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清水秀 发表于 2009-5-15 21:23:40

枉凝眉 红楼箫曲(二)

http://www.0575love.com/music/windows.mp3

地王 发表于 2009-5-15 21:30:18

太经典了

清静无为 发表于 2009-5-15 21:42:11

欣赏

勿忘勿念 发表于 2009-5-15 21:44:16

《枉凝眉》曲究竟咏的是谁????

山清水秀 发表于 2009-5-15 21:48:51

红楼梦十二支曲中第一首唱了薛宝钗和林黛玉两个人,第三到第十二首曲唱了后面的十位,这十一支曲把十二钗都唱到了,作为第二首的《枉凝眉》显得有点多余。专家们和红学爱好者大都认为这首曲唱的是宝玉和黛玉。刘心武先生最近对《枉凝眉》有新的解释,认为这首曲唱的是史湘云和妙玉,这一观点对红楼梦问世以来的传统看法提出了挑战,曾作为电视剧主题曲的《枉凝眉》是专唱\"宝、黛\"的定论好像有点问题了。但是马上有人提出疑问:第五、第六首曲是专唱\"湘、妙\"的,如果《枉凝眉》也唱此二人,岂不是把他二人唱了两遍,而作为并列女一号的\"钗、黛\"都挤在第一首曲中,这场歌舞表演的文学统筹曹雪芹老先生会搞错吗?关键的命题凸显出来:《枉凝眉》唱的是谁?

首先要说的是笔者基本赞同刘先生的观点。如果要质疑\"湘、妙\"被唱了两遍,那么单把黛玉唱两遍同样也显得欠妥。刘先生在阐述自己的观点时提到了第五回中,宝玉在太虚幻境遇到了四位仙姑,认为这四位代表的是\"钗、黛、湘、妙\",回头再看同在第五回的《枉凝眉》,以笔者之见,这首曲所唱的除了\"湘、妙\"之外,其中连续说了四遍的\"一个\",也同样可以理解为是对上述四位仙姑的点评。且看原文,或许还可以这样解释:

\"一个是阆苑仙葩\",说的是史湘云。刘先生关于绛株草与仙葩的论述有道理,这里说的是\"仙葩\"而不是\"葩仙\",也就是说是\"神花\"而不是\"花神\",以\"神花\"海棠(笔者也不知海棠是否可作神花,姑妄论之)代指史湘云,而不是通常所说的\"花神\"林黛玉。

\"一个是美玉无瑕\",说的是妙玉。刘先生关于\"浊玉\"与\"无瑕之玉\"的说法有道理。如:作者对妙玉的描写用\"画着一块美玉,落在泥垢之中\"、\"好一似,无瑕白玉遭泥陷\"等句;对宝玉则用\"古今不肖无双\"、\"臭皮囊\" \"扭股儿糖似的\"等,很难把宝玉解释成\"美玉无瑕\"。实际上\"凡界\"之人一定有\"瑕\",只有在\"佛界\"的妙玉才有可能被称为\"无瑕\",所以这里说的不应是宝玉,宝玉的\"瑕\"太多了,即使宝玉是作者的化身,作者也从未打算把自己塑造成\"无瑕\"的角色。

\"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这一句说是宝玉偏又遇着黛玉,或是宝玉偏又遇着史湘云,好像都有一定的道理。笔者认为后一种解释较为合理。笔者认为,这十二支曲本来就是在天上唱的,是警幻仙姑为了在宝玉面前卖弄自己的未卜先知,而把凡界人间将要发生的故事提前表演给宝玉看,但如果说警幻仙姑把宝玉这个本属于天界的神瑛侍者曾经在天界的一段灌溉绛珠草的故事也作为谶语,算作凡界故事中的一个情节,显然不符合逻辑;而且从警幻仙姑对宝玉的态度来看,警幻似乎并不认得这位神瑛侍者,只是受宁荣二公之托来开导宝玉的,还有如警幻说宝玉\"尔凡眼尘躯,未便先知的\"、\"痴儿竟尚未悟!\"等情节;所以\"今生偏又遇着他\"说的应该是宝玉在凡界与\"他\"久别后再次遇到\"他\",不包括在天界的那一段。天界的那一段笔者认为是作者为了增加小说的艺术性而特意虚构的情节,与作者成竹在胸、\"不敢稍加穿凿\"的实际故事以及与这些故事对应的十二支曲不是一回事。再看凡界实际发生的故事:\"宝、黛\"二人在孩提时代相遇,而且同吃同睡,这样就被称之为\"奇缘\"有些牵强;在后面的故事中,也没有宝玉\"偏又\"遇着黛玉的情节,所以笔者认为这里的\"他\"指的不是黛玉。在后四十回中应有宝玉和史湘云于落难之际因为有\"奇缘\"\"偏又\"相遇,并结为患难夫妻的情节。原本没有夫妻缘的\"宝\"\"湘\"得到这样的结局当然是\"奇缘\",也符合小说艺术的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境界。笔者也认为宝玉与湘云的结合是恰当的结局,另外那三位多少都有些矫情。参与了《红楼梦》创作的那个叫脂砚斋的人或许就是史湘云的原型之一,这个人大概也是常以\"英豪阔大宽宏量\"自诩,也是经常着男装以须眉自居,而且其文笔不让\"薛、林\"。 \"偏又\"二字的另一层意思应是指宝玉与曾作为候选对象之一的湘云结合时,后者应该是二婚(当然宝玉也是再娶)。以此结论为依据再看四位女主角便会发现,只有对湘云的描写没有被作者使用带有成见的贬损之词,但另外那三位多少都受了些作者的嘲弄。可以想象,作者在创作《红楼梦》时,\"湘云\"就在身旁。


有争议

地王 发表于 2009-5-15 21:52:18

长学问,学习了

花开 发表于 2009-5-15 21:52:28

各种说法都有,我比较倾向是写宝黛的。

勿忘勿念 发表于 2009-5-15 21:54:25

看来只有曹先生能解答

地王 发表于 2009-5-15 21:55:42

回 7楼(yangxuejing) 的帖子

派你去问问曹先生

勿忘勿念 发表于 2009-5-15 21:58:18

这好事没你哪行呀,你不是地王吗——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枉凝眉 红楼箫曲(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