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晓生 发表于 2009-6-21 11:41:58

快乐种种(陈维义)

             快 乐 种 种
                陈维义
  一位远方的朋友打来电话,问我近况怎样,工作还顺利吧,生活还快乐吗!我说还算行,说不上很充实,只是一天忙忙碌碌,到也未觉得太虚空。当问及他的情况时,他叹了口气说:刚离婚不久,心绪很乱。接着便向我诉说了事件的前因后果。我不知道该怎样安慰他,自然少不了要说上几句不得要领的话。后来想到我的劝慰也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把烦恼倾诉了出来。于是我在心里默祝这位友人早日走出阴霾,重新去感受生活的斑斓。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阳圆缺。人生又有多少事遂己心愿呢?!佛教有云:生、老、病、死,四苦也。叔本华的生命哲学更趋于悲观,视人生为苦海。我不怀疑这些教义学说真实性的一面,否则也不会令那么多人痴迷信服。相反,我更欣赏佛学中摒却烦恼、圆业乐施的宗旨及叔本华晚年的《人生的智慧》读本,在他看来,人生的快乐(或者说没有痛苦)都是属于精神上的东西,是否快乐不在于物质如何充足,而在于思想是否丰富。尼采也有类似的言论:幸福是什么?一曲悠扬的笛声。人生的幸与不幸、乐与不乐在很大程度上竟由心象使然,是一种很主观的东西。由是我想起了应该享受人生快乐的另类理由。
丑女的快乐
  一位很丑的姑娘,因生来相貌奇丑而被狠心的父母弃之沟壑,幸被一对善良的夫妇捡到,从此,他们视如己出,百般疼爱。丑女一天天长大,而性情愈加暴躁,常无端大动肝火,抱怨父母为什么把她生得如此丑陋,为什么还要养育她,让她活受煎熬!夫妇俩面露窘色,只好善言相劝。到了出嫁的年龄,丑女因其丑而无人愿娶,这令年岁已大的养父母心急如焚。丑女的脾气越来越大,对二老时常给以颜色,动辄口出恶言。贫病交加的生活让老夫妇俩相继病倒,在弥留之际,他们告诉了她实情,并说他们早已视她为亲生女儿,感谢她这么多年来带给他们的快乐,最后希望她能够善待自己……丑女感觉如坠冰谷,如被芒刺,万分愧疚。她悲痛欲绝,后悔自己在二老生前未能尽孝道,反而屡屡使性子、耍脾气,令他们心寒;痛恨自己不明事理,执着一念,而致自吞苦果。回想以往的岁月,自己整日沉浸在苦恼之中,又得到了什么呢?这样下去又会有什么结果呢?难道自己就该是一颗苦果吗?不!要改变自己,要改变命运!从此她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善待生活,也善待着自己。丑女的脸上开始泛着光彩,她以一双勤劳的手编织着五彩的梦,以一颗善良的心感召着周围的人们。最后她终于赢得了人们的理解与尊重,并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幸福。
  天生丑陋,非己之过,奈何自怨自艾?天降我才,必派用场,奈何自卑自贱?昔三国襄阳人士庞统,模样丑陋,却胸怀治国安邦之略;蜀中奇士张松,其貌不扬,却有过目不忘之才;朱元璋相貌奇异,却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的大明王朝;今人马云,IT界精英,阿里巴巴总裁,却身材矮小,貌不惊人;雨果笔下的巴黎圣母院敲钟人卡西莫多,奇丑无比,却有着一颗纯洁善良的心。丑非罪过,亦非命运。丑不是卑贱的刻痕,也不是避世的理由,更不能成为无所作为的遁词。丑者重视后天之修为,便能丑出一份金品来,丑出一份才学来,丑出一份个性来。 我认识一位丑女孩,性格却很开朗,她好像完全忘记了自己的长相丑陋,笑起来那样天真烂漫。这种灿烂之笑像快乐的因子,迅速地传遍可以感觉到它的每个人,大家因被感染而心生快意,脸上闪烁着快乐的彩光。我心里在想她是一个多么富有个性的女孩啊!她笑的时候让人们忘记了她的丑,反而觉得异样的美丽。
  美不是天生丽质者的专利,快乐的感觉不能为靓男倩女所独享;相貌丑陋者因先天不足,缺少可以仰仗的资本,所以需要快乐甚于常人。学习用快乐驱走身上的痛苦魔咒,学会用笑声荡涤他人的世俗目光。
