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理论之战术篇】防守
说完后卫职责,咱们就看看防守,先看一个口诀:由攻转守转换快 变丢为抢快回防
层层设防三条线 盯人保护加轮转
球为中心抢逼围 地面空中拼跑抢
球近人近会逼收 球远人远要协防
防里还要会防外 要人要球把握好
对方意图判断准 身后身侧防插送
看人看球喊着打 围追堵截稳准狠
单兵防守要慎重 平行战位显威风
利用规则才精明 眼明脚快脑子灵
防守第一是原则 作风为本敬业心
防守14字诀
盯 逼 断 抢 顶 捅 铲 堵 延 追 补 犯 喊 墙集体的局部配合防守战术
1.补位补位是足球比赛中局部地区集体配合进行防守的一种方法。当防守过程中一个防守队员被对手突破时,另一个队员则立即上前进行堵封。
2.围抢
围抢是指比赛中在某局部位置上,防守一方利用人数上的相对优势(通常是两三个队员)同时围堵对方的持球队员,以求在短暂时间内达到抢断或破坏对方的目的。
3.造越位战术
造越位战术是利用规则而设计的一种防守战术。是一种以巧制胜的省力打法,因而成为一种重要的防守手段。但由于其配合难度较大,搞不好会适得其反,让对手钻空子,因此战术往往是为水平较高的球队所采纳,但在一场比赛中也不是多次运用。
全队防守战术
防守战术可分为两种基本类型:盯人紧逼防守(人盯人防守),即在规定的范围内盯人紧逼,不交换看守;区域紧逼防守(盯人和区域相结合),即现今流行的综合防守,紧逼和保护相结合,在个人的防区内紧逼,作交替看守。盯人防守即各自都有明确的防守对象,如对方左边锋大幅度地斜插至右路,则右后卫紧跟盯防,不交替看守。防守最根本的原则是紧逼和保护。只有紧逼才能有效地主动断抢,压制对方技术的优势而获取主动权;保护是为了更好地紧逼和控制空当。中前场逼迫式防守战术的如何实施
随着现代足球的发展,足球场上的竞争和对抗越来越激烈,经常关注高水平联赛的朋友们会发现,积极的拼抢再也不是后卫的专利,中前场队员经常参与防守,队伍的三条线组成了整个队伍的防守体系。中前场的积极防守不仅会为本方的后防线减少负担,同时也会给对方的防线造成严重的破坏。笔者作为一名前锋经常参与球队的中前场逼迫式防守,从中也总结了一些经验和教训,在文章中向大家进行介绍,希望对喜欢足球的朋友们,特别是喜欢踢中前场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首先,要有压倒性的气势,如果关注中超联赛的朋友们对大连实德队的朱挺一定不会陌生,同时他也是奥国队的主力球员,前国脚李明,大连实德队领队李明对他的评价是:“踢球及具有侵略性。”他在比赛中的积极防守的气势,经常会给对方的球员带来压力,即使自己抢不下来对方的皮球,也往往会使对方慌乱,从而导致对方失误,给队友的防守带来了很大的方便。笔者作为一名前锋对此深有体会,由于人数上的差距和空间的宽阔,一名前锋是很难将球从对手脚下抢来的,但是这种果断和气势一定会对方球员的心里产生影响,在着急出球的过程中产生失误。
其次,中前场的逼迫式防守一定要整体进行,对方之间协调一致,因为中前场的距离很大,而且对方队员的人数要多于自己,如果仅仅是一个、两个人在逼抢,对方可以轻松的将球倒开,跟不起不到阻止对方进攻的作用,只有整体协调的进行逼抢,在逼球队员将球逼出后,抢球队员在对方队员还没接好球后积极上抢,这样才能很好的起到破坏对方进攻的目的。
最后,在压缩对方防线的时候,要注意保持本队的队形,防守的目的除了断球之外,就是要压扁对方的防线,但是这个时候一定要注意同时也要保持自己的队形,三条线之间的距离要保持在10—15之间,且保持队员之间的纵深距离,以防本方逼抢失误后,对方快速通过本方的其他防线,直接给大门带来威胁。
