿,衣服没有湿,鞋没有湿。想知雨的落与没落,需仰脸,需伸手。看湖面看不出反应,没有一点波纹,没有一丝声响,看天空没有什么痕迹,只是满目的雾绰绰,湿润润。
  好,有特色就好。这样的雨,才促你做细微、细腻的体验、思索、感受,才最见心情、心态、心境。
  然而当你平抚沉静下心来,你会真切地感到,雨毕竟在轻轻柔柔、袅袅娜娜既很努力很认真又很随意很散漫地落呢。不只是在脸庞,在眉间,在额头,而是在心灵深处,丝丝清凉,缕缕甘美。脱了绿叶外衣的高高低低的树木,没有萎靡,伸出裸露的手臂在真挚地呼唤、拥抱着蒙蒙的细雨,脉脉的温馨。
  这样的雨,没有雨脚,没有喧哗,就这么宁穆、静好。几只麻鸭在湖心平缓地游凫,好似懂事了,变得乖了,惟恐打扰这难觅的静谧,也再不哇哇哑哑地嘶吼了。像鼠标在游动,在轻烟淡雨中点击着神秘的诗画。若断若续若有若无若隐若现的雨丝,像天宫的仙酒,苍穹的甘霖,无私而脉脉含情地倾洒。珍如玉,贵如金的冬雨呀,在寒冷的苍茫中,更显得晶莹、光亮、清明、透逸、妙曼、轻盈、妩媚。
  淅沥,哗哗,飘洒,如泼,如注,如瀑,那雨我喜欢;眼前的这般轻微这般柔细的雨,我尤其喜欢。因为缱绻缠绵的最后一幕的喜雨,迎迓着姗姗来迟的第一场瑞雪,默默地地传承着前启后的信息。
  大美无言,教你平息、收敛贪婪的欲望。
  毕竟没有停歇。当然也有淅淅沥沥甚至密密麻麻的时候。我竟像老顽童老猴子般兴致勃勃地做逍遥游。
  有熟悉者相问曰:老爷子,大冷的雨天,不在家里呆着,出来猴冷精湿的干啥?
  只有淡淡一哂。一切尽在不言中。我内心自有渴望与憧憬,那便是出离人为的物化的圈囿,在径接自然、自由、净土、乐园的幽路上,独往独来……
  有遮风避雨的屋舍,更有栉风沐雨的心房。人生贵心,童心,青春的心,成熟的心,皈依的心。
  与天地灵犀相通,是幸福的。
  
