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话《三国演义》题材烟标
我国的三国时期,可以说是一个风起云涌,英雄辈出的时代。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周瑜、关羽......一个个雄姿英发的豪杰共同演绎出了一幕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英雄史诗。陈寿的《三国志》和罗贯中的《三国演义》这两部杰出的作品,一部从正史的角度真实的记录下了那个时代的足迹,一部“依史以演义”,采用虚实结合的创作手法为广大读者描绘出了一幅三国群雄逐鹿的壮阔画卷。这两部书,由于后者是在依据陈寿《三国志》等史书记载的基础上,采用了“七分事实,三分虚构”和较为通俗的语言文字创作的,加之文笔精炼,故事性和可读性都较强,因而自问世以来就十分受广大读者喜爱;其影响力可以说远远超出了陈寿的《三国志》。《三国演义》一书成书约在明初或明代中叶,也有人认为是成书于宋代乃至更早,还有人认为成书于元代中后期,但目前大多数专家学者认为该书是成书于明代初期。至于其作者罗贯中亦有元末明初人和“南宋时人”(见明代田汝成《西湖游览志馀》)等多种说法(本文从明初说)。在罗贯中创作《三国演义》一书之前,就有西晋陈寿所作史书《三国志》颇具影响,同时在民间亦开始有三国故事流传。其后的隋、唐、两宋、元各时期,,三国故事更是盛行,且自隋代就已经开始把三国故事搬上了戏曲舞台。据《大业拾遗记》一书记载,隋炀帝看水上杂戏就有曹操谯水击蛟和刘备檀溪跃马等内容。至宋代的“说话”(相当于现在的评书)艺术中,就已经有了“说三分”的专门科目和专业艺人。这些都为罗贯中“据正史,采小说,证文辞,通好尚”创作《三国演义》一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坚实的艺术基础。《三国演义》现存的最早刊本是明嘉靖壬午年刻本,名《三国志通俗演义》,共24卷,240则;其后又有多种刊刻本流行,在卷数、回目等方面也不尽相同。至《李卓吾先生批评三国志》本则将原240则合并为120回,回目也由单句变为双句。清代康熙年间,毛纶、毛宗岗父子又在李卓吾批评本的基础上参考其它版本对回目和正文进行了较大的修改和增删,并作出了更为详细的评点。毛本《三国演义》因其较高的艺术性而成为后世最流行的版本。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一书“陈叙百年,该括万事”,作者以超凡的文字驾驭能力和艺术创作能力,为读者描绘了起自黄巾起义,终于西晋一统的近百年历史。作者依据历史,但又有所取舍,有所演义,为我们刻画了400余名鲜活的人物形象和众多宏大惨烈的战争场面。该书以儒家的道德观念为核心,推崇“仁政”和“忠义”,鼓吹“民为邦本”、“仁政王道”的社会政治理念,充分折射出了作者的政治思想。
《三国演义》作为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也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深得读者喜爱,其不仅对我国历史小说的繁荣和发展具有巨大的影响,而且还被清初统治者和张献忠、李自成、洪秀全等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作为兵略来加以研究应用。现代更是有很多人不断地从人才学、领导科学、商战技巧等各个角度来进行解读。《三国演义》不但为我国人民所喜爱,同样也受到了外国读者的欢迎。《三国演义》一书早在明隆庆三年就已经传至朝鲜,崇祯八年就有一种刊本入藏英国牛津大学;日本于清康熙二十八年就编译出版了日文本的《通俗三国志》。目前,印尼、泰国、英国、法国、俄国等多个国家都已经编译出版有《三国演义》。
在我国的烟标海洋中,有很多和我国四大古典文学名著有关的品牌,其中取材于《三国演义》一书的烟标最多。计有湖北襄樊卷烟厂多种《隆中》卡套标,《诸葛亮》卡、软标,湖北三峡烟草有限公司《关公》,湖北三峡卷烟厂《陆逊》、湖北咸宁卷烟厂《武赤壁》,湖北红安卷烟厂《赤壁》、《桃园情》,湖北当阳卷烟厂《关公》、《长坂坡》,湖北宜昌卷烟厂《丞相花》,湖北江陵卷烟厂《三义》,河南南阳卷烟厂《群英会》、《茅庐》、《卧龙岗》、《诸葛庐》,河南新郑《诗竹》,河南许昌卷烟厂《单骑》、《游中原》套标中的“南阳武侯祠”和“洛阳关林”,陕西榆林卷烟厂《貂蝉》,山西曲沃卷烟厂《关帝》,山西太原卷烟厂《关帝》、吉林四平卷烟厂多种《五虎将》套标,辽宁沈阳《脸谱》套标中的“关羽”、“张飞”、“典韦”,四川什邡卷烟厂《武侯祠》、四川武陵卷烟厂《蜀都》套标,四川蓬安卷烟厂《万卷楼》套标等大约300余种。这些三国题材烟标大多设计精美,具有极强的观赏性和收藏价值。 niu 那以后烟标给你留着了。 学习来了。。。。祝楼主节日快乐! 我在小学四年级的时候读完了《三国演义》,非常喜欢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