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尘 发表于 2009-11-4 07:03:56

教育管理者的劣根性

教育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性与教育的社会地位落差巨大,让很多从事教育工作的人心里强烈的不平衡感,这是很正常的现象。普通教师只能压抑自己的不平衡感,无奈的工作着。教育系统的管理者,身处领导层,可不压抑。他们会把压抑产生的愤怒转移给普通教师,他们是领导,他们对外媚态百生,对内横眉立目,他们从骨子里瞧不起教师,采用很多令人不可思异的方式来管理教师,极尽折磨之能事。可以这样说,教育系统的管理者普遍变态,心灵扭曲,太可怕了。任何一个行业的领导者都会尽力维护本单位职工的利益,唯独教育除外。

混水摸鱼 发表于 2009-11-4 08:42:52

来坐个沙发

牛牛老大 发表于 2009-11-4 08:47:16

king 发表于 2009-11-4 09:40:29

这些话应该当面对教育管理者说!

白茫茫 发表于 2009-11-4 09:44:37

央视曝八大 “教育潜规则”

  近年来,教育部门屡发新规,教育顽疾却毫无起色。相反,针对新规旧律,当前中小学教育还形成了多项潜规则,央视曝光了其中八个,称“其积弊之深令人震惊”。

  [一为“免试就近入学”异化为“争相择校”]教育部早在1984年就规定,义务教育阶段的公办学校要坚持让学生免试就近入学的原则,禁止招收跨区择校生。但时至今日,择校现象在各地依然存在。变相买学区房、外挂户口等行为还连带影响房地产市场。学区房和只隔一条马路的同类型房价格相差令人咋舌。

  [二是择校费“被自愿”]教育部1991年就印发《关于坚决制止中小学乱收费的规定》,然而,每每开学之时,这种名义上已经消亡的择校费现象往往“死灰复燃”。而普通老百姓最痛苦的还在于“被自愿”,学校收了你的钱,你还得感恩戴德,承认是“自愿”捐助的。

  [三是奥数改头换面]很多地方叫停了“奥数”,但很快又出现了“希望杯”等这样那样的“杯”,题型类似,老师老面孔,换汤不换药。

  [四是升学率还在争第一]教育部1983年就要求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但事实上,最近几年中高考结束,各中学网站上比拼的都是“谁升学率第一”、“谁育出了考试状元”。

  [五是“重点班”改名“创新班”]2007年湖北省教育厅要求严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举办各种类型的“实验班”、“提高班”、“创新班”等。但事实上,各学校分快慢班现象依然存在,无非名目上隐晦多了。

  [六是补习班挂名“家长委员会”]今年暑假,许多中学都开办了初三和高三补习班。这些补习班还打上了“家长委员会”的名义,有的让学生写保证书。

  [七是“你的学生我来教”]教育部已经表态反对有偿家教。但为市场需求和掩人耳目,“你的学生我来教,我的学生你来教,家教的东西课堂不教”很严重。

  [八是全日制培训班集体易地补课]教育部1988年出台的规定中有“不得以任何借口和任何形式举办全日制升学复习班”,但学生易地集体上培训班的事仍然存在。

  据中央电视台

白茫茫 发表于 2009-11-4 09:45:24

所以换了部长

花开 发表于 2009-11-4 12:36:39

够尖锐的。

飞翔的鹰 发表于 2009-11-4 18:16:18

其实他们大都是教师出身!不知是什么东西在牵引着他!

感觉不对劲了 发表于 2009-11-4 19:13:48

官本位与人本位,这就是区别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教育管理者的劣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