  
对岸有天鹅

  湖之对岸,经常有十来只白天鹅,步履缓慢蹒跚、漫不经心,每过于此,我都有意朝对岸呼喊。我怕听不到,便运足了气将声音拉得长而又长,万没想到那边很快就做了回应,传来咿呀咿呀的叫声。再喊,再回应。没有一次有去无回让我失望的。彼此虽都有声无字,但因灵犀相通,情分尽在不言中,竟成知音。
  真是不期而遇的神来之笔,真是一种巧夺天工的天然点缀,凭添了消闲与观赏的兴致。早晨活动,每见天鹅或悠闲踱步岸边或安恬游凫湖心或潇洒掠过水面盘旋的场景,妻总是第一个发现,看了么,天鹅,多美,多漂亮。
  果真美,果真漂亮。那样的散淡洒脱,那样的自由自在,那样的诗情画意,那样的美仑美奂。
  瞩目对岸零零散散点点只只的天鹅,犹如读一片袅娜的白云,一帕晶莹的素绢,一团皑皑的瑞雪,一朵雅致的睡莲,一首恬淡的歌诗,一幅田园的画图。
  日复一日,我看得愈加真切,悟得愈加明白。天鹅的天性是属于天的。曲颈向苍穹展示原生态歌喉,是天鹅真情反哺于天的习性。是与天空的诚挚淋漓的对话,是与苍穹的畅快无阻的沟通。它没有忘本——赖以生存的浩瀚无际的天域,广袤无垠的旷野。谁说天鹅的胸中不涌动着千重风暴万钧雷霆?经过风雨沧桑云卷云舒花开花落的历练,才有这天下鲜见的从容、稳健、旷达、大度。
  我尤其喜欢它的静穆与闲适。在如今繁华、喧嚣的尘世,思维当自由驰骋,也须梳理调整;生命需要奔波、闯荡、拼搏,也需要静息、含蓄、休养——不是自闭自封——谁也畅想期盼愈加迢邈的天地,但谁也只能是在具体的相对的空间活动,因为生命有限,总有苍穹和地平线的圈界。如天鹅,心既系着浩淼无际变化诡谲的天空,又常选择在湖畔、江边、海岸踱步、盘桓、留连。它总是那么雍容大度、气定神静,从容自若。它不屑张扬,更不炒作俗剧、闹剧、丑剧。
  晚上,我也有时出门去转一转的。与其说是散步,不如说是看一看天鹅的。但天鹅又怎能看得见呢?夜沉沉,它们都已栖息入眠了。我的嗓子眼虽然也像早晨般作痒,又怎忍心打破夜的宁静、和谐而吼叫呢?只得静静地凭栏天真地痴望对岸天鹅栖居的朦胧轮廓。……但闻习习地吹拂垂柳发出的簌簌声,稀稀疏疏、斑斑杂杂的晚秋残存的虫鸣声,或远或近波浪冲撞的澎湃声泠泠声。哟,好亲切,好惊喜,竟然还有对岸一阵阵的细微的咿咿呀呀声——可能听到了外面的什么声音的一种本能的条件反射,或者挤在一起的轻昵耳语。
  天鹅,不会知道我在守望你吧?但愿这是冥冥之中的一种神灵气息的沟通。
  与天鹅约会,去我浮躁,涤我尘垢,抚我心灵,长我精神,启我睿智。

风雪迷茫
  
  清晨如常醒来,外边竟一片的洁白。
  哦,下雪了。我喃喃地说。
  敲了一会儿字,准时散步去。
  “安娜”紧傍身侧。我干脆将链儿解开了,让它任性撒欢地跑吧,在这风雪迷茫横无际涯的天地里。
  没想到,雪竟这样的大,这样的厚,没了鞋帮,没了脚踝。我的步履缓了,钝了。安娜一蹿一蹿的,也没有往日的利索欢快。往前走,不怕,莫回头,好,勇敢。我撵劲鼓励着安娜,也在鼓励着自己。
  来到湖边,找不到路,凭着日久积累的熟悉,深一脚浅一脚地试摸着前行。雪迅猛无羁缤纷缭乱地飘落,打在身上,嗖嗖地响,袭在脸上,飕飕地冷。
