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下滑已成定局,楼市平稳年内主流
早在5月17日,我的博文《陈宝存:土地将重新成为开发企业的香饽饽》,预见到土地市场的走高,之后的走向也证明了这一点。原因如下:第一,08年土地出让局面堪忧,频频流拍只有一个结局,那就是未来住宅供应的急剧下降。
《2008年国土资源公报》显示,受经济下滑影响,08年全国土地出让面积和价款双双呈现大幅回落,全国出让土地面积244.7万亩,同比减少30.6%;全国土地出让总收入9600多亿元人民币,比2007年全国近1.3万亿元大幅减26%。 2008年全国住宅用地出让5.10万公顷,同比减少23.4%,占出让总面积的31.3%。工矿仓储用地同比大幅减少,但仍占绝对优势,占土地出让总面积的47.5%,出让面积7.74万公顷,同比减少达42.9%;商服用地出让面积1.87万公顷,占土地出让总面积的11.5%,同比减少30.7%。
而有全国地产晴雨表之称的上海,2008年住宅土地供应总量为277.8万平方米,达到2002年以来的最低值,但最终成交仅为170.6万平方米左右,流标率高达38%。
第二:去库存化已经解决,销售回笼资金虽投入楼市,但是仅仅投入到了对土地的购置,而对目前的楼市供应没有直接影响。刚性需求是不可能等待两年以上的。
销售方面,国家统计局数字,截至八月份,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4941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2.9%。1-8月,商品房销售额23464亿元,同比增长69.9%。销售面积和销售额的增长不成正比,也足见商品房下降的可能是不存在的。
第三:房企投资仍旧没有摆脱观望态势,表现在商品住宅完成投资14848亿元,虽然同比增长10.9%,比1-7月提高2.7个百分点,但是比去年同期回落20.8个百分点,占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比重为70.2%。
而一线城市近期开盘较多,有学者认为将促使楼价平抑或者下降,实际只是善良的愿望。结束观望恰恰是在6月份,房企的信心恢复是在楼市稳定之后,原来很多项目推迟开工、推迟上市的,随着稳定的楼市恢复成交信心,重新开工或者复工,这才造成开盘数在金九银十的增加,但是,对总量没有多少影响。只能改变无房可卖的局面。
近期有几个朋友托我买房,涉及城市众多,不论是北京,还是石家庄、廊坊、承德,只有一个对我的要求:不讲优惠,能买到好房源就行。足见消费者的恐慌心理。无房可售是最可怕的。至于观望,只大量存在于很难成为购买人群的人们中间。
楼市的每一次波折之后,都会重现这样的恐慌,吃一堑也该长一智了。但是好像人们长不了这个智。继续观望指望房价大跌的人们,梦想离现实太过遥远。
但是,年内主流我也不认为楼市会大涨,原因是舆论环境和政策环境不支持大涨。收紧二套房的影响虽然正在消除,但是年内的四个月,这样的影响不会完全消失,这也会给部分房企信心上的打击。所以,我认为未来四月内,可以抄到个别企业的底部。但是抄底不要贪婪,否则就会丧失抄底的机会。
多重因素作用下的楼市,平稳是主流。但是,开发企业对土地的追捧不会停止。天价地将越来越多,价格也会越来越高。而且,很难避免不传染给二三线城市。
10年,抑制土地天价依旧是重中之重。
(陈宝存) 与房子成本无关
今年比前年成本应该低了吧
看看房价呢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