11人制与9人制比赛的防守
吐血推荐-防守俗话说:"进攻是最好的防守"对于这句话,我无可否认,但是,自己感觉这句话并不是绝对,试想,如果没有防守队员积极的努力,我想进攻再厉害的球队或许也有后顾之忧罢,在这里,我也不想花太多的时间来讨论到底哪方面更重要,直接点名主题,现在,想跟大家讨论一下,后卫在防守当中到底起到什么作用,如何合理运用技术动作来减缓对方的进攻以及破坏对方的进攻.更甚者直接策动反击先拿我们队的情况说一下罢,我们在九人制的比赛当中所打的阵型是3-4-1,去掉前锋,左右前卫,前腰量力防守之外,就剩下三个后卫以及后腰进行防守,但后腰的主要的防守任务是进行战术防守,补防,以及指挥防守,这样子算来,实际的防守任务就落在三名后卫的身上,借于本队中场前后腰个人能力比较强,所以在进攻当中基本上不需要边后卫套边下底传中(特殊情况除外),所以,三名的后卫都应当是中卫,学名叫做:左中卫,右中卫,拖后中卫,通俗点理解就是在十一人制度的比赛当中3-5-2阵型的三名中卫的职责,下面我就具体的说明一下大家的职责范围:
一 防守基本篇:战位与职责
1 拖后中卫:顾名思义,站在队伍的最后方(守门员除外),视野最宽阔,场上情况了解最清楚的位置,防守中的最后一道屏障
位置适合人群:稳重,身体素质好,力量好,判断准确,头球好,补位意识好,具有霸
气
职责:指挥整条后方线的战位情况,必要时进行造越位战术,指挥盯人中卫的盯人力度,盯人中卫被突破后及时进行补位,以及指挥其他队友进行补位
跑动范围:在两名盯人中卫身后(特殊情况除外),左右横向跑动,范围不要跑出大禁区(特殊情况除外)
注意事项:切记不要自己盯人,自己前面必须有屏障,而且当自己给盯人中卫甲补位的时候,切记让离自己最近的盯人中卫乙给自己补位,盯人中卫乙必须要求离自己最近的边前卫乙给自己补位,依次类推(本文提到的"盯人中卫"即上文说的"左右中卫"),如果你被突破,或者观察本队防守破绽太大,请直接犯规(怎么犯,以及在什么地方犯就不用多说了罢,哈哈)
2 左右中卫(盯人中卫):因左右两名防守中卫队员的情况基本类似,只以盯人中卫说明之盯人中卫的意思就是,站在后腰之后,拖后中卫之前的两名实际性防守队员,是对方前锋最为头疼的防守队员(你试想,如果你在场上踢球,总有一名队员跟着你,感觉肯定不太好罢)
位置适合人群:身体素质好,力量好,判断准确,头球好,敢于拼抢,服从安排,善于盯人,好胜心强(被人过了不是就地歇菜,而是积极拼抢)
职责:紧盯对方的前锋,因为队伍不同,可能九人制比赛当中对方派出一名前锋的可能性比较高,所以,我们只需要一名能力强的盯人中卫盯住对方前锋,另一名盯人中卫协助拖后中卫,以及如果对方前腰与前锋平行的话,进行盯防
跑动范围:除了助攻,最好在拖后中卫身边跑动,三名后卫可以进行协防
注意事项:防守的时候尽量不要"一锤子买卖"尽量不要伸脚,而是厕身向自己身后划步移动,你的任务就是盯人,所以,不要让人过是最大的基本,防守原则就是"舍边保中",何谓"舍边保中"呢,就是说,如果对方队员可以向边路突破,但不能让他向中路突破,尽量逼迫其向边路突破,在就是防守当中一定要呼吁自己边的边前卫,后腰,前腰过来与您协防(对方快速反击除外,那就看你自己的能力了)
防守战术
防守战术是在比赛中为阻止对方的进攻和重新控球所采取的个人防守行动和集体配合的方法。足球比赛进攻与防守是对立的统一,相互制约,相互促进。这一对矛盾只有在激烈对抗中相互促进,才能形成利矛坚盾,攻守能力才能得到加强。忽视任何一方面,另一方面都不可能单独获得真正发展。在一场足球比赛中,双方要进行近300次攻守转换,约50%的进攻只有3次传球,说明激烈对抗的程度。积极防守孕育着进攻,丢球后立即就地抢截已成为现代足球运动最基本的特征。统计资料显示,前场夺球反击成功率为52.5%,中场为29.7%,后场为27.8%。稳固防守上的快速进攻已成为现代足球运动的战略指导思想。