  安娜也不辨路径,只是费力地一蹿一蹿地跑。我气喘吁吁地跟在后边,觉得惭愧。但见到美丽的安娜那身殷殷嫣嫣红棕皮毛在皑雪中跳跃闪烁的风采,着实感动了,激动了。感动、激动之余,也便“老夫聊发少年狂”般,振奋起余勇,亦步亦趋、蠢蠢欲动地学着安娜做跳跃状艰难跋涉,
  我虽意趣飞动,但不敌风劲雪猛,有些踟躇,有些胆怯,怕崴了脚,怕受了风。见临湖亭亭玉立的廊亭,便拐弯蹩了过去。那里由于有顶子的遮拦,不会有雪深没踝之虞,满可以做些轻微活动。
  我将脚抬到铁栏上压腿、拍打。正好看到眼前的湖,在波波连连粼粼闪闪团团圆圆汪汪漾漾漾地涌动,雪花跌入湖面,软软融融地消失了,碧湖伸出袅娜的臂弯,环抱着,接纳着,皑皑皎皎的白,澄澄澈澈的绿,交融出别一番风韵。
  安娜没有闲情逸致欣赏这风景,只是像往常一样离我很近的身边安恬静谧地蹲伏着,虔诚地守侯着,尽管今日出现了严酷的风雪,消遁了往昔的风和日丽。它没有因为风云气象的变化而“变脸”,一如既往地本分地守望,痴心不二地守望。然而,须臾间,我便见它仰着头,轻轻地向我哝哝唧唧轻轻细细的声音,既熟悉又另样。往日也是这样的,当我固定在一个地方,活动得久了,或同人聊天,时间长了,它总是这样的像小孩子一样天真地磨人,提醒我该走了。过了段时辰,再不走,还要过来或踩我的脚或蹲在我的脚面上,暗示我快走吧,我等不得了,见我还是迟恋不动,便发出最后信息,向胸前利利落落地蹿,轻轻昵昵地抓,细细细柔柔地搔、挠,意思是,该回去了,别老锻炼了,别总白话了。我便尊重它的暗示,好,回去了,再见。而此时,我竟隐隐约约地感到,它的声音少了撒娇、嗔怪、天真的情调,暗含了几许淡淡微微的呻吟,向我发出了既像是在痛苦的哀求,又像是在友善的规劝的信息,我顿时萌发了尊重客观规律,顺其自然、适者生存、机动灵活、当行则行宜止则止的念头,年龄大了,不要死心眼,太拧太强太顽固了。寒冬的风雪之晨,安娜的有别于往的轻轻呻吟,点醒了我的灵活?V恰?
  的确是冷。连续几天的暖意浑然不在了。只留下突如其来的不胜严寒峻冷。本来还想或在原处活动一阵子,或再往前走一段路的,听到安娜的可怜兮兮的呻吟,心软了,心活了。窃想,何必那么死心眼呢?再硬顶下去,身体吃不消的。安娜平时在草地上打滚儿,现在也只能这样无奈地蹲在雪上忍受着痛苦。它是刚刚过了产期体格羸弱经不起过烈严寒的母性呀。
  回去也罢。
  安娜再也没等我,转眼间,在风雪迷茫中消失了。我知道它是回家了。然而,就在我被凄迷风雪打得睁不开眼,喘不过气的时候,倏然间,吓了我一跳,竟是安娜那温柔轻昵的爪落在了我的胸前。我双手紧忙握住它的双爪,哎哟,我的乖乖,你还没有回家呢,太感谢你了,还在惦记着我。雪地上,我同它伫立了良久,直到我做了手势,发出了真情的话语,你先回去吧,我,没事的。
  舍前有一相当于三层的楼梯,爬上去,直至面冲湖的方向,一睹那寥廓的洁皑,飘渺的银白,以补未尽的赏雪情意。
  下来,发现安娜正从窝里姗姗地走过来,好像迎接走下飞机舷梯的亲人一样。我俯身,摸了摸它的头,以示谢意。

