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是永远不能触碰的禁区  (ZT)
从2008年9月份国际金融危机全面爆发,到现在已有半年多的时间了。全球范围内的各类资产价格均纷纷暴跌,石油、矿产、股市、地产,唯有中国楼市一枝独秀,房价岿然不动。虽然去年下半年一度作出跳水之势,但今年春节过后,又被不断累积的政策利好与市场刚性需求迅速拉起,量价齐升。众多购房者的“美好愿望 ”又被无情地扼杀在摇篮里。一时间,怨声载道之声再次不绝于耳。前一阶段,刚传出房地产被列入国家十大振兴产业规划,就被社会各界的舆论压倒。近期,两会召开,房价问题再次成为焦点。恒大地产总裁许加印的用“三控”手段为房价瘦身的提议引发了又一场波澜。社会各方企图搞清房价的组成,画一张房价的“解剖图”。
于是,有记者请建设部副部长齐骥回答体土地成本占房价的比例,但齐部长用一句“至于某个具体城市的土地成本占了多大的百分比,建造成本占了多大的百分比,没有具体的统计数据。”敷衍了事。并且认为:如果购房者觉得房价高可以和开发商商量。无独有偶,上海市市长韩正在上海土地收入上面质疑全国工商联的数据,但又拿不出自己的数据,只是说没有那么多。作为普通老百姓都可以想象:身为建设部副部长,竟然不知道各城市土地成本,简直无稽之谈!韩市长的态度也同样着实让人费解!
至此,大家应该不难发现,中国房价是永远不能去触碰的禁区,不但房价要力保,而且成本的构成不能公开,至于土地收入占地方财政的比例更是绝对机密。为什么不公开,因为不愿公开、不能公开、不敢公开。地产行业产业链长,牵扯的部门多,环节复杂。这个盘子太大了,牵扯太多部门的生死存亡,关系到太多人的利益。根本动不得。房价这层神秘面纱永远不能揭开。
房价的本质问题,实际上是社会各方利益的博弈。这其中涉及的层面太多,从国家、各个部委,省级、市级、县级地方政府,再到开发商。这仅仅是一根链条。动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都会牵动全局。各种税费代表的是国家的利益,土地出让金代表的是地方政府的利益,利润代表的是开发商的利益。这些利益加起来,全部转嫁到购房者的头上,老百姓不堪重负。
看来房价确定是不能降的。既然不能降,总要找个借口。于是就有了几种托辞:
首先是:目前的房价并不高,政府、某些开发商、以及市场分析人士以房价永远是上涨的作为命题,描绘一幅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远未结束的美好蓝图,甚至并且拿某些高收入国家的房价说事。对于中国居民收入与房价比例上的不均衡避而不谈,对于当前房价的虚高更是视而不见。试图以此来掩盖他们在地产上取得的暴利。
事实上。目前房价高不高,应该从两个角度去衡量:一是房价是否超过居民的购买力,二是房价本身是否有水分?这两个问题的答案都是显而易见的:中国的房价收入比是多少?尽管目前公布的数据各不相同,但大城市房价收入比在10以上是不容否认的事实。而对于房价是否有水分?这一直以来成了一大难题。那就是前面所说,除购房者外,恐怕没有人愿意给房价画一张“解剖图”,房价的组成是一笔糊涂帐。但即便如此,有两个现象是任何人也无法否认的:一个是近几年来,中国富豪排行榜上从事地产行业的十居八九,二是随着国家反腐力度的加强,近期因地产落马的高官与日俱增。这两个现象一来说明房地产是暴利行业,二来房地产行业也是腐败的主要滋生地!高价格的背后就是土地运作上的暗箱操作,政府税收的横征暴敛,以及开发商利润的肥水暴利。最后所有的环节都将转化为高房价,由老百姓为此买单!
