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翔的鹰 发表于 2009-5-18 21:17:36

仁义善良者寿

[文 / 带雨的云]
 孔夫子说“智者乐,仁者寿”“智者不惑,仁者不忧”。有人怀疑。真的智者乐、仁者寿,真的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吗?不见得,恰恰就有不仁不义者比仁义善良者的寿命还长,恰恰就有不仁不义者比仁义善良者更是无惑无忧又无虑无愁。
  有人家是这样分析的:捞了高地位捞了很多钱,日子很好过,他们惑什么忧什么呢?营养好,生活质量高,医疗条件优越,不必为衣食住行发愁担忧,为孩子的前途焦虑,养尊处优当然寿命就长了。
  还有人又是这样捉摸的:仁者智者脑袋清醒、心慈手软,不做伤天害理的事,爬不上去也赚不到许多钱,当然就天天为油盐柴米焦虑,为老爹老妈治病担忧,为孩子上学发愁,这样的生活质量能不早就满脸褶子、白发满头吗,如此操心操肺能快乐长寿吗?
  有人会证明害人者命短,某人突然不明不白死去,某人碰上车祸,有人得了不治之症,有人被病魔痛和痒折磨,还有人被吃得进拉不出来折腾得哇哇叫,又有人心中有鬼、有愧,或者担心受怕而突然“翘辫子”。
  究竟智者快乐的多还是不智者快乐的多呢?究竟仁义者寿命长的多还是不仁不义者寿命长的多呢?没有统计数字。只是自古以来是这样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没害过人、掠夺过人,日子虽然拮据,要为衣食住行和柴米油盐发愁,然而不亏欠人家的,过日子心安理得,不用白天提心吊胆夜里担惊受怕,不怕“鬼敲门”不怕人敲门,不怕有人捅一刀。这不正符合“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的说法吗?
  害过人,掠夺过人,敲诈勒索过人的人不可能心态平衡,不可能不坐卧不宁。今天怕“屈死鬼”索命,明天怕受害者缠身,或者怕突然挨上一刀一锤。这不正是印证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的说法吗?
  古人主张“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中庸就是对人光明正大、不偏不倚。这样用不着担惊受怕,有什么不好的呢?
  有人反对明哲保身。明哲就是明理。何必要把明理的人改造得不明理,把本分善良的人改造成邪恶与爱瞎批乱斗别人的人呢。
  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的说法深入人心呵。有一职工提个包进某领导家,他的工资名额被这领导做了人情。那领导想到自己曾经“积不善”而心虚,怕遭“必有余殃”,怕那人要与他同归于尽,于是战战兢兢的答应把加工资的名额还给他。其实那人的包里只是一颗菠萝。可见心亏的人一旦有个风吹草动就害怕“余殃”。
  否定了“中庸之道”便要“一边倒”,既然一边倒就难胸怀坦荡、平等待人,小日子春风得意,却成了天天提心吊胆的“积不善之家”。
  道理很明白,被坑害掠夺得没钱吃饭没屋住的人,必定是会念念不忘、耿耿于怀,甚至还有视死如归者。他们遭了恶人陷害,受了冤枉吃了苦头,除非得了精神病,否则是一定会念念忘记的,一定是会脑筋、想办法、寻机会、琢磨主意以牙还牙的。恶人明白这是天理人情,能吃得舒心睡得踏实吗?
  古人主张“固原守本”“不为外物所动”,看来坚守善良是好事,应能长寿。守住了善良的本性就不用时时刻刻提心吊胆、战战兢兢,头发一定会白得慢些,褶子一定会少一些。
  “智者乐,仁者寿”“智者不惑,仁者不忧”的说法是对的,不是迷信。仔细看是善良者自己“保佑”了自己,害人者也是自己害了自己。比如有人说“吃多了冤枉会遭上天报应”,不一定是上天报应,还是自己报自己,稀里糊涂来的钱不心疼,肆无忌惮的吃喝玩乐才惹来了这个病那个病,岂不是自己害自己。
  古话说“人若无德几与禽兽虫豸同类”。哎哟哟,“与禽兽虫豸同类”的活着,话说得也太有分量了。
  禽兽虫豸的生存规律是弱肉强食、残害同类,没有文化缺乏教育嘛。做人是大福大幸,做了人,又识字,又有文化,又接受了教育,还和禽兽虫豸一样地弱肉强食、残害同类,这样活着对得起尊严的人的称号吗?
  街巷的婆婆妈妈们常有这样的的口头语:“做了坏事会打短命”。即便做了坏事不“打短命”,做人总不能和禽兽虫豸同流合污吧。
  任自己放纵就是效仿禽兽虫豸,无论怎样的高高在上,怎样的威风凛凛,也与禽兽无异。我有个奇异的想法,这样的人也不必置之于死地,浪费一颗“花生米”,来个咎由自取,放个生,送与禽兽虫豸一同过日子!
  人与动物的区别有人认为是从使用生产工具开始,有人又说是从有了语言文字开始,还有人认为是从有了思想感情开始算,众说纷纭。我支持纯概念的人应当从渐渐摆脱残害同类开始算,从摆脱兽性开始算,从有一颗仁义之心开始算。“人之初,性本善”这个“初”就是从有一颗仁义之心开始算的。
  人人内心都蕴藏着天然的人性与善性,生命和生活逼迫着他们争斗拼搏,走上你死我活道路。做人是一种幸运,既然做了人就该对得起这称号,保持仁义善良,何必倒退回弱肉强食的禽兽虫豸呵。
  老子说“天道无亲,恒与善人。”善良是人性中最温馨、最美丽、最动人的境界呵,如果连最起码的良心都没了还谈什么境界、平和、道德、爱心、情感。
  人不应有贵贱高低之分,只应有善恶之别。世间有“恭在貌,敬在心”,也有“貌恭而心不敬”。做一个仁义善良的人,有道德的人,便不会被人貌恭而心不敬,更不会被貌恭而心鄙。
  浮躁年代里人与人之间往往缺乏真诚,迫于权势不得不貌恭而心鄙,表面一套肚子里一套,甚至打落了门牙齿和着血往肚子里吞。要看清这一点,不要看到有人点头哈腰便趾高气扬、得意忘形。
  做轻轻松松的人,不要在乎地位高低,金钱多少,名声大小。做个智者、仁者、乐者、寿者、不惑者、不忧者,被别人貌恭心也敬者。有人为讨好其它什么目的而昧良心,胡言乱语、咋咋呼呼,不是神经病而胜似神经病,如果乱说别人是神经病,就更加是神经病。

飞翔的鹰 发表于 2009-5-18 21:19:22

人在世间是需要行善积德,我很赞成——仁义善良者寿。

蓝精灵 发表于 2009-5-18 21:23:43

仁义善良者寿

管儿 发表于 2009-5-18 21:31:18

我喜欢轻轻松松做人

盗版爱情 发表于 2009-5-18 21:58:04

赞同!

飞翔的鹰 发表于 2009-5-19 08:42:23

好人一生平安!

洗涤心灵的雨 发表于 2009-5-19 09:53:50

我很赞成——仁义善良者寿。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仁义善良者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