一、防守战术原则
比赛中,本方失掉控球权的瞬间便转为防守。防守应遵循延缓、平衡、收缩、控制等原则。
(一)延缓
由攻转守最重要的是需要一定时间进行队形调整和布防。因此要求失球的瞬间即刻转为防守,失球队员和距球最近的队员立即反抢,力争把球夺回来或阻止、干扰对方的进攻,争取更多的时间回防,并组织有效的防守体系。
(二)平衡
在延缓对方进攻速度的同时,除个别牵制队员,其他队员必须尽快回撤到对手与本方球门之间的正确防守位置上,进行有效防守。在攻守人数对比上至少达到相等。最好在有球区域形成以多防少的安全稳固的局面。
(三)收缩
随着时间的推移,防线逐步撤回到罚球区附近。在争取到布防时间和攻守人数平衡的基础上,向门前漏斗区合理收缩防区,形成纵横交错,相互保护。补位的紧密防守队形。压退所有可能威胁球门的空间。
(四)控制
在射门的距离内对有球队员和插上接球或射门的队员,实施贴身紧逼限制其射、传、突、切的自由,对进攻队员、球、空间进行有效的控制,同时要避免鲁莽行为和不必要的犯规。
二、个人防守战术
个人防守战术是指为了控制对手所采用的个人战术行动。
个人战术行动体现着整体战术的特征。个人战术行动是整体战术的基础。
个人战术包括选位与盯人、断球、抢球、封堵等。
(一)选位与盯人 选位是指防守队员根据位置职责和临场情况,选择适当的防守位置。盯人是指在正确选位的基础上,对防守的对手实施监控或严密控制其进攻行动。
选位、盯人有以下要素:
(1)及时:选位要先于对手到位防守。(图3-4-1) http://courseware.ecnudec.com/zsb/zty/zty14/images/images127.gif
(2)原则:选位的基本原则是进攻队员、防守队员和本方球门中点三点成一线,并保持适当距离。
(3)兼顾:选位以盯人为主,同时兼顾球和空间的情况变化。
(4)队形:选位要组成纵横交错的三角和棱形网络队形。
(5)灵活:以多防少或以少防多时,要根据具体情况和任务目的灵活选位。
(6)盯人:在正确选位基础上,根据不同的场区和任务,对防守对手实施紧逼盯人或松动盯人
防守战术
(二)断球 断球是指将对方的传球从途中截下来或破坏掉的战术行动。断球是转守为攻最主动、最有效的战术行动。能在对方来不及反抢的状态下快速反击。1.断球的要素
(1)正确的判断:断球前要正确判断持球队员与接应队员,防持球队员与防接球队员相互的位置及意图预测传球的时间和路线。
(2)合理的位置:在正确选位的基础上,偏向有球一侧移动。并“松动”防守。
(3)恰当的时机:对方传出球的一刹那,先于接球对手直线快速括向传球路线,将球截断下来。
2.断球注意事项
(1)隐蔽断球意图:不要紧逼盯防接球队员,这样既可防止对方传切自己身后空当,又可诱使对方向自己身前的接球对手传球,陷进自己断球的圈套。
(2)顾全防守全局:断球前要分析攻防全局的态势,以少防多时,断球一定要慎重,一旦失误,将造成全局的被动。
(3)断球后反击:要抓住时机,发动快速反击。
(三)抢球 抢球是指将对方控运的球抢过来或破坏掉的战术行动。抢球是重要的个人战术,是个人防守能力的重要标志。
1.抢球要素
(1)正确的站位:抢球首先要选择持球人与球门中点之间站位,这是对方运球突破必由之路。对方运球向两侧扯动时,即为抢球创造了有利条件。
(2)合理的距离:通过移动与持球对手保持一步内的距离是抢球最适宜的距离。
(3)准确的时机:在对手接控球未稳或控运球两个触球动作之间的时机,将球抢下来或破坏掉。