平凡着,快乐着
  一位青年朋友向我诉说自己很苦恼,生活太单调乏味,他已经好久体验不到那种成功的感觉了,心头充塞的只是失落与痛苦。他觉得自己毫无用处,被人控制着,像是被灌了迷药。他不止一次地问自己:为什么别人都比自己优秀?为什么自己身无长物?为什么自己受了欺侮却无力反抗?一种深深的歉疚感萦绕在心头,他觉得自己愧做男人,于内对不住父母妻小,于外无颜直面好友亲朋!平庸,太平庸了!……我很理解这位青年此刻的心情,因为自己也年轻过,也体验过凡此种种的悲壮情怀。不过,平庸不足取,沾有太多的世俗气,亦有懒散堕落之嫌。还是平凡吧,所谓“平平凡凡才是真”。在平凡中活出真我,在平凡中享有生命,在平凡中创造价值,做一个快乐的平凡人不正是我们许多人的追求吗?至于与人比较的做法我一向持有异议,不知有多少人的雄心壮志在与他人的盲目比较中泯灭?也不知又有多少人的平和心态在这种比较中失去宁静?还有多少人变得心浮气躁铤而走险,要么借酒消愁滑向坠落?失去人生坐标的比较就会成为快乐生活的负累,不切实际的攀比就会给幸福生活带来毁灭。应当坦言,人的资质有差异,能力有大小,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遗憾的是这种差异在人们的想象中被夸大了,而获得成功的其他要素却被忽略了。
  成功因人而异,因事不同。一个聋哑儿在经年的训练下,喊出了第一声“妈妈”这何尝不令人惊喜!一个智障儿经多年的学习,终于学会了穿鞋,谁又说不是个进步!当然我们都是正常人,按数学上的正态分布属于中间95%的范畴,我们虽比不上优秀者的才华出众,却有着自己的独到的潜质,只要善加挖掘,定会找到属于我们自己的金矿,拓展出自己的那片蓝天。记得有句话说得好:成功不等于出类拔萃,而是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做到最好。尽心力就是成功,扪心自问,做事情我们尽到心力了吗?回答若是肯定的,那还有什么遗憾的呢?
  A君就职于某市政府机关,已届不惑之年的他,性情随和,处世达观。在参加工作之初,考虑到自己的工作性质和特殊环境,也曾有过求取功名的想法,并为此打拼了好几年。后来他发现自己这样做很苦,处关系已让他心衰神疲,哪里还顾得上自己的专业和爱好,搞得整日心绪不宁,食不甘味,夜不安寝,烦躁异常。而这种负性情绪不经意间带回家里,结果又殃及家庭,夫妻拌嘴、争吵,感情出现裂痕,婚姻亮起红灯。夫妻情感纠葛反又影响到工作,形成恶性循环,令他几近崩溃。这迫使他不得不对自己及现状作出反思:自己以前的作为真的有价值吗?为什么不能选择一种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为什么不能弃虚荣如弊履?在人的一生中什么才是最重要的?A君经过一番心灵的叩问审思,终于选择了自己,选择了生命的本原,选择了真实与自然。现在A君轻装上阵,快乐似神仙,工作之余,做着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读读书,看看报,高兴了写点什么;下下棋,上上网,兴致来了画上两笔;跑跑步,爬爬山,舒畅了呕歌一曲。当朋友问及他的情况时,他坦然一笑:职位政府一职员,月薪一千多人民币,吃穿不用愁,没有居华屋乘香车出入星级场所的欲求,食国家俸禄,尽份内职责,如此而已。言下并无窘态,今天如A君这样活得洒脱简单的人实在不多见!
  平凡有着一份责任,一种信念,一样执着,感觉真切,来得自然。平凡之乐属人民大众,真诚、淳朴、温馨,乐之真趣也,何乐而不为!
单纯与快乐
  我时常惊讶这世界变得如此之快,物质之丰富足以让感官疲劳,而被远抛在后面的精神就像小脚妇人,娇羞带喘,步履蹒跚。人们难以抵御这强大的冲击,如风中摇曳的纸人,雨中强撑的泥胎。物欲横流,人心不古。你不是经常看到一张张老气横秋的脸、一副副麻木不仁的表情和一双双吊诡莫测的眼睛吗?他们在想什么?他们为什么如此不可捉摸?如此复杂?!你可能怪起自己的不经世来了,怎么一不留神就开罪了人?一句错话就毁掉了多年的友谊?不经意间就被冷落旁置?难道人与人的关系竟这样脆若薄冰,单如蝉翼?!于是喟然长叹:做人难,难于上青天!于我辈四肢发达头脑简单者尤难!
