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发似的人生
头发是一种好东西,它可以伴随人的一生永远生长。我所说的生长,指生活和成长。你想啊,生活这词被好多爱思考的人给搞得多复杂。把什么生活方式、生活内容、生活环境、生活质量、生活目标、生活氛围等等之类的都放里边去了,这么多因素在里边,你能满意自己的生活状态?接下来,就是成长,主流媒体近年来习惯用“与时俱进”,或者“不断创新”鼓励人,所以,你不仅在生活着,还要成长着。比如说,你三十岁时,成家立业了没?四十岁时有车有钱没有?五十岁时,有社会地位没有?六十岁时,有自己的一片天地没有?有的,怕是少数,没有的怕是多数。所以多数人生长,就是生活和成长过程中,有好多的烦恼和不如意。有聪明者越过烦恼,按着约定俗成的成长成长了,有成就感了。而大部分人活着活着,就把不如意变成现实中的经常化感觉了。
之所以想到这句“像头发一样生长”,缘于最近的这次理发。
彩灯闪烁的主流美发厅内,那个又白又瘦的小男孩左手梳子,右手剪子,在我头上咔嚓了半小时后,才发现“合适”这个概念在不同人的大脑里有不同的内涵。怕什么,什么就来。果然短了,短其实不怕,只要整体感觉看起来舒服就可。然而还是失望了,在一股浓烈的烫发水味道中,发型出笼了。在镜子里左看右看了半天,还是不能接受。小男孩子所说的时尚感,与自己的身份很不相符,五个小时的杰作委实不怎么样。于是商定,第二天到单位有一半人能接受就阿弥陀佛了,否则,得重做。我不是特别较真的人,如果我较真了,那就是应当改,结果是重做。
接连两天两次烫发,你能想象到头发受伤的严重程度。头发也有生命啊,受伤了也需要营养,何况是接连两次的重伤。那过程,真让人想到纳粹集中营的刑事,绝对可以用异曲同工表示。先剪了,再卷,用力捆,搞得头皮发紧。一绺一绺的,都用特用纸包了,再上难闻的药水,再用薄塑料纸包住整个头,在高温下蒸,蒸,使劲地蒸,一直蒸得你头上冒汗。头上是夏天,脚下是冬天。这是美发室冬景一角。
这样折腾了两天,自然镜子里的发型不会满意到哪里。不满意之外,还得加强营养,也就是说,每周还得去给美发师再送营养钱。本来,我理短发,烫出发型,是为了方便,节省每天的梳发、定发型时间。这么一来,本来自然头发打理十五分钟就能搞定,现在不但十五分钟不能少,还赔上了每周的营养时间和资金。人家周瑜是赔了夫人又折兵,我是赔了金钱,伤了秀发,还浪费了时间,损坏了形象。
好在头发还能长出来,三个星期后,我的头发已经变得灵动起来了。经过美发师的指导,和自己耐心细致的打理,发型总算变得好看了,至少同事说比上次烫得年轻了,也时尚了。
头发真了不起!剪短了,一样生长;烫伤了,一样生长。人可以吗?
跌倒一次,爬起来,很容易;跌倒两次,爬起来,也很容易。但是,跌到一百次呢?能爬起来吗?我所说的跌倒,不只是身体上的跌倒,包括心理上的,思想上的。一百次跌倒了,一百次的伤痛了,你能爬起来吗?还能继续走吗?还能一如既往地向前吗?
想到一次会上某个女企业家的发言题目:《一百次跌倒,第一百零一次爬起来》。当时并没有感觉这话有什么特别之处,心想不过是玩弄数字的一个噱头。数字越大越具体,假的成分虚的成分就越多。真的能做到第一百次爬起来吗?我不相信多数人能做到,但我相信绝大多数头发做得到。比如我的头发,一年剪发三次,三十多岁了,剪一百次已经足够了。可是头发已经一百零一次的重新生长了,而且还要面对第一百零三次、零八次、甚至N次的被剪命运。完全可以绝对地说,头发可以第一百零四次、零九次、第N+1次的生长。在这个意义上,我很佩服头发的执著和顽强的生命力。因为以前,我做事有一个“事不过三”的原则,现在想来,得改变一下了。只要活着,只要还有想法,不管多大多老,还有力气,就可以再试,再努力。人家头发的生长,能一直坚持到人老,也不停止,我们做事为什么不能?
像头发一样生长的理由,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头发长得再长,长得再好,也不结果。其实人也一样的,你辛苦了一生,有了很多的财富,到头来,赤条条地来,还得赤条条的去。那些财富,其实也像头发开花(分杈)一样,只是过程中的花,只不过那些所谓的成功人士开得花大一点时间长一些罢了。不能因为不结果,我们就不成长,就不努力。人生,其实是重过程,不是重结果。不能因为终有一死,我们就放弃梦想,放弃努力。可以问问养花的人,他们养花,给自己带来的快乐和喜悦不是结籽,而是鲜花的成长和绽放过程。
成长的过程,其实是很享受的过程。哪怕是里边夹杂着百滋千味,伤也罢,痛也罢,乐也罢,悦也罢。总是在前进,总是在成长。当你回过头来,你越过了那么多的坎儿,那么多的难,你也会感觉自己很了不起。我是一个害怕原地踏步的人,不喜欢只重生活状态,不重成长状态。总想,生活质量的好与坏,与成长与否有关系。比如说,和孩子的关系。曾经教孩子生活常识和课本知识是小菜一碟,慢慢的,课本不会教了,生活常识孩子也拒绝接受了。这说明什么,说明自己没有进步。要说成长,孩子的成长是最快最明显的。现在的养成教育理论中有句很流行的话叫:和孩子一同成长。如果有一天,孩子不愿意和你沟通了,那肯定是你落后了。当你落后的时候,失落感也就来了。
我说像头发一样生长的时候,很自然地想到会有人拿脱发的事情来讨论。我很愿意接受这个话题。前两天孩子在调侃老师脱发时,除了用成人比较流行的“地方支援中央”外,还用了一个孩子们新流行的“光明顶”,这肯定是拿武侠电视剧里的词来说事的。你可以说,不是所有的头发都永远生长,有人就脱发,早早的就光头了。我可以给你解释,中医认为脱发与肝肾不足、气血虚弱有关;现代医学认为脱发机体内分泌与免疫紊乱失调、精神创伤与过度紧张,血管与血液循环障碍等有关。这两种观点当然有着一致性。你自己内部出问题,头发营养不够了,自然得脱落。就跟做事一样,你自己都认为不行了,内心不想做了,那么,真的,就不行了。伤了,或者痛了,不要认为自杀能改变什么,那只不过是像掉根头发一样微不足道。只有生长着,才有希望。
如果我们不能改变环境,那么就改变我们的内心。这绝不是委曲求全,而是可持续发展的另一种方式。“可持续发展”这词很棒,不仅用于经济社会领域,拿隔行不隔理来套的话,人一样也能可持续发展。头发能改变自己的生长环境吗?能改变不被剪短甚至剃掉的命运吗?不能,但它能一直生长。所以,像头发一样生长,从内心不放弃,就是一种可贵的人生。 如果我们不能改变环境,那么就改变我们的内心。这绝不是委曲求全,而是可持续发展的另一种方式。“
这样很不错的,我学习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