2.抢球注意的事项
(1)抢球首先要站稳,不要受对方假动作的迷惑,盲目出脚而被对方突破。
(2)抢球可主动采用向一侧假抢,诱使对方向另一侧运球而实施真抢。
(3)抓住时机,抢球动作要勇猛,既抢球又卡位。
(4)抢球后衔接动作要快,及时控球发动进攻。
(5)如果论球不成功,要快速转身及时换位回防。
(四)封堵 封堵是指防守队员用身体某一部位挡住对方的传球或射门的战术行动。封堵分为正面封堵和侧面封堵。
1.正面封堵
正面封堵是指对方射门时,及时迎上去,正面用身体封堵住射门角度,正面封堵要及时、准确、勇猛。
2.侧面封堵
侧面封堵是指对方从边路突破下底时,防守队员快速回追奔跑中与运球对手形成同步位移状态,当对手传中时及时同步封堵住传中球
(五)个人防守战术的要求 (1)密切注意刚刚传球的对手,丝毫不能松懈对其防守。传球后立即跑位的对手往往是最危险的对手,特别是在本方后场更应加倍防范。
(2)在攻守快速、频繁转换中,不断调整选位时,要注意与周围同伴保持合理距离和严密的队形。
(3)向前抢截与补位时,应先考虑自己身后是否会出现空当,被对方利用。
(4)在禁区附近应注意:要安全第一,站稳位置,切忌盲目乱抢,被对方突破。对方射门时,要奋不顾身,坚决封堵,绝不可躲闪,使守门员陷入无法观察来不及移动的被动局面。
(5)切忌鲁莽行为和轻率犯规,尤其在对方攻至本方腹地时要头脑清楚,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和动作。
(6)注意控制比赛的节奏,合理分配体能,不使体能过早、过快消耗掉
防守战术
局部防守战术局部防守战术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防守队员之间的配合方法。它是集体防守战术的基础,基本配合形成有:保护、补位和围抢。
(一)保护 保护是指在逼抢持球对手的同伴身后,选择适当位置协防并阻止对方突破的战术配合行动。
保护队员给予防持球队员同伴心理上的支持,使其无后顾之忧全力以赴紧逼对手。一旦被持球队员突破,保护队员可及时补防堵住进攻路线或夺回控球权,如同伴夺回控球权,保护队员可及时接应发动进攻。
在运用保护战术时有以下要求。
(1)保护队员与逼抢队员的距离,根据不同场区应有所不同:后场3~5m;中前场4~8 m。根据持球队员的不同特点也应有所变化,对技术型队员距离应近些,对速度型队员距离应稍远些。保护的距离是动态变化的,例如在后场保护距离一般应3~5m,而保护队员在观察判断同伴与对方持球队员的争夺时不断调整位置,当对方突破同伴防守的一刹那,保护队员应处在伸脚就能将球夺过来的距离和位置。
(2)保护队员与逼抢队员的角度一般应选位45度角,偏向球的一侧。另外要根据临场具体情况随时调整角度,如果同伴堵内放外,保护队员选位角度偏向外线。如果同伴堵外放内保护队员选位角度应偏向内侧。配合同伴形成夹击之势。
(3)保护队员选位时还应考虑双方人数的对比。二防一时,全力保护、夹击。二防二时,既要保护同伴防突破,又要兼顾自己应盯防的对方接应队员。二防三时,主要是延缓对方进攻速度,争取其他队员的回防时间。当对方射门时要坚决封堵。
(4)保护队员还要通过语言指挥同伴抢截和选位,同时让同伴知道自己的保护位置,使防守配合更加协调、有效
(二)补位 补位是指防守队员弥补同伴在防守中出现漏洞时所采取的相互协助的战术配合。
在比赛中,通过同伴间的相互补位,可以有效地遏制和破坏对方的进攻行动,变被动为主动。
1.补位形式
