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教孩子理财
美国人有一个共识:在诸多成功中,赚钱最能培养人的成就感和自信心,所以必须从小培养孩子的财商。 你可以从孩子的保险、储蓄到基金定投,一手包办,请相信时间杠杆的魔力,长期投资的复利效应将实现资产的翻倍增值,等到孩子长大了,便有“金山”保障;也可以让孩子参与到这个为他准备的理财计划中,帮他树立理财目标,告诉他如何打理这个属于他的账户,让资产增值。当然,教孩子理财和为孩子做理财规划本就不是一回事。接下来,我们会告诉你如何教孩子理财,以及为孩子的未来理财。富爸爸好妈妈教孩子理财
9岁的琦雯每天晚上除了要完成作业,还有一项妈妈交待的“神秘任务”——记账。今年春节对小琦雯来说,是最高兴的一年,她终于可以拿到父母给的压岁钱了,再加上从去年一直积攒的零花钱,琦雯的“小金猪”储钱罐已经开始沉甸甸了,当然,离她的目标——《哈利波特》全集还有距离。
“从她6岁开始,我上街买日用品都会带着她,教她怎样把钱花好、花对”,琦雯的妈妈陈雅姿说,财商很重要,她希望孩子以后是钱为生活服务,而不是生活为钱服务,“很多有钱人为什么都觉得累,其实他们的财务并不自由”。
理财商数(简称财商),即FQ,是继IQ、EQ后逐渐兴起的一个新词汇。FQ有多高,直接决定了是否能利用好手中拥有的资产,做好资源配置,完成财富累积。不少理财师都指出,培养FQ也要从孩子的儿童时代开始,未雨绸缪。
一项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少年儿童都有零花钱,九成以上的孩子存在乱消费、高消费、理财能力差等问题。然而,很多父母却害怕让孩子过早接触金钱概念而变成“小财迷”或“吝啬鬼”,陈雅姿却认为,对孩子的财商进行教育,并不是教她去追求金钱,并不是教她只要会赚钱就足够,而是要教给一些最基本的理财知识,让她具有理财的观念,“很多时候,人缺少的往往不是钱而是一种观念”。
陈雅姿在女儿8岁时候,就开始给她零花钱,并告诉她:“你可以拿它买笔记本买零食,也可以把它攒下来,爸爸妈妈让你自己做主,但是爸爸妈妈不会再给你买玩具和童话书,如果你自己喜欢,就攒下零花钱去买。”从小在家耳濡目染的小琦雯,当然明白自己不能贪心,只能要一样东西,最后,她决定“忍痛”割爱最喜欢吃的糖果,将目标定在《哈利?波特》。
今年春节,陈雅姿开始给女儿包压岁钱,并要求她对每天的花费记账,将每一笔零花钱的来龙去脉都清楚地记录下来,每周写一篇记账周记,对自己的花钱情况进行一次检查,看哪些钱该花,哪些钱不该花;哪些钱花多了,哪些钱该花而没花出去。然后陈雅姿会帮女儿进行指导。“这样才能加深孩子对财富的认识,还能逐渐学会节流,知道怎样把钱花在刀刃上”,陈雅姿说。
研究表明,5—12岁是儿童理财教育的关键期。在这个阶段,孩子的金钱价值观和消费尚未形成稳定的习惯。财商教育专家认为,如果此时进行理财教育,那么孩子学会安排10元钱的用途,明天给他10万元、100万元甚至更多的钱,都能游刃有余地处理好。
美国家庭培养孩子对钱的认识和理财能力都比较早,社会对孩子财商的基本要求是:3岁能辨认硬币和纸币;4岁认识到我们无法把商品买光,必须在购买时作出选择;5岁知道钱币的等价物,例如:25美分可以打一次投币电话等。知道钱是怎么来的;6岁能找零;7岁能看懂价格标签;8岁知道自己可以通过做额外工作赚钱,学会把钱存到储蓄账户里;9岁能简单制定一周的开销计划,购物时知道比较价格;10岁懂得每周节省一点儿钱,以备有大笔开销时使用;11岁知道从电视广告中发现有关花钱的事实;12岁能制定并执行两周的开支计划,懂得正确使用银行业务中的术语。这是值得中国家长们借鉴的一个儿童财商培养时间表。
财商培养
一、学前期(5岁之前):此阶段需传授一些简单知识,切忌灌输太多学前儿童无法理解的抽象概念,他们只对具体的东西感兴趣。
例如,可以告诉孩子:
1 虽然一角的硬币比五分的硬币小,但却更值钱。
2 硬币可以用来换取他们想要的一些其他东西。
3 电视上的玩具买回家后并不会像电视上那样漂亮,而且也并非那样好玩。
4 用玩具来存钱会很好玩。
5 并不是你想要的每一样东西都能得到,即使这个东西近在咫尺。
在对孩子进行教育时,你得考虑他们的年龄。可能你费尽了口舌,而孩子仍坚持想要那个东西,这没有什么奇怪的。重要的是,要让孩子习惯听到你说不,并解释为什么。
二、童年(6—11岁):孩子进入童年期后,学习主动性加强,处理有关钱的问题的能力也有所提高。因此,加强孩子的纪律性及责任感为这一阶段的重要任务,家长应教育孩子:
1 可以有零花钱,但不可要求预支。
2 用自己的钱买电影票、零食或游戏卡片。
3 去超市带上购物清单,挑几件便宜商品。
4 存在银行的钱,银行不会总为你留着,而会将它放贷出去,或进行投资。
5 并不是你想要的每一样东西都能得到,即使这个东西近在咫尺。
三、青少年期(12—18岁):这个阶段的孩子已经基本懂事,可以教他们一些实质性的理财方法:
1 你即使减少衣着方面的开支,也能穿出自己的风格。
2 请留心家庭的财务开支,包括你上大学的费用。
3 准备一个账本,学会定期整理,做到收支平衡。
4 将平时打工挣钱省下一半来充抵一部分学业开销及今后上大学的费用。
让孩子从小学会精打细算
怎样让孩子知道钱不是按一下机器就印出来的,需要付出汗水?如何让孩子忍住不吃巧克力,把零花钱攒起来买他吵着要的脚踏车?怎样才能让孩子明白30块钱不仅能买到一顿肯德基、一个飞机模型,还能买到一束母亲节的康乃馨?
