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 [思考评论]忽悠,继续忽悠——“绩效工资”是个伪命题
有关教师绩效工资的国务院文件出台很快就一年了。教师们也由希望到失望到愤怒。绝大多数教师特别是中西部农村教师并未盼到绩效工资,只有少数重视教育的地区其教师得到了并且有较大幅度的增长,还有一些地区虽然兑现了绩效工资但增幅不大,有些地区竟然在推行绩效工资后,教师的总工资收入反而减少了。实行绩效工资的地区,普遍的情况是,农村教师工资收入增长幅度不大,城乡教师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经过近一年的观察,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教师绩效工资是一个伪命题。首先,有关实行教师绩效工资的国务院文件下达快一年了,却迟迟得不到落实,显然有欺骗忽悠教师之嫌。
其次,广大农村中小学教师应该是文件重点关注的,但据已实行的地区来看,农村教师工资并未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而且城乡差别拉得更大。因而所谓保障教师工资提高教师待遇发展农村教育稳定农村教师队伍吸引优秀人才从教的提法就成了一句空话。
第三,依目前的做法,经济落后地区国家贫困地区的教师绩效工资根本就无法落实,不可能得到保障。其工资过低待遇恶劣的现状根本无法改变。
第四,从绩效工资的字面来理解,教师的绩效工资应该和绩效挂起钩来。这就意味着学生的成绩应该是衡量教师绩效的首要依据。然而那样做的结果是我们必须退回到应试教育的老路上去,学生将新增一个负担:为教师的“钱”图而试。但国家已明确反对将教师绩效工资与学生成绩挂钩,许多地方还早已明令禁止统考抽考排队。这样,就陷入了两难。也许这是提出教师绩效工资的高明之士未曾料想到的:教师工作的特殊性。于是有人自作聪明地将教师的师德量化为人民币,由于绩效工资本来就不多,经此一量化,我们将会看到可笑之极的事情:无价的师德被量化成几十元,几百元,你的师德多少元,他的师德多少元。
第五,退一步说,如果国家一定要实行绩效工资,教师的绩效教师的师德值多少钱总不能是一方说了算吧?应该坐下来协商吧?不是市场经济了吗?不是口口声声要和国际接轨吗?教师们不和国际接轨工资,和人家接轨来点劳资谈判总可以吧?
第六,既然名为绩效,这绩效工资怎么就和地区生活水平挂上钩来了,简直莫名其妙。难道承担同等的工作量,甲在北京城里的绩效值十万八万,乙在重庆城就只值三万五万?张三在地级市里的绩效值五万,到下边所辖县就只值两万?在农村在贫困县从教就只值几千?真不知设计者有没有智商。绩效工资如此操作,岂不叫做物价差补贴或地方补贴更名副其实!
第七,从实际的操作来看。规定校长的绩效工资是教师的2.5倍,不知其依据是什么?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既然是绩效工资,怎么去判断校长的绩效是教师的2.5倍?大家都知道,校长的工作量并不比一个班主任的工作量大。而且,学校管理层的绩效工资也得是相应的倍数吧?这样一来,那点少得可怜的绩效工资到普通教师手里的恐怕不到一半了。叫它绩效工资已不像了:何不改名叫年薪制!
而且,量化绩效工资的条条框框都是虚的,怎么去做到基本的公平与公正?而且教师工作往往不是在同一起跑线开展竞争,加上教师工作的差异性,以及施教对象的差异等客观因素,因而缺乏可比性。既然缺乏可比性,其可操作性又从何而来?既然可操作性都不存在,教师绩效工资岂不是要以失败收场?如果明知会以失败收场还要继续强推,又是为何?
第八,执政党口口声声顺应民yi,以民为本。莫非1200万教师不属“民”,其意可侮?其工资低到不能维持生存,这些人的“民生”不值得关注?其呼声可以充耳不闻?或者一句话可以忽悠了事?绩效工资沸沸扬扬大炒近一年还悬在半空,让广大教师特别是中西部农村中小学教师怎么不伤心绝望!叫他们怎么去相信政府的真诚与诚信!
所以说,教师绩效工资从头到尾都是一个假命题,伪命题,它已伤害广大教师的心,无疑将遭到广大教师的反对,从而不可避免地危害中国的教育事业。
原文作者所属博客:沧海一声笑 零乱说几句。
韩国,教师的工资由国家统一发放。
令政府如此难堪的是“教师工资不低于公务员”的那条规定。
温总理的初衷肯定是好的。
要提高教师的地位,必须先提高教师的待遇。
最起码在目前,绩效工资的发放并没有起到它应起的效果。
据说绩效工资要照顾到农村教师,不知宝坻的方案里有没有这条。
教育事业在中国的各项事业中是最不怕受到危害的,首先因为未必会受到危害,其次,教育受到危害要在若干年之后才显现出来,那时早已不是现在的这拨领导了。 地位的提高不是一句话就可以解决的,也不是一两天就可以实现的 回复 3# 笑剑
想起马老先生的话,逗你玩!我们就不断地被逗着生活着,期待着。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