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翔的鹰 发表于 2009-6-8 21:12:20

我们为什么会如此悼念罗京?

[文 / 爱之魇] 2009-6-8
罗京逝世了。第一感觉是震惊,第二感觉还是震惊,正喝在嘴里的水,差点喷出来呛着。为什么我们对罗京逝世这个关注?

罗京,代表了一个时代,这个社会,个人多元化的价值观越来越被提倡。能被全中国人,乃至全球华人,全球会讲中文的人都熟知的“明星脸”,屈指可数。
而新闻联播的几位主播,因为他们工作的特殊性,几十年如一日,长期出现在中央电视台收视率最高的新闻联播里,就像一位网友评论的“从小看罗京播的节目长大的”。罗京,陪伴我们走过了几十年的风风雨雨,春夏秋冬。
在互联网在中国高速发展、普及之前,全国人民都在一个资讯饥渴的年代里,随着改革开放春风的吹拂,人们对身边的新人新事,对这个国家日新月异的变化,对世界各地了解愿望越来越强烈。
新闻联播,在没有互联网的时代,就是集中报道中国、世界大事,最权威的窗口。在我80、90年代呆过的不同城市里,基本上亲朋好友们晚上7点都会准时坐在餐桌前,边吃晚饭边看新闻联播,看罗京。这个声音浑厚,字正腔圆的大帅哥,代表了一个时代,一个新闻联播创造收视率奇迹的时代。他的明星效应,应运而生,被时代呼喊而来。
即使现在,互联网在中国告诉发展普及了,罗京和他代表的新闻联播,也是这个时代最熟悉、最常看的节目之一。

罗京,代表了一种集体回忆
回忆,总是美好的。罗京最红,新闻联播收视率最高的时候,也是生活相对简单的时候,物质上的确比较贫乏,但回忆不会因为贫乏的物质生活就枯燥。想起一些回忆的碎片:
在我们最迷恋罗京的那个时代,没有丰富的资讯,所以我们吃完晚饭会邻居几家聚在一起,聊见闻说八卦,不会老死不相往来。
在我们最迷恋罗京的那个时代,没有KTV,没有夜总会,没有刷夜这个词,看一场电影是全家集体出动很隆重的享受。
在我们最迷恋罗京的那个时代,姑娘和小伙子见了面还会害羞,**这个词还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我们的性观念还很保守,小三,性病小广告,二奶,还不知道是啥意思。
在我们最迷恋罗京的那个时代,没有网游,没有动辄成百上千元的高级玩具,几个玻璃球,一把小纸片,甚至一堆沙子或者几个蚂蚁窝,都可以让一个院子的孩子高高兴兴的玩上一天。

罗京,代表了一种对事业的忠诚
马尔蒂尼,今年要退役了,这位AC米兰俱乐部的老队长,从1985年第一次出场到今天,一直为一家球队踢了20多年,近千场比赛。在球员为了更高的薪水频繁跳槽的今天,他是一个奇迹,一个活化石。
罗京,今天退役了,从他1983年走上新闻联播的舞台,一直到他离开这个挚爱的人生伴侣,也是20多年。同样的,这些年随着市场经济的活跃,在央视这个大舞台,有些成名的主持人走穴,有的跳槽,有的参加各种商业活动,种种被媒体报道的事件里,没见到过罗京的名字。
他总是准时在7点和我们见面,他似乎只属于新闻联播,直属于他那半个多小时。他总是很低调,外面纷繁复杂的世界,世上光怪陆离的诱惑,似乎和他绝缘了。

幸福的所在 发表于 2009-6-8 21:13:15

真的很可惜,也很惋惜!
一路走好

管儿 发表于 2009-6-8 22:42:33

祝福它一路平安,好好走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我们为什么会如此悼念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