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富了(管立淑)
拐子叔悠闲地坐在了鱼塘边,地上架着鱼杆。这片鱼塘可真大,连绵着有三四十亩地,都是拐子叔家的。离鱼塘三百米处是一座三层小楼,这就是拐子叔的家。一条鱼上钩了,只见拐子叔轻轻地把鱼摘下来,慢慢地放进了水里。见了水的鱼,重新获得了自由,欢快地游走了。透过圈圈涟旖,拐子叔好像又回到了三十年前……在一个鱼塘边,一个少年正撸着袖子,挽着裤管,站在水里。十月的天气已经有点儿凉了,在薄雾迷漫的水面上,瑟瑟发抖的少年眼睛紧紧盯着水面,焦急万分,一条鱼悄无声息地游了过来,少年顿时兴奋起来,急忙向鱼抓去,无奈鱼身太滑,鱼从少年手里溜走了,少年着起急来,作势向鱼扑去,一不留神,滑倒在水里,少年大哭起来。这个少年就是三十年前的拐子叔,那时拐子叔刚刚十几岁。
听到哭声的守塘人刘老汉跑了过来,他一边拉起滑倒的拐子叔,一边大声地埋怨着:“我说小兔崽子,都十月了,你也不怕冷?竟然敢在这个时候偷公家的鱼。这可是咱们生产队的,是大伙的!”拐子叔抽抽嗒嗒地哭道:“刘大爷,我娘病了,家里很穷,没有钱,大夫说,是缺营养,得吃点好吃的,我实在没法,才想到咱鱼塘里的鱼!”看着秋风中浑身湿透,瑟瑟发抖的拐子叔,刘老汉摸了摸他的头,叹了口气,“这孤儿寡母的,作孽呀!”拐子叔自小没了爹,只有一个娘,如今这娘也病了,真真的叫人可怜!
刘老汉返身回到小屋,拿出一个鱼网,网了一条鱼递给少年拐子叔:“我说孩子,这鱼塘里的鱼就这么有数的几条,是留着过年的时候,分给大伙的,我看得比命还重要呢!我刘老汉这辈子没做到啥错事,如果这算错,那错就错吧。过年分我的的那份我不要了,孩子!快拿回家吧!”拐子叔双手接过鱼,满眼泪水:“刘大爷,您放心,赶明我长大了,一准让您吃上鱼,要吃多少,就有多少!”刘老汉笑了:“快走吧,小兔崽子,嘴倒挺甜!”
拐子叔记清楚地记得,他和娘生活的转机是从那年过年开始的……
大年初一,娘正用仅有的一点白面给拐子包饺子,这时,村支书铁柱走了进来:“老嫂子,我给您拜年来了!”拐子娘忙让座:“这是咋说的,你过年挺好的。”“好!好!好着呢!老嫂子,咱们的穷日子要熬出头了。”“咋说呢?”“您不知道,国家又有新政策呢,咱们农村要实行家庭联产承包承任制了,分田到户。这回大队研究了,村里的鱼塘是个稳赚不赔的,决定让您承包,谁让是孤儿寡母呢!有啥困难跟队上说,一准给办!”拐子叔记得,就是从那时开始,娘的脸上终于有了笑容。当初看守大队鱼塘的刘老汉变得年年都吃上了拐子叔送去的鱼!
在“让一部分先富起来”的政策引领下,拐子叔一家最先在靠山屯富了起来,25岁的拐子叔娶了全镇最漂亮的玉莲做媳妇。娶了媳妇的拐子叔全权负责起鱼塘的所有活计,拐子娘安然“退休”,享起了清福。
肚子有点墨水的拐子叔更会经营,在他的带动下,靠山屯的村民大部分都养起了鱼。因为良好的地理环境,和优良的水质,使靠山屯的鱼肉质鲜美,口感细腻,已经倍受外国人的青睐,如今靠山屯的鱼已经远销到日本、韩国和东南亚地区,真正地实现了开放。
“爷爷!爷爷!”一阵清脆地童音,打破了拐子叔的回忆,拐子叔忙收起鱼杆,大声答应着:“是浣浣呢,爷爷的乖孙了,你咋来了!你不是和爸爸妈妈在国外呢吗?”“爷爷,您忘了,这次我们回来,是来看奥运的!爸爸说,自己的国家举办奥运会,一定是要身临其境的观看的!”
拐子叔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因为学习好,去外国留学来着,这不,被留在了国外,如今也成家立业了。今年年底就结束那边的合同,就要回“家”了,已经被一个大企业定下了。二儿子如今正在北京某大学当教授呢,拐子叔这辈子知足了!
“爸爸还给爷爷奶奶买票了呢,您可一定要跟我们一块去看!”“一块看,一块看!”拐子叔一把抱起了小孙子,高高地举过头顶,透过孙子的肩膀,拐子叔清清楚楚地看到高高飘扬在空中的红星红旗,不禁感慨:“家”确实富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