既然房价高成了社会绝大多数群体的共识,那么政府和开发商就还有一个说辞:互相推托,推卸责任,来回扯皮。这也是中国人的一大特点和特长。双方谁都不承认自己是房价上涨的推手,地方政府说是房价拉动了地价,开发商说是地价推动了房价。更有甚者,有人竟把买房的老百姓说成是高房价的始作俑者,混淆是非、颠倒黑白!
事实上,房价与地价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是房价拉动了地价还是地价推动了房价,争论这个问题就好比在争论到底是先有的鸡,还是先有的蛋。不但永远争论不出结果,而且也根本没有任何意义,简直无聊至极。事实上,这个问题的本质就是开发商和地方政府在公众面前互相推卸责任,转移话题。而背后这“父子俩”继续串通一气,联手造市。
说到此有人可能要问:国家对于房价到底什么态度?其实这个问题不是一句话所能说清的,国家在房价问题上态度暧昧的,与地方政府、企业之间关系也是微妙的。再加上建设部、国土资源部身在其中,关系更为复杂。
前几年,房地产行业的迅猛发展为加快经济增长,增加财政收入做出巨大贡献。但随着房价的大幅飙升,国家已经认识到这一现象的危险性,开始出台各种政策抑制房价,但地方政府在此问题的态度上始终与国家唱反调。再后来,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了,这从某种程度上救了房价。原本国家一直想拿房价开刀,可后来就态度暧昧,默许地方政府托市,再在后来就转而加入了“救市”行列。
事实上,国家左右为难,一方面清醒地认识到在当前形势下只有房价下降才能消化存量商品房,挽救实体经济(这一点笔者曾在2月日的文章中有详细阐述),但另一方面,当前应保持社会稳定,避免企业破产,出现大量失业。不错,高房价是要整治,但如果以牺牲了社会稳定、劳动者就业去做这件事情就得不偿失了。当前形势下,稳定还是第一位的。离开稳定,其他的都无从谈起。因此,目前拿房价开刀恐不是最佳时机。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国家从原先的踌躇满志变为投鼠忌器了。
而当两会期间,房价问题再成焦点时,作为家长(国家)恐怕有些发脾气了,作为儿子的地方政府就得给点面子,并且告诉自己的孩子们(开发商)做做样子,象征性的降降,日后再从长计议。可这帮孩子们听话的程度不一样,于是行动起来就千差万别了。有些媒体不了解实情,被表面现象所蒙蔽,盲目报道。于是就出现了天津23家开发商集体打折,降幅高达30%之类的报道。老百姓信息来源渠道少,看到报道就蜂拥而上,结果失望而归。如今,开发商降价已经成了一个最“最真实的谎言”。
房价是永远都一个不能触碰的禁区,谁触碰了,就会引起一些人的非议,其实房价说到底简单得很,无非是包含土地、税费、建安成本、企业利润、其他费用。没什么高深的技术含量,也不用什么业内人士去解释,充其量是小学生的加减乘除。捅破了就是一层窗户纸,谁都能懂,现在问题就是这层纸能不能去捅,谁来捅,什么时候捅。 关爱生活,远离中国
注意安全!!!中国有“官员”出没!!!
“打到美国!!!”
“派3000万中国官员去美国” 说说吧,可以说嘛 不好整 人民说了不算 黑啊,,真黑~~~~~~~~~~~~~~~~~~~~~~~~~~~ 你把房子的问题看得太简单了 同意楼主观点,其实就是这么回事
可是如果不降房价 实体经济就好不起来,内需更不可能被拉动,等别的国家都度过了危机,可能本国危机才刚刚开始.
但是 呵呵 领导的意思是忍一会算一会吧. 引用第7楼飞虹于03-20-2009 09:47发表的:
同意楼主观点,其实就是这么回事
可是如果不降房价 实体经济就好不起来,内需更不可能被拉动,等别的国家都度过了危机,可能本国危机才刚刚开始.
但是 呵呵 领导的意思是忍一会算一会吧.
其他内需是可消费也可以不消费,而房子是必须消费(相对),而且数额巨大,呵呵
例如:有点钱的人未必都买股票,而达到一定程度,都会置换房屋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