如果这堆问题让你困惑了,那林曼云女士的经验分享你一定不能错过。
原因很简单,她跟你一样忙(可能更忙),但作为两个孩子的母亲,上述难题她都解开了。
让儿子每周5元攒钱买脚踏车
林曼云,渣打银行(中国)零售银行产品部董事总经理,在美国、台湾和中国大陆有十多年的公司金融及个人金融领域的经验。问起孩子的财商教育,她说,“以我做母亲的经验来看,从管理零花钱开始,最现实又最有效。”
她有两个男孩:老大13岁,在上初中;老二刚满9岁,小学四年级。“我的小儿子从去年开始有零花钱,每周5块钱,这是他从同学中调查后得出的适中标准。我让他自己列了一个可以获得奖励的单子:里面有收拾碗碟、坚持练钢琴、考试成绩优异等等,还设置每一项的奖金,比如收拾碗碟一次5块、每周坚持练钢琴10块等等。”
“然后我给他制作一个简单的EXCEL表,让他把每天所做记下来,每周结算一次。”林曼云说,“到一个月的时候,我检查那个表,发现他把20块的‘基本工资’变成了100块的‘月薪’。”
有了钱,还得想办法让他懂得存钱的价值。林曼云的招数是——如果儿子能够到年底存下90%,就给他额外的奖励。“这样他就能忍着少买巧克力和玩具,在明年凑够钱买一部更好的脚踏车。”
“平时的消费政策也很关键。比如,每年只有圣诞节和生日可以买比较贵重的礼物,出国每个人(包括家长)都只能买一件纪念品。” 林曼云说。
她说,最最重要的,还是让孩子对金钱有概念。“逛超市要看价选物;去国外要会算汇率;还一起去给助养的小朋友捐钱,让他们知道还有困难的孩子需要帮助……”
东亚银行副行长林志民的育才经
3岁应学会识别硬币
4岁学会用硬币买简单商品
5岁知道管理少量零花钱,知道钱是劳动得到的报酬
6岁会识别大面额纸币,知道简单的零钱找换
7岁懂得阅读价格标签并确认自己有无购买能力,保证找回的钱数正确无误
8岁知道估算所要购买商品的总成本;知道节约以应对近一个月内的需要,懂得在银行开户存钱
9岁知道订立简单的每周开销计划,购物时知道货比三家
10岁知道每周储蓄小笔钱以在必要时购买较贵的商品,懂得阅读商业广告
11岁知道进行较长期的银行储蓄,包括储种、利率,学会计算利息,知道复利的原理;
12岁知道明智投资的价值,懂得正确使用一般银行业务中的术语,并知道钱来之不易应该珍惜
13岁-15岁可尝试一些安全的投资工具和服务,知道如何进行预算、储蓄和初步投资
16岁-17岁要学习一些宏观经济基础知识,学会关注全球市场信息,了解简单的金融工具之间的相互联系
Tips 渣打银行林曼云指点孩子
理财误区
去做高额回报的投资,对孩子来说还有点早。
我不赞成让孩子过早参与股票等高风险的投资。
保险是父母为孩子的健康和发展提前规划的工具;而银行储蓄支付工具,才是父母和孩子一起参与培养价值观和消费习惯的最好渠道。
让孩子养成记账的习惯,量入为出,长大不会变成月光族。参加爱心公益活动,让孩子不能只满足自己的物质需求,也要让他们从关怀、付出中去获得精神和心灵方面的成长。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