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田鼠 发表于 2009-8-16 23:40:56

【原创】佛之韵



我经常参观一些庙宇寺院,参观时也要烧些香,拜一拜,敬献些香火。但在云云众生中,我算不的信徒,略知晓一些佛家故事,却无心跳出红尘去伴古佛晨钟。进宝殿我喜欢直观的品味佛像的神韵,希望从佛的身上找到人生的哲理。

佛,有的装金,有的彩塑,神态安祥栩栩如生,表现出慈悲和对世俗不屑一顾的神态,任凭世间多沧桑,佛总是那副神态,年复一年,周而复始,从不改变。无论你是善,是恶,佛对你都是那么安祥;无论你是喜是悲,弥勒总是露着大肚子朝你笑。

佛,在梵语中就是觉悟的意思,大彻大悟的意思。其实人的觉悟,不在于佛像,而在于人自己的内心。佛像端坐在庙宇之中,高高在上,从不移动,也不说话,佛不可能直接给人佛旨。尽管佛不动不语,可是无论三教九流,五行八梭,也不管是平民,士绅,不管是官宦贵贾,都要拜倒在佛的脚下,虔诚的默默的把自己的心愿告诉给佛。佛听到了吗?听到了,佛有旨意吗?有。其实这一切都在人的心里,头顶上的佛其实什么也没做,一个不会说话,不会走路的佛,怎么去聆听人的心愿?怎么可能向人发意旨?头顶上的佛听不到你说什么,但是心中的佛却可以听到,可以有意旨,因为这心中的佛就是自己。

我不是不相信佛,只是我对佛无所求,由于没有深研佛法,所以对佛也无崇敬爱戴之意。但我仍然认为与佛接触,用心灵体察佛的寓意,佛的内涵是人类文化传承的精髓。佛虽然不动不语,但是佛有神韵,有内涵,有故事,这些非表象的文化底韵确实是瑰宝值得研究和提炼。佛的精神,佛的哲学对我们今天仍然有启迪的意义。

佛的‘善’‘忍’,佛的‘无我’,佛对心的修炼,佛的笑对世俗人生的哲理内涵依旧丰富。我不主张崇拜,但我认为人应当有信仰,不是信仰哪个人,而是信仰一个道理,一种哲学。没有信仰的人是可怕的,因为一个没有信仰的人,将无任何社会行为规范,当一个人失去了对道理,对哲学的信仰的时候,他所信仰的必然是贪婪的物欲,并因此打造出自私的性格。

当一个人从道理的层面,哲学的层面得到觉悟的时候,也是他得到解脱的时候,这种解脱将超越世俗,不受人生状况的约束。我记得有一位犹太心理学家弗兰克说:“人类终极自由----心灵的自由,最后的自由----选择自己的态度”。

我们跪拜在佛的脚下,祈祷我们内心的愿望,其实祈祷只是一种形式,如果没有内心的锻炼,没有对思想的感悟,佛,什么也不会保佑你,你的一切都不过是世间的偶然或者必然。能够保佑我们的其实是对道理的参悟,而非是对泥像的虔诚。真正能保佑我们的,只有我们自己。

康熙王朝 发表于 2009-8-17 07:09:58

‘善’‘忍’

云梦 发表于 2009-8-17 08:08:26

真正能保佑我们的,只有我们自己。

管儿 发表于 2009-8-17 10:50:04

佛之韵的韵在心中

寻兰人 发表于 2009-8-28 23:38:04

其实祈祷只是一种形式,如果没有内心的锻炼,没有对思想的感悟,佛,什么也不会保佑你,你的一切都不过是世间的偶然或者必然。能够保佑我们的其实是对道理的参悟,而非是对泥像的虔诚。真正能保佑我们的,只有我们自己。

说的真好!

快乐田鼠 发表于 2009-8-29 12:59:47

回 4楼(寻兰人) 的帖子

谢谢,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原创】佛之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