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加分者多来自权势家庭,教育公平何在
据5月15日《中国青年报》报道,绍兴一中2009年参加航海模型加分测试的19名考生中,13名考生的家长分别是越城区副区长、市建行行长、市财政局副局长、市交警支队科长、市教育局科长、绍兴一中党委书记、绍兴一中分校党委书记、绍兴一中分校副校长、古越龙山股份公司董事、绍兴汽运集团公司副总、昌安实验学校校长等,其余6名都是教师子女。相关新闻:浙江高考航模加分者被指多来自权势家庭
从这13名高考加分者的家庭背景中,我们不难发现他们多数是权势家庭。这就不免让人产生质疑:难道这些高考加分者的加分权都是靠自己的真实能力取得的吗?我想,很少会有人相信,大多数人更愿意相信是他们的父母依靠权势而获得的。人们不禁要问:高考加分者多数来自权势家庭,教育公平何在?由此,人们也不得不对当前各种中考、高考加分政策产生质疑:当前的各种加分政策还有多少是公平的?还有多少不合理的加分政策需要规范,甚至要取消?
近年来,中考、高考加分政策花样不断翻新——独生子女、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少数民族、奥赛获奖者……这些学生都能在中考、高考中加分。不可否认,这些加分政策的初衷都是好的,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执行起来多数都走了样。由于高考牵涉到千家万户子女的前途和命运,在考生“千军万马”争过高考这一“独木桥”的情况下,那些权势家庭就把目标瞄上了高考加分政策。
一些有权有势家长就会不惜一切手段,动用各种社会关系和金钱为子女获得加分特权。可是,那些老百姓的子女靠什么能取得加分权?靠权势肯定不行,只能靠自己的能力。然而,现实中他们靠自己的能力也很难取得加分权。因为,有些加分名额多数被权势家庭子女占去了。于是,加分政策成了某些权势贵族子女通向大学的一条“捷径”,这就人为地制造了不公。
正如一位徐姓的考生家长所说,高考加20分足以把一个人带到“天上”,把另一批人打入“地狱”,自己的孩子今年参加高考没有加分,能有机会参加这些活动都是城里有钱有关系人家的孩子。高考还没有开始,一些有权势人家的孩子20分已顺利拿到手,这显然是不公平的。
同时,一些高考加分政策也成了某些机构敛财的工具——温州地区有无线电竞赛项目,只要花钱就可以轻易得奖。慈溪市一些考生在无线电测向比赛中得到一二名的成绩是虚假的,这些同学从未参加过此类比赛,也缺乏相应的能力与特长,却能依靠权势和金钱而享受到高考加分政策。
由此可见,当前中考、高考加分政策不断泛滥,这主要源于加分政策缺少严格的监督机制,这就为权势贵族提供了腐败的温床、破坏了教育的公平。笔者建议,教育主管部门能尽快叫停各种不合理、不规范的中考、高考加分政策,别再让不合理的加分政策践踏教育公平了!
(责任编辑:熊旭(实习)) 现在的加分,越来越失去了原有的作用。 早已变味了 比如少数民族加分中的“满族”,他跟汉族有区别吗?
我92年小学毕业,那年市三好保送上市重点中学,这是后来我才知道的,因为当年市三好被我们年级那个女生获得,她妈妈是本校老师,而且三好学生还有“市三好”一说,是我上了中学才知道的,小学时候都没投票评选!!!
我98年中学毕业,那年市优干加分20分好像,要不就是十分,别的荣誉只是降分录取,优干是净加分,呵呵。当时我们只是投票了市三好,市优干获得者是我大一时候才知道的
那时候也没有网络什么的,只要老师不说,学生知道个啥?
中国这点事
引用第4楼我想劫个色于05-17-2009 17:33发表的:
我92年小学毕业,那年市三好保送上市重点中学,这是后来我才知道的,因为当年市三好被我们年级那个女生获得,她妈妈是本校老师,而且三好学生还有“市三好”一说,是我上了中学才知道的,小学时候都没投票评选!!!
我98年中学毕业,那年市优干加分20分好像,要不就是十分,别的荣誉只是降分录取,优干是净加分,呵呵。当时我们只是投票了市三好,市优干获得者是我大一时候才知道的
那时候也没有网络什么的,只要老师不说,学生知道个啥?
中国这点事
.......
我和你的感受是一样的。我上学时也没听说过三好生加分,也不知道三好生是谁。升学之后才听同学说谁谁谁是三好生加分后考上的。我的天哪!他要是够三好生的条件,那全年级得有一半人够了! 及早取消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