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一粒孝的种子,收一朵爱的花
作者:海韵儿 时间:2009-11-16曾经读过这样一个故事:在一个地方,每当庄稼成熟的时候,靠近路边庄稼地的农民们,都把地中四角成熟的庄稼留出一部分不收割,以感谢曾经多灾多难的民族今天能过上幸福的生活,顺便为那些路过此地而没有饭吃的贫苦路人提供方便。四角的庄稼,只要需要,任何人都可以收割了拿回家中享用。他们认为,生活在幸福中的人就应该设身处地去帮助那些困苦中的人们,这才是真正的幸福。这个故事一直温暖着我,让我的世界充满着爱,干干净净的人间大爱。
有人说: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父母是人生的第一任教师。也有人说:家庭是孩子的一面旗帜,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为人母后,我用心地在孩子心中播种,让他的心中也留下那样一片感恩的“庄稼”。
“百善孝为先”,我觉得培养孩子的爱心,首先要培养孩子的孝道,让他学会关爱长辈。如何引导孩子既得到了长辈无私的关爱又不被宠坏,还能将感受到的爱回报给长辈,让孩子拥有孝心,这可是一门学问。我真正感觉这件事情的迫切性是在儿子三岁那年,我和丈夫从长岛调到威海工作,孩子也随我们来到了威海。一次晚饭,我做了一盘炒海带丝,儿子见他最爱吃的菜放在爸爸的面前,二话没说就把盘子拖到了自己眼前。当时丈夫很生气,马上把盘子又拖到自己面前。这样几个来回后,儿子气恼了,边哭边嚷道:“妈妈,我现在就要坐船到姥姥家去。我要告诉姥姥,爸爸跟我抢海带吃!”看到孩子如此伤心的一刹那,我心里真生丈夫的气:你个大人跟不懂事的孩子较什么劲!后来转念一想,丈夫不让孩子吃独食的做法没有什么不对。虽心疼,但还是强忍着蹲下身子,拉过伤心的儿子,边为他擦拭脸上的泪珠,边对他说:“宝贝,爸爸、妈妈都很爱你,你爱爸爸、妈妈吗?”孩子边哭边点头。“那有了好吃的,一家人一起分享,这才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你说是吗?”孩子虽然不是很懂,但能够安静地吃饭了。从那以后,孩子再也没有吃过独食,并且有了好吃的,总是不忘先让大人品尝,然后自己再吃。
亲情之爱,由自天然。子女对父母的爱更是与生俱来的。如果我说,我们不仅要学会爱孩子,还要教会孩子爱家人,会有很多人不以为然。但现实生活中不少场面又真真切切地告诉我们,这缘于天然的爱也需要学习。孩子从生下来就在父母的怀抱里成长,从混沌初开的孩童到学会用自己的眼光看世界的成人,这个成长的历程离不开父母的言传身教,为人父母者要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必须从自身日常生活的一言一行做起。
婚后,我们的条件不是很好,我和丈夫舍不得多花一分钱,但对双方父母却很大方,有好吃的首先想到他们。父母生病了,我们忙前跑后,所以孩子很小就懂得了孝敬。记得孩子四岁那年的冬天,我的父亲突发脑溢血,傍晚接到弟弟的电话,我们一家三口连夜从威海赶往蓬莱医院。因为父亲病情紧急,晚上九点被推进手术室。我们一家及其他亲属十几人在手术室外焦急地等待父亲手术的结束。看着母亲不停地流着眼泪,我心痛至极,跟丈夫一起安慰母亲说:“只要父亲活着,今后的生活我们会来负担。”儿子也懂事地说:“姥姥不要怕,还有我呢!”手术时间很漫长,令我感到意外的是,平时极喜欢贪睡的儿子竟然眼也不眨地和我们一起等着,其间我们一次次地催促他睡觉,他却一次次摇头:我不困,我要等姥爷出来给我讲故事,要不然我一点也睡不着。后来,我在医院照顾父亲,把儿子送到婆婆家,每次回去,儿子总是赶忙迎上前去询问:妈妈,姥爷的病好了吗?只有四岁的儿子,能做到此,我甚是宽慰。