(1)弥补插上的卫线队员的防守空位。当前卫或后卫队员插上进攻退守不及时,临近的队员应暂时弥补他的空位,以防对方利用这一空当进行快速反击。(图3-4-3) http://courseware.ecnudec.com/zsb/zty/zty14/images/images129.gif
(2)相互补位。当同伴被突破后,保护队员要及时补位防守,将球夺回来或阻断其进攻路线。被突破的队员应立即后撤选择适当位置转化为保护队员。(图3-4-4) http://courseware.ecnudec.com/zsb/zty/zty14/images/images130.gif
(3)守门员出击时,后卫队员要及时回撤到球门线附近选位弥补守门员的位置,防止守门员出击失误,对方突然射空门。
2.注意事项
(1)防守队员能追上自己的对手时,一般不要交换防守和进行补位。
(2)需要补位时,以邻近位置的两名队员之间进行相互补位,尽量避免牵动更多的防守队员交换位置,以免打乱防守队形。
(3)要保持罚球区及附近的危险区域不出现空当。
(三)围抢 围抢是指在特定场区,两个以上的防守队员突然、快速、有效地多方位夹击对方控球队员,把球抢夺回来或破坏的战术配合。
围抢战术是防守中局部的进攻,被动中争取主动的积极行动。
1.围枪战术运用
(1)在围抢局部地点守方人数占有优势,而且距离较近,思想统一应果断围抢。
(2)被围抢的队员尚未控制好球时,他附近又没有接应队员和传球路线时应及时围抢。
(3)一般应在边、角场区,对方身体方向和观察角度较差时或在守方门前接球、运球、射门时,应坚决围抢封堵。
2.围抢应注意事项
(1)务求围抢成功,不可疏漏,一旦突破会在其他区域形成以多攻少的被动局面。
(2)围抢时应贴身逼抢,但切不可犯规,特别是在门前,一旦犯规被罚点球将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防守战术
四、整体防守战术整体防守战术是指全民所采取的防守战术。
整体防守战术按形式分为区域盯人防守、人盯人防守和混合盯人防守。按打法分为向前逼压式打法,层次回撤式打法和快速密集式打法。
(一)防守战术类型 1.区域盯人防守
由攻转守时,根据场上位置的分布和职责分工,每个防守队员负责防守一定区域,当对方某一队员跑入该区时,就负责盯防,离开这个区域,就不再跟踪盯防。这种防守战术较为节省体力,能防守住进人本防区的进攻队员。但是,对方可以任意交叉换位,容易造成局部地区以少防多的被动局面,并在邻近位置的结合部还容易出现漏洞。因此,目前在比赛中已很少采用这种防守方法。
2.人盯人防守
人盯人防守是每个防守人各自都有明确的防守对象,对手跑到哪都要紧跟盯防到哪。人盯人防守分为全场人盯人,半场人盯人和后场人盯人防守。
人盯人防守分工明确,责任具体,盯防效果好。但体能消耗大,防守队形、防线容易被拉乱,一旦突破,不易弥补。因此,目前比赛很少单纯采用人盯人防守方法。
3.混合盯人防守
混合盯人防守是盯人防守与区域防守相结合的防守方法。在目前比赛中常常采用的。它集中了盯人防守和区域防守的优点。对对方中场组织队员和前场攻击队员进行人盯人冻结防守,其他队员采取区域盯人防守。根据临场情况既盯人抢球又保护补位形成纵横交错的防守队形。
(二)常用防守打法
1.向前逼压式打法 向前逼压式打法是指丢失控球权后,不是回撤消极防守,而是立即对球。对空间进行逼压,降低进攻速度,迫使对手犯错误,将球破坏和夺回来。
一场足球比赛双方攻守转换近300次,只有15%~20%是死球转让,80%~85%是经过激烈争夺而获得控球权。52.5%的进球来自前场重新夺球,29.7%来自中场重新夺球。另外前场夺球进球可能性是后场的7倍。向前逼压式打法及时将球夺回来,组织二次进攻,是对方防守思想最麻痹,防守行动最迟缓、最脆弱的时刻,反攻的成功率也最高。
