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昭君墓
王昭君,姓王名嫱,南郡秭归(今湖北省兴山县)人。匈奴呼韩邪单于阏氏。她是汉元帝时以“良家子”入选掖庭(宫中旁舍,妃嫔居住的地方)的。《后汉书》卷八十九《南匈奴传》记载“时,呼韩邪来朝,帝敕以五女赐之。王昭君入宫数年,不得见御,积悲怨,乃请掖庭令求行。呼韩邪临辞大会,帝召五女以示之。”昭君“丰容靓饰,光明汉宫,顾影徘徊,竦动左右。帝见大惊,意欲留之,而难于失信,遂与匈奴。”为什么汉元帝在王昭君请命和亲时才发现她的美艳而几乎舍不得呢,这里有个传说,说当时入宫的宫女,都是由宫庭画师画像给皇帝看,皇帝看中了才招幸的。当时的画师名叫毛延寿,是一个贪财之徒,宫女贿赂他的,都画得很美,但王昭君没有贿赂他,所以他画昭君时在昭君的人中那里多点上一颗痣。当时这种痣被称为落泪败夫痣,那时人们迷信,是绝不敢娶也不敢碰这样的女人的,皇帝不例外,所以汉元帝见到呼韩邪单于来请求和亲,立马将昭君等五女送他,但是当他看见王昭君其实并没有落泪败夫痣之后,愤而把那个宫庭画师毛延寿给杀了。关于这个画师的命运,史上有许多诗词提到,好前引用的杜甫诗中即有“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之句。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三)》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回复 1# 天津阿龙
昭君出塞是中国各亲史上最为亮丽的一笔。和亲,旧时也称和番,主要始于古代汉王朝为了自己江山的稳固而把自己的女儿(即公主)远嫁他乡异国的政治婚姻制度,指两个不同民族或同一种族的两个不同政权的首领之间出于“为我所用”的目的所进行的联姻,尽管双方和亲的最初动机不全一致,但总的来看,都是为了避战言和,保持长久的和好。和亲的昭君在塞外取得巨大的成就,成为胡汉两族的和平象征。经过两千年传说演化,现在的昭君已经俨然成为一位菩萨——昭君娘娘了,昭君墓附近的百姓求子,求雨,求丰收甚至都会到青冢烧香祷告。
可怜的昭君,大汉王朝的耻辱………… 为了和平 为了和平
jason 发表于 2009-11-1 00:37 http://bbs.ibaodi.com/images/common/back.gif
昭君是牺牲品! 四大美女的落雁
不知是不是真的名不虚传
呵呵 回复 5# king
牺牲的很值.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