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翔的鹰 发表于 2009-10-25 09:10:37

家庭情感日记,饭碗问题

(网络转载文章)
在我还很小的时候,我爸妈就开始担心我的饭碗问题。首先,我家里没田没地,不存在没工作就回家种地这个门路。其次,我爸妈没权没势,当然给我指派不了工作,也不太可能弄到什么顶班的名额。顶班,这当时在我眼里真是一个恐怖而窒息的名词。父辈们在一个岗位上工作了一辈子,儿女长大了,顶上去,接着干,想想都觉得不可思议。但那时候,这居然是一件让人很艳羡的事情。自从我知道顶班这个名词,我就时常大叫,啊,我不要顶班,我不要顶班!结果我妈冷酷地说,你想顶也顶不着呢。

  爸妈分析来去,明确地告诉我们几个孩子,想要一个一劳永逸的饭碗,除了考大学,别无出路。因为这个“别无出路”,我的童年和少年很长一段时间是灰暗的。我不是不愿考大学,我只是不愿意被指定这独一条道,这很让我有被设计的感觉。我无权选择自己是否出生,可我总得有权利选择我要走哪条道吧?所以我上中学时每日例行幻想是,某天,我离家出走,到了异地,某个工厂,当个女工……总之,在一个卑微的职位里,苦苦地求生存,最后杀出一条血路……尽管当时我年少,却也还算理性,很少幻想遇到奇迹,突然间飞黄腾达。我有吃苦的心理准备,只是对我来说,学习从来就是自学,校园让我腻歪厌倦,一上课我就打瞌睡。我觉得我不需要呆在学校里,也能学到东西,也能应付自己的生存,而且会更丰富,更有趣。我相信,不管到了哪里,我都能成为我。我需要的只是生活,只是体验本身,只是丰富性本身,我才不要规规矩矩地一直呆在校园里,最后乖乖地领一个饭碗呢!

  说到这里,不得不透露一个小秘密,小时候的我野心勃勃,一心想拿诺贝尔文学奖,所以,我觉得,歪道才是我的正道,我的正道绝不是考大学,尤其是还念中文系!现在看来,我这辈子如果拿不了诺贝尔文学奖,肯定是因为上大学上的,过早地把我的天分掐死在了沉闷无趣的教育体制当中(找这么个理由安慰自己挺不容易,好歹得赖上)。韩寒不上大学,是明智的选择。而且他将来要是拿不到诺奖,不怪教育,而是成名太早。一个人过早地被人关注,过早地曝光,至少对于写作来说,不算是好处,在我眼里,真正的写作,和酿酒一样,需要一个阴暗漫长的发酵期,这个过程省了,太早揭盖了,总觉得少那么点儿醇香,当然,这是我的谬论之一。

  话说回来,我并没有自己想象中那样反叛,或者说,彼时我只有反叛的心,却没有长反叛的腿,现实中,没有一个人支持我!所以,最后还是如爸妈的设计,屁滚尿流地上了大学。不过,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尽管我上了大学,而且还读了研究生,但是,并没有捧上那个让他们安心的一劳永逸的饭碗。第一,我没选铁饭碗,选的是泥饭碗,之所以选泥饭碗,是因为方便砸。第二,后来我连泥饭碗都不要了。所以,我最终成了他们眼里,没有饭碗的一个人。

  也不是没考虑过饭碗。除了自由,我最想要的工作是当老师,因为老师可以带出一大堆反叛的学生,虽然我讨厌说教,但我得承认,我最擅长的事情还是说教,君子动口,比动手容易多了,我鼓吹他人的本领,比激励自己要强。可我还是放弃了成为中学老师和大学老师的机会———反叛是一条荆棘之途,代价惨痛,怂恿他人,总有点儿不地道,而且我也不甘心,还不如自己先反叛,做个样本。

  生活的成本究竟需要多高呢?把攀比的成本算上去,肯定就高,人似乎总爱在比较中生存———男人比女人,女人比男人,比完房子比车子,比完车子比孩子。我很恐惧这样的生活,但这的确是很多人的生存状态。我无从评价这种生存状态的好与不好,只是对我来说,这种游戏不刺激,也不好玩。我无法在周围的比较参照中确定自己的坐标,因为,我总是将自己视为原点,我渴望不通过任何参照物,就确立自身。我是那样的唯心(坚决不加主义二字),万物以我为参照,而不是我以万物为参照。所以,我终其一生,要发现和寻找的,只是自己,努力寻找那样一个点,将自己钉死。那未必就是一个有高度的点,但是,一定是一个我要坚守的点。我最不能原谅自己两个弱点,一是懒惰,二是没有坚持。我要穷其一生和这两个弱点作斗争。

  既然没有攀比成本,那么,我的生活成本就可以降到很低。我当然也喜欢精致的东西,可是没有,也过得去,一点一点儿地去实现,也很好。我害怕一切膨胀的、泡沫化的生存。物质和精神在人的大脑里是争夺空间的。物质过于满,精神便难避免陷入贫乏。当然,这又是我的谬论之一,写出来以供反驳。我也有物欲,但我觉得,正如适当的饥饿是一种较好的生存状态一样,因为我不可以随心所欲地满足自己的物欲,物质才对我有了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美好,美好其实源于不断累加和积攒的期盼。一个人二十岁的时候说这些话,你可以说是理想再加主义,可是三十多岁了还在说这些话,绝对头脑清醒。

  我有一个在北漂的干妹妹,当年,也是砸了电信的铁饭碗,先南下,而后又北上。我知道这五年她吃了多少苦头,背负了多少压力。除了一支孱弱的笔杆,她什么也没有,我能想象她经历的一切辗转与痛苦。我也清楚,最落魄的时候,她是怎么撑过来的。亲爱的妹妹,那便是你的财富,那便是那些没有勇气背离被设置命运的人,永远也不可能得到的财富。没有绝顶的勇气和自信,是无法走向反叛之道的。要体现自由意志,要活得足够尊严,违背一些社会已定的游戏规则,代价当然高昂,但只要你愿意,这一切都算不了什么。这条道,总归是有一些人要走并且正在走,而且,是出于主动选择。

  饭碗当然要紧,饭碗砸了,也还是要吃饭。但我是这样理解饭碗的,真正的饭碗,不是有一个固定的地方可以收留你并永远给你饭吃,而是无论你走到哪里,都有饭吃。那是需要真本事的。所以,绕来绕去,我想做的不过是,打造一个自己想要的饭碗,最终让饭碗跟着自己跑,而不被饭碗绑定。只有这样,我才踏实,才安逸。

飞翔的鹰 发表于 2009-10-26 07:10:23

现在也是如此,每个家长都在关心子女的“饭碗”问题!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家庭情感日记,饭碗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