(1)向前逼压式打法的要求:
①全队要有较高的全攻全守的战术意识。攻与守的标志就是控球权,有球即攻,无球即守。特别是由攻转守时,中、前场队员在体能消耗很大的情况下,立即就地逼抢,必须具备全攻全守的战略意识。
②保持紧密队形。本队进攻时,前卫、后卫及时压上,是逼压式打法的基位置,防止守门员出击失误,对方突然射空门。(图3-4-5) http://courseware.ecnudec.com/zsb/zty/zty14/images/images131.gif
③具备良好的体能和顽强的意志品质。特别是速度耐力更重要,能在攻守快速、频繁的转换中全身心投入攻守活动的全过程。
④在狭小时空区域内,在激烈对抗时,有较强的控球能力,不然即使夺回球权,也会得而复失。
(2)向前通压式打法的关键因素:
①贴身逼抢对方控球队员,离球最近的队员要立即扑向控球队员,逼上去要快,但贴身要慎重,要抓住时机,防止被突破。要贴身逼压控制他,不给地观察、思维的时间和条件,迫使其主动进攻变为低头被动控运球或向回传球。而且要在保护、协同的同伴配合下,控制他的运球和传球方向,进而共同将球夺回来。
②紧盯接应队员。离控球队员附近的接应队员一定要紧盯逼压,首先要封掉传球路线,如果控制对方的能力有余,也可做出松动防守的假象,诱使持球队员传球,然后快速将球断下来。
③逼压时间和空间。丢失控球权后,前锋队员要立即回防。后卫队员要全线向前逼压。全队要尽力构成一个紧密的逼压整体。前锋就地逼抢,并封堵回传给自由人和守门员的路线。前卫积极跑动选位,在有球区域形成人数优势和以多防少的有利局面,后卫要尽量压缩纵深空间,控制对方活动的时间、空间,即使对方反击,也可用制造越位战术瓦解对方进攻。守门员也要前压,弥补后卫身后的空当,起到清道夫的作用。
(3)逼压的时机和场区:
①对方善打防守反击和进攻节奏快时;
②对方中场控球能力和组织能力较强时;
③在对方半场只要有条件有可能就大胆逼压;
④对方反击思想不统一,行动不积极时;
⑤对方回传和全线回撤时;
⑥局部地区形成围抢时,全队立即实施通压,并力争使防守转为进攻。
2.层次回撤式打法 层次回撤打法是指丢失控球权后,有组织、有层次地回撤,形成纵横交错的防守网络队形和体系。
层次回撤打法既不同于消极回撤防守,又不同于向前逼压打法。而是分层次、有步骤、有组织的防守打法,第一层次是在丢球后离球最近队员立即逼抢,附近队员堵截传球路线。延缓进攻,争取时间。第二层次是其他队员思想统一,迅速回位。既要选位盯人,又要以球为中心,按场区分主次,组成相互支持保护的三角纵深防守队形和体系,控制对方,控制空间。第三层次是在稳固防守基础上,变被动防守为主动争夺球权,变防守为进攻。
3.快速密集式打法 快速密集式打法是指丢失控球权后除个别队员延缓进攻外,其他队员快速撤至本方罚球区附近密集设防的打法。快速密集式打法的要求如下:
(1)弱队根据比赛的任务,要求不输球,少输球或保住先进球的战果,可采用快速密集式防守打法。
(2)快速密集式打法要求全队思想、行动统一,心理稳定,有耐心、有信心,在对方连续不断进攻中,不松懈、不畏惧。要使对方产生急躁和麻痹情绪。
(3)丢失控球权后,离球最近的队员立即逼抢、延缓进攻,争取回防时间。其他队员迅速回位,并尽快收缩到本方罚球区附近布置9~10名防守队员,最大限度压缩罚球区至球门间的空间,使球的运动保持在防线的前方。
(4)防守中不采取主动逼抢行动,主要是诱使、等待对方失误。
(5)要有专人盯防、封堵对方远射或插上直接射门的队员。
(6)一旦夺回控球权后,尽量打长传反击,切不可运球、短传和横传、回传。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