快乐晓生 发表于 2009-3-4 15:02:59

                 淡泊之中见灵动
                        李志明

  我和连硕是50年代末在沧州师院的同窗,直到80年代末才有幸重逢,那时他一边教书一边写作;退休后从宝坻迁居市区,我们又成了同住在一个小区的邻居,由于共同的兴趣,谈资投机,便有了写作上较多的交流和沟通,也有幸拜读了他结集出版的散文著作《榴园小品》、《黎明星宇》、《黎明回声》、《黎明吻痕》;时下他又入住在东丽湖,故见面、述说的机会少了,但他每有新作又会将精彩之篇从网上发给我,所以我又有幸成为他的第一读者。
  读他的散文,被他带进本已熟悉的淡泊境界,但又被他不断转换的思维和灵动所引领,立即进入到一个诗意般的境界,从而唤起你的精神,鼓舞你的勇气,开拓你的思路,点拨你的良知。特别是读了他退休后创作的散文,更感觉出他的才华溢溢,文采飞扬,让我每每叫绝。极平常的自然景物,极淡泊的生活环境,怎么他观察的那么细,感悟的那么深,挖掘的那么透,描写的那么鲜……这一切,无不充分显示他的功力深、捕捉的灵感绝,思维的睿智、灵动。
  他经常将新作发给我,恳求指点和评论,我却被他的文字和抒发的真情所折服。对于退休的人来说,生活的范围越来越小,接触的面越来越窄。小里说,也就是屋里屋外,买菜做饭,闲暇散步;大里说,无外乎日月星辰,雨雪风霜,或偶尔外出旅游一次,算是见了世面。如此的淡泊生活能有创作的灵感吗?然而就是在这样极其普通极其平淡极其简约的生活环境中,连硕写出了小中见大、俗中见雅的优美、鲜活、流畅的散文。他细腻地观察着品读着太阳、月亮、旷野、细雨、海边、湖面、飞鸟、鹊巢、夕阳等等景物的微妙变化,怡姿动律,感悟出一个又一个的人生哲思,展现出顺其自然、“与天地灵犀相通”的理念,显露出他的逸情、闲思、从容、大度、淡泊的心境。
  连硕在其著作中曾经有言,“文章是心灵的投影和印章。”所以,他的每一篇散文便记录下了他的心灵、脚印和印章。观其人,看其文,我解读出他的“心灵”旨在“真诚、善良、坦承”,他的“脚印”旨在“执著、持久、进取”,他的“印章”旨在“从容、豁达、安详”。
  请看他曾多次描写的“日出”、“黎明”、“太阳”,是那样的情有独钟,真挚虔诚。他每日凌晨即起,伏案笔耕后,便二十年如一日地奔向旷野迎候日出,品读日出,与初日心会交语,虔诚地感谢着太阳的恩惠。他在《晨读》中这样写道:“我读日出,有一种宁谧的运动感,圆融的通达感,恒久的开阔感,宽宏旷豁,从容安详,潇洒深沉。”“因为眼前的旭日总是按照自己的轨迹无数次地循环往复,方有了如此永恒的辉煌。”“人哟,恪守情操,信仰崇高,执著进取,永不沉沦,是为至道。”可见,他的心地多么灿烂,他的胸襟多么开阔,他的思绪多么敞亮,他的为人多么率真。
  再看他凡闻雷声、雨声便向屋外跑去观雨、淋雨、赏雨、悟雨的潇洒神态,有多天真。其实,那是他痴迷地全身心地融入到大自然的怀抱,“寄情于天籁雨趣之中”的渴望。他在《秋雨》里写道:“对秋雨,(人们)却总是有所偏见,说它的冷落、萧条与肃杀,过于强调‘一场秋雨一场凉’,缺少对于它的难得的坚韧、善良品格的讴歌与赞许”,“殊不知,雨既是属于春夏的,也是属于秋甚至属于冬的”,“(秋雨)不只在于它的凉,还在于它的绵,它的柔,在于它的韧”,“说秋雨贵如油”,“也丝毫不过分。至少农民会由衷渴望喜滋滋称快庆幸的”。
  连硕毕竟年近古稀,因此他也经常地观赏夕阳,品读夕阳。他直言,“夕阳是一种心照不宣的新的暗喻”,同时,又是一种“新的象征、新的意趣、新的机遇、新的呼唤”。可见他以乐观、坦然的心态,无形地感染、鼓舞了他的读者。他满怀激情地抒发着自己的感受:“面对夕阳,感悟人生,会活得理智清醒些,安恬、悠闲些”,“只要心境好、心态好、心怀挚爱,夕阳每天都将是新鲜,温馨、浪漫、诗意的”。
  优美的散文,我觉得贵在意境,美在流畅,传递着情,闪烁着光,播洒着爱,给人以回味和享受。所以,优美的散文常常会读过一遍还想再读一遍。我绝无吹捧之意,连硕的散文中就有多篇具有这样的感染力,让我读过多遍,它对我的写作起到了含英咀华之效。连硕的散文之所以有如此的魅力,这是他多年痴迷文学、勤奋笔耕、探究写作的必然;或许他天生就是个当作家的命坯,当初笔一触纸就来了灵感,如今手一触键盘就坠入境界。
  连硕的散文确实给了我很大的启示,尤其他的近期创作充满了童心、童真、童趣的特色。他以一个老顽童的心境,捕捉着平淡中的灵动,体味着淡泊中的情趣,说真话,抒真情,感悟人生。因此,他的创作源泉永不枯竭,手下的键盘永远在跳动。祝愿老同学“宝刀”不老,敲打出更多、更美、情思兼容的文字;祝愿这只栉风沐雨历经磨砺的老鸟儿飞得更高,更远。

?


