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质金相 发表于 2009-10-3 10:21:28

为什么转化后进生如此困难?

一个品学双差的学生恐怕任何人都得说能够转化,就像论文中提到的赏识、引导、心理辅导、适度惩戒等等,更有许多春风化雨的经典案例。没错,转化后进生尤其是道德层面出问题的学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样一个后进生的转化或许能够使我们的社会又少了一个罪犯甚至一群罪犯,使相关的人甚至一群人免受了伤害。从这个角度说教师转化一名后进生是功不可没的,恐怕要比培养出一个优秀生更重要。但是我们不能预测未来,每一位老师在工作中不知成功转化了多少这样的学生,但谁来承认老师的工作。一个班没出任何品质恶劣的学生,并不代表没有这样的学生,只不过被老师解决在了萌芽状态或刚刚发展的状态。甚至有的老师把濒临犯罪的学生拉了回来,这能算业绩吗?你不能说我成功转化了几个未来的罪犯吧。而且后进生转化需要老师投入相当大的精力,甚至身心俱疲。而且后进生转化后容易出现反复,需要老师们长期不懈的坚持。恐怕一个后进生的转化要投入我们三分之一甚至更多的精力。然而一个班里有四十多名学生,我们因此忽略了对优秀生的教育恐怕从哪个角度说我们都不是一个好老师。一个学校好不好,不就看能考上几个重点么,评价一个班级一个老师也一样。但把一个能差不多能上重点的学生培养上重点比把考20分的学生教到50分容易的多,更别提转化双差生了。因此老师们转化后进生都已成了良心活。因此老师们都愿意把精力放在优秀生身上,因为既容易又是各个方面都承认的业绩。而转化后进生恐怕举师、长之力也不一定收到良好的效果,即使有效果也是无形的。即使如此我们的老师都仍然在教育着一个又一个的后进生,因为这对社会有用,是我们的职责。从这点上看我们的老师更像是蜡烛了。归根到底就是学校始终没有把德育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虽然口号喊得很响。
由于本人写作水平有限,时间仓促,有些地方语无伦次,只想表达本人的一种思想。

最初 发表于 2009-10-3 10:29:15

是啊,后进生转化的确是难题

啄木鸟5612 发表于 2009-10-3 11:02:24

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把一个班集体变成一个大家庭,让每个成员都能感到家庭的温暖。此种方法能增强每个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而未必能保证每个学生都上大学。但是,它可以为社会提供健康的细胞,减少犯罪,也能保证我们大家的安全。
也许操作有难度,但是有两句话不得不提:“强将手下无弱兵”;“只有不好的'父母',没有不好的孩子”。
也许我们的社会环境根本就不能接受这种教育理念,因为“利益”使人们对“责任”丧失了耐心。
————非教育工作者的一点非专业感言

雨后叶子 发表于 2009-10-3 11:24:58

后进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说白了谁比谁本多少,这里指的是智商,当然这也是一个方面,我觉得一个孩子的学习习惯是很重要的,其次懒惰也是挺重要的一个方面,邋遢的,对学习没有积极性的,上课好搞小动作的听课差的孩子学习都不会怎么好,(我说的这些方面还很不全面)不能说他的智商差,但是这些很难改变,这都是上学以前都存在的问题,说不好听的就是他的本质,这和家庭教育也是分不开的,改变一个人的本质当然是很难的

笑剑 发表于 2009-10-3 19:48:05

人心隔肚皮,做事两不知

花开 发表于 2009-10-3 20:27:05

“强将手下无弱兵”;“只有不好的'父母',没有不好的孩子”

依稀记得还有人说过:“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似乎还有人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如果世界上的事情能够用一两句话来解决,那这个世界该多简单哪!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为什么转化后进生如此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