  许多人想回归单纯,可多年的积习和已形成的生活方式让他们走上了不归路,这何尝不是一种悲哀!你若单纯,大可不必因自己不够复杂而心怀缺憾;你若直率,又何须为自己不够圆通而自寻烦恼。单纯的心与青山绿水一脉相连,纯洁的情与真善美并驾齐驱。孩子的眼光是单纯的;单纯的眼光是直射的、透明的。它舍去了旁枝末节,穿透了迷雾重重,而直达事物的本真。因为单纯,心地澄明,容不下一粒灰尘;因为单纯,城府大开,没有一偶阴晦;因为单纯,情义真切,来不得半点虚假。
  不知什么时候单纯的心受这污浊空气的浸染而变得不再单纯,单纯在与诡异诈术的交锋中败下阵来,从此单纯掺杂进了虚伪、欲望与仇恨,罩上了保护自己的面具。单纯剩下的只是作秀,做出来的单纯就像老女人撒娇扮嫩一样令人作呕。单纯走了,留下的是私欲、狡诈与仇视,而一个充满恨意和私欲的心又怎么能快乐呢?!
  留有一份单纯是人生的福祗,生活中有单纯相伴是一大乐事。留驻单纯不等于拒绝成熟,只是在成熟中莫忘记你心中的那份单纯。
  快乐种种
  白雪公主最后怎么样了?小红帽真的被大灰狼吃掉了吗?孩子们完全沉浸在那美妙的童话世界里,他们的心充满了不着边际的想象,生活是快乐无涯的。这令我们成人常发生痴想:要是能再做一次孩子该多好啊!儿童的快乐缘于他们拥有一颗童心,成人的烦恼只因他们失去了这颗宝贵的童心。青年人的心是年轻的,纯净的,心中满怀憧憬,因而也是快乐的;年轻的心又是痛苦的,因为他们开始学会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因而产生怀疑,也包括怀疑他们自己。中年人是不幸的,因为他们担负了太多的责任,有忙不完的事情,这让他们思虑重重,难以释怀。一部分中年人以损害健康和缩短寿命为代价来换取成功的虚荣,以维护脆弱的自尊,不是常有某业界人士英年早逝的消息见诸报端吗?另一部分成年人似有所悟,开始学着平淡处世,忙里偷闲,没事找乐子。老年人的生活应该是快乐的,因为他们完成了肩负的使命,不再有拖累,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过上一种轻松惬意的日子,坦然走完人生的最后旅程。就像罗素所说:湍急的河流冲过山峦,终于到了大海的时候,表现出来的就是一种平缓和辽阔。有些老年人为衰退和死亡所吓倒,是不明智的,自然也无心去欣赏落日前的绚丽晚霞。
  追求快乐有如求道,有意者反远,无心者自近。从某种意义上说,快乐不是追求来的。快乐是握在手中的一把沙,当你试图抓紧时,它反而失去很多。快乐的感觉像水中的鱼,游走无方,飘忽不定,游来时不必惊喜,游去时不必伤悲。一任流行坎止,顺其自然。
  快乐有时喜欢扎堆儿,有时乐意独行;有时喜遇喧嚣,有时甘于静谧。在忙碌中捕获,在悠闲中失手;在创伤中再生,在骄奢中幻灭。它因爱复活,因恨旁落;因信仰永驻,因疑虑走脱。这让我想起当年瞿 秋白从容就义的情景:谈笑风生,挥洒自如,口念“此地很好”,然后用饿语哼着国际歌欣然赴死。瞿 秋白是个懂得生活快乐的人,因为他心中时刻没有放弃自己的信仰。
  快乐是一剂良药,它能抚平创伤,健硕精神,慰藉灵魂。快乐不是逢场作戏,不是追逐时髦,它得自心源,扩散至周身,而达通体舒畅。快乐与肃然不弃不离,亦庄亦谐,一体两面。周幽王专宠褒姒,为博一笑,烽火戏诸侯,后终致亡国,是把庄作谐,开历史玩笑,毁宗庙社稷,贻笑天下;时下某些官僚不分场合,拿官腔,端官架,是把谐作庄,令人生厌。
  一位网友在博客论坛上说得好:快乐是一种心情,也是一种态度。人逢喜事精神爽是一种心情;人遭磨难志愈坚则是一种态度。我很欣赏这种来自态度的快乐,很敬佩乐观主义者把苦难化作向上的动力、以苦为乐的精神境界!当一个人在平凡的生活中,生命失去恩宠时,当生活陷入虚空、心灵触摸孤寂时,最需要的就是这种来自生命态度的价值取向。
  快乐是一种意念,快乐是一种心态,快乐是一种境界。快乐的思想、繁茂的精神是快乐之源;坦荡的胸襟、达观的态度是快乐之境;圆业躬行、乐施援手是快乐之旅。
  快乐是人与人相处的润滑剂。人们对快乐的因子最敏感,捕捉过来,据为己有,自己也成了快乐一份子。快乐意味着喜欢、接纳与尊重。人们接受你,不是因为你的尊容、地位与权势,而是你的达观、从容与爱心。

心中的眼泪 发表于 2009-6-21 12:22:32

快乐是一种意念,快乐是一种心态,快乐是一种境界。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快乐种种(陈维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