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时敞开这扇门——师爱
作者:亢淡竹作为教师,我们总会面对一群良莠不齐的学生,这是很正常的。对于潜能生,我们只有付出更多的爱,倾洒更多的关怀,运用更多的教育智慧,才能给他们以鼓舞,使他们感到无比温暖,才能点燃他们追求上进、成为优秀生的希望之火。下面我从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撷取几个小片断,与大家共同交流。
片断一:你能行,老师相信你
一个星期一的早上,当我走进校门时远远望见我们班的清洁区有一个人影在晃动,走近一看原来是我班的海龙同学在扫地,他扫得很认真,在他身后是一大片被扫过的整洁的地面。经过询问,才知道今天是他们组值日,所以他早早就来了。望着海龙红扑扑、汗津津的圆脸,再看看他一身整齐的校服穿着——这身穿戴是专门为升旗仪式作准备的,我的心里充满感动。我想:这孩子虽然学习成绩差,但他多么有责任心和班级荣誉感呀!于是,我专门就这件事在班会课上对他大加表扬和赞赏,首先夸奖他劳动积极,任务观念强,然后表扬他虽然升入高年级个子长高体形变胖却仍然记着老师的话,坚持参加升旗仪式时穿校服。接着,我不失时机地对他说:“孩子,你在劳动和纪律方面是大家学习的好榜样,老师和同学们都相信,你只要在学习上也努力了,就一定行,一定能有进步。”当时,海龙的眼睛里似乎有一种光亮在闪烁,望着这孩子那激动的神情,我知道我做对了。事实上,这个孩子一直在努力。
【感悟】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他还发现,一个没有受过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到激励后,其能力可以发挥80%--90%。可见,在转化潜能生工作中,表扬激励的运用也极为重要。潜能生虽然有很多不足之处,但即使再差的学生也总有某方面的特长或优势,我们要善于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适时的加以表扬。法国教育家卢梭曾经说过:“表扬学生微小的进步,要比嘲笑其显著的恶迹高明得多”。作为班主任,及时肯定和表扬潜能生,满足其正常的心理需要,可以为他们的转化创造契机。 片断二:老师,谢谢您
我们班的张泽沼同学是一个挺聪明的男孩子,可是他的习惯很差,上课总想做小动作,课间活动时不会和同学相处,三天两头就和别人吵架,而且还有不写家庭作业的毛病。久而久之,他和同学不太合群,显得很孤独,无聊,学习成绩也在滑坡。在班会课上,大家常常反映他有许多问题,每到这时,他要么和别人争得面红耳赤,要么哭得很伤心。在这种情况下,我的批评教导根本起不到作用。面对此情此景,我曾一度烦恼,但我感觉这孩子还是有自尊心的,因为他还是很看重大家对他的评价。有一次在课堂上,我又发现他在画画,当时我真想把他拉出来好好训一顿,但又一想,这样只能适得其反,还会伤害他的自尊心。于是,我走到他的座位前仔细看了看他的图画,心平气和地说:“嗯,很不错,有画画的天赋,今后可以在这方面发展,只是你不能在语文课堂上画,懂吗?”没想到,他竟然害羞地点点头,而且以后再也没在语文课堂上画画。后来我发现,这孩子总爱没话找话和我“套近乎”,我就觉得这是个好现象,说明他还信赖我。我就决定先在学习这方面调动起他的兴趣,如果他的注意力放到学习上了,其他坏习惯兴许会慢慢改掉。于是,课堂上我经常让他来回答一些难易适中的问题,只要他回答正确,我就热情鼓励;如果回答错了,我会帮他纠正。批改作业时,我会写一些批语给他,有的是忠心相告,有的是真心赞美,有的是美好祝福。一段时间后,我发现泽沼同学的作业字迹工整多了,而且在语文课堂上,经常会听到他滔滔不绝的讲述,看到他眉飞色舞的表情。
一个人养成某种习惯容易,但要改就不那么简单了。虽然泽沼同学也在改变,但他还有许多不好的习惯往往是我刚说完他就又犯了。我曾多次和他促膝长谈,谈话结束时他看起来似乎明白了许多,还总是信誓旦旦地保证,可是过两天什么都忘了,故伎重演。针对这些情况,我专门走访了他的家长,我们双方达成共识:要改变这孩子,我们必须努力,坚持。
让我欣喜的是,有一次,我看到在一篇写老师的日记中他写到了我,其中有这样一句话:“谢谢您,老师!”
【感悟】自尊心是一个人维护自己尊严的情感体验,是进步的动力之一,潜能生因为学习不好或纪律差,长期受冷落、歧视,他们一般对外界都很敏感,,但在内心深处仍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理解、谅解和信任。所以,我们应该尊重潜能生的人格,呵护其自尊心。正如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醒过我们的一句话:“在你的教鞭下有瓦特,在你的冷眼里有牛顿,在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潜能生工作是一项长期、反复的艰难工作,需要我们坚持不懈的努力,同时,与家长联合起来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片断三:这样的同桌我喜欢,这样的作业我爱写
开学第一天,排位置是我安排的一项重要工作。我会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各方面习惯的不同,把他们巧妙地组合起来,搭配成同桌。一排完位置,班里的一名女同学昭君就喜滋滋地走过来对我说:“老师,让我和旭辉坐同桌我以后有不会的题就可以问他。”我微笑着默许了,事实上这正是我的初衷。果然,一段时间以后,昭君同学在同桌的热心帮助下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进步,而且,她的字迹也有了微妙的变化,不仅规范了,还有些像她同桌的字体呢。
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他们所学的课程也在难度上加大,作业量也相对多了,最近有两名潜能生作业经常完不成,据家长反映,孩子并不是不做,而是实在跟不上。我想,与其这样增加他们的压力,容易导致他们厌学,倒不如在作业上降低难度,减少数量,在作业质量上严格把关。
于是,我给这两名同学每天另外布置了作业,除了强化基本功练习,还时常让他们摘抄美文,第二天早上作业必须让我亲自检查,结果收效较好。这两个孩子的脸上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我想: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再慢慢增加他们作业的数量和难度,他们会更容易适应些。
【感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教学中,老师应当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来激发潜能生的学习兴趣。首先要创造一种有利于激发潜能生内在潜力的环境氛围,其次要降低要求,制定可行的目标,培养他们的自信心、成功感,。科学合理的排位置和作业的分层布置,体现出教育的人性化和灵活性。
老师们,刚才与大家交流的三个片断只是我们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点点滴滴,我相信这些事我做过,你做过,他也做过。这些事例从不同侧面告诉我们,当面对潜能生这样一个特殊群体时,我们要敞开爱的心门,热情地拥抱他们,细心地发现他们,耐心地教导他们,真心地帮助他们。当我们敞开这扇门时,我们看到了进步,看到了希望,收获了喜悦,收获了轻松,既为自己,也为那些潜能生打开了一片更加广阔的空间。
老师们,刚才与大家交流的三个片断只是我们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点点滴滴,我相信这些事我做过,你做过,他也做过。这些事例从不同侧面告诉我们,当面对潜能生这样一个特殊群体时,我们要敞开爱的心门,热情地拥抱他们,细心地发现他们,耐心地教导他们,真心地帮助他们。当我们敞开这扇门时,我们看到了进步,看到了希望,收获了喜悦,收获了轻松,既为自己,也为那些潜能生打开了一片更加广阔的空间。 师爱很高尚 没有师爱不可能得到学生的尊重。 在教育学生的问题上,老师们都花费了很多的精力,作为学生,理应更尊重老师的辛苦付出,用不断的努力来回报他们的爱!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