                     洒脱、自由、和谐、本真
                         王光武
  大自然的感召力是强劲的,大自然的感染力是浓烈的。连硕先生的许多散文佳作,便是对大自然所蕴含之美进行不懈追求的结晶。自华居东丽湖以来,每天流连于湖光水色之中,陶醉于绿茵花鸟之间,以阳光、月色、蓝天、白云为伴,以鹅儿、鸟儿、花草、湖泊为友。大自然的原生态之美,大自然的精华、锦绣,不时地唤起他创作的热情,唤起他最美妙的创作灵感。
  读连硕先生的散文,常常被一种洒脱、自由的文质、文风所吸引,常常被一种和谐、本真的情怀所感动。连硕先生之文,有一种雅美、灵动的意境,有一种闲适、超然的胸次 ,更有一种秉天地造化的正气。
  连硕先生是以诗人的情怀来写散文的,他的散文是诗化的散文,感情细腻而富于激情,语言张弛而有旋律,意境雅美而璞真。大自然一切美好的、本质的、精美的东西,一旦被摄入他的眼帘,便会与其博爱、善良的心地相交融,爆发出一簇簇清新、温婉、耀眼的思想火花,并通过自己的笔端绽放出来。
  创作上,连硕先生一贯追求任性、散漫、浪漫甚至“疯狂”的风格,他的作品没有古板、矜持、逡巡、斧凿的痕迹,而是无拘无束,无规无矩,尽情地敞开心扉,放浪形骸、放飞思想。连硕先生的散文,不是刻意写出来的,而是从内心里流淌出来的,像一泓溪水,从心灵深处的丘丘壑壑中,款款潺潺地流淌出来。因而,读他的散文,感觉是那样的自然、平缓、安详、达观、洒脱、宽容、泰然,波光潋滟,文采斐然,情意绵绵。
  连硕先生创作的灵感,来自于他对人类的母亲——大自然的眷恋与深爱,来自于他对大自然中一切美好事物难以割舍的情怀。在作者的笔下,大自然的景物,总是那样的古朴而典雅,靓丽而凝重;总是那样的蓬勃而静穆,恬美而灵动;总是那样的至真至美、撩人心怀。连硕先生始终保留着一颗童心,保持着一种童真、童趣。他每天会与湖对面的天鹅“约会”,对天鹅友好“呼唤”,并得到天鹅“咿呀咿呀地回音”,他与天鹅竟成了“知音”。他发现了天鹅的“从容、稳健、旷达、大度、静穆、闲适”的品格,从而“去我浮躁,涤我尘垢,抚我心灵,长我精神,启我睿智”(《对岸有天鹅》)。细雨中,他可以学着儿时的光景,“啪唧啪唧地踩着雨水”,以作“返老还童”之态;他还常常“赤着脚,走在草坡上”,去体验那种“清爽、温馨、熨贴的感觉”(《湖畔断想》)。
  在连硕先生的笔下,一切大自然的景物都是人格化的,都是有生命的,都是人类的挚密朋友,都是可以与其交流、与其沟通的,都是可以与其相互包容、和谐共处的。他可以听出雨的“旋律”,听出鸟儿的“倾诉”,他可以与他们真诚“对话”,他会用一种“推心置腹”的话语去“关心”、“慰藉”它们。他把自己完全融入到了大自然的怀抱,这是一种天人合一的美好境界。他的作品是发乎真情的,是充满着人类之爱的。文学即人学,能表现出人类最美好、最本真、最朴素的感情,便是最美丽的文字。
  连硕先生的文学语言,也是娴熟的,流畅的,这无疑得益于他几十年来对文学的痴迷,得益于几十年来他在文学创作上的深厚积淀。
  愿连硕先生继续秉承“独立做人、独立作文”的原则,在自己所钟爱的散文创作上,像鸟儿一样“飞得更高、更辽阔、更遥远”。

sds005 发表于 2009-3-4 16:17:30

久仰,祝苏先生身体康健。

芳草青青 发表于 2009-3-4 16:23:47

又见老师!难忘老师!祝福老师!

zsbtj 发表于 2009-5-26 08:26:38

曾就教于苏老,感谢苏老!!!

寒来暑往 发表于 2009-5-27 06:29:54

喜欢苏老师的作品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激情  散淡 自由(苏连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