自父亲得病失去经济来源,父母的生活费都是我们提供。几年来,每到年三十,我还要为父亲做上一条黄鲞鱼,因为这是父亲最爱吃的鱼。吃鱼时,父亲总要感叹一番:“做梦都没想到,我病了,失去了劳动力,还能吃上这么丰盛的菜,这么好吃的鱼。”说这话时,笑容一直荡漾在父亲的脸上。
那年我和丈夫分得年货,发现里面都没有黄鲞鱼,我心里很是遗憾。中午,丈夫到批发市场又购买了些年货,告诉我:“我买了‘老爹开口笑’。”我和儿子怀着强烈的好奇心打开包装,当两条大大的黄鲞鱼展现在我们面前时,我们都相视而笑。
回到父母家,儿子忙拿出两条大黄鲞鱼送到姥爷面前,开心地说:“姥爷,这是我爸爸特意为您买的‘姥爷开口笑’。”老父亲看着黄鲞鱼,笑得是那么灿烂。吃黄鲞鱼成了我们家一年一度的保留节目。我们一家人演绎的“老爹开口笑”的故事,给孩子的人生带来无限的启迪。儿子也担心姥姥和姥爷不舍得吃,每年都把自己收到的一千多元压岁钱,原封不动地送给他们,十几年来从不间断。因此,我也有理由相信:爱是可以传递的,我们播种爱,“爱”也随之在儿子幼小的心灵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慢慢地,我发现儿子的爱不仅仅是针对于自己的亲人,他已经学会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小学五年级的时候,他的同班同学小坤生病了好几天没来上学,儿子很是担心。周六他早早就起床了,吃过早饭跟我说:“妈妈,我想去小坤家,看看他怎么样了。”我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他,并在儿子的建议下,给他买了些水果。因为小坤家里我家很远,我不放心,就把他送过了马路。护送他去小坤家,等找到小坤家,却发现他家大门紧锁,通过询问邻居,才知道小坤得了骨癌已经住进市立医院进行治疗。我和儿子伤心地回到家,心里都非常难过。没见到小坤,儿子站也不是,坐也不是,时不时还发上一会儿愣,看到儿子牵肠挂肚的样子,我就又买了些营养品带他到市立医院去探望小坤,儿子还把积攒的近百元零花钱带上,送给了小坤治病。谁知,这一次是他最后一次见到小坤。不久得知小坤去世的消息,儿子哭得很伤心。事隔多年,每每走到小坤家附近,儿子总会想起他和小坤相处的情景,总会说起对小坤的思念。而每每看到孩子的这种真情的流露,我却倍感欣慰,为孩子那种珍惜的情感,那颗善良的心。
别看儿子是独生子,平日里却是个热心肠,同学中谁有了困难,都愿意找他帮助。一次家住里口山的一个同学放学后发现坐车的钱丢了,就到我家找他借钱,他赶忙拿了钱给了同学。正在做饭的我见此情景,心中有着说不出的高兴,其实像这样的事情还有许多。有时同学的饭钱没了,他就把自己的午餐分一半给同学,因此,很多同学都喜欢跟他交朋友。不仅如此,细心的他总是把穿小的衣服,让我洗干净,送给那些家庭不宽裕的同学。因此,儿子在学校里的“人缘”特好。
每每与孩子谈起自己的理想,儿子总是兴奋地告诉我,他现在要好好学习,将来开自己的企业,把赚到的钱去帮助那些有困难的人,希望更多的人能得到幸福。我不确定孩子是否会实现自己的理想,但我知道有爱就会有希望,有爱就会创造奇迹。在孩子的心中播下一粒孝的种子,定会收获一朵爱的花朵。做父母的也许不会给孩子优越的条件、聪明的大脑、健康的体魄,但只要在孩子的心中播下爱的种子,让孩子学会善待他人,善待生活,善待生命中的每一段经历,孩子的人生会芳香四溢,如诗如画。他的生活将会情趣盎然,五彩缤纷,我们做父母的也算了了一件培养的心事。 撒一粒孝的种子,收一朵爱的花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