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梦 发表于 2009-12-30 13:49:07

前世,今生,来世

 一·前世

  “前世”,中国老百姓习惯地称之为“上辈子",仿佛它真的存在,真的有那么一回事。特别是在封建社会,迷信很深入人心的年头,前世的色彩还是十分浓厚的。就拿吴承恩的《西游记》来说吧,那唐僧不就是金蝉子转世的吗?遗憾的是,没有谁知道前世的唐僧,或者说那个金蝉子是不是也能让妖怪吃上一口就长生不老。

  在电视剧《宝莲灯前传》中,金蝉子说,三界之内,万事万物皆有掌管之神:燃灯古佛掌前世,如来掌管今生,即现世,而来世则由弥勒佛掌管。真是各司其职,分工明确,堪称管理学上的典范!

  同样是出现在艺术作品中,曹雪芹在《红楼梦》里对故事的主人公宝,黛二人的前世也述。在曹先生笔下,贾宝玉的前世是”神英侍者”,而林黛玉的前世则是“绛珠仙草”。

  以上所讲的都是些文学作品中出现的例子。那么在现实生活中,在今天这个社会里,还有没有人相信这一套呢?我觉得还是有一些人相信的,哪怕是偶尔信那一两次。我们常会听人说,你看那个家伙,前世(上辈子)一定是坏事做绝了,如今落到这步田地!仿佛人们更关心他前世的善恶是非,而对他今生的所做所为则避而不谈。如果某个人一旦有飞黄腾达,出人投地之日,别人常会议论道:这是人家上辈子修来的福分啊!

  “前世”一说尽管子虚乌有,可也毕竟为某些人所顶礼膜拜。当然了,我们绝不能把个人或他人的得失归因于前世的所作所为。

  二·今生

  一个人自呱呱坠地,来到人间,便开始了他的今生之旅。婴儿一出生,就哭个不停。于是有人感叹:人生苦短。

  和前世相比,今生似乎不再带有什么神秘色彩;而是离我们更近,更真实了。从古至今,人们对于今生的理解归结起来就一个字:短。从孔夫子的“逝者如斯夫”,到苏东坡的“人生如梦”,似乎都在说明一个问题:今生今世实在太短暂,太宝贵了。所以我们要珍惜时光,努力奋斗。毛泽东的词里说得好:“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所以我们要力争做到“只争朝夕”。

  面对今生,有人唱到:“岁月不知人间,多少的忧伤,何不潇洒走一回”。可是现实毕竟是残酷的,每个人的境遇,得失也是迥然不同的,真正能够来世间“潇洒走一回”的又有几人欤!

  三·来世

  来世,也就是下辈子,似乎也挺遥远的。信奉来世的人,多半是即将结束今生的人。比如说,一些英雄临死前常说的一句话就是:“20年后咱又是一条好汉”。还有人会说:“下辈子做鬼也不会放过你!”听起来真让人毛骨悚然。可见还是有相当一些人信奉来世的。而中国古代神话中则对人如何进入来世也有着一番详尽的描述。诸如“冥界”“轮回隧道”“投胎”等词恐怕早就为我们所耳熟能详了。

  然而,来世同前世一样,终究只是一种虚幻的,理想化的世界。有人整日潜心信奉某个宗教,以期死后上天堂享受荣华富贵。有人为了与所爱的人长相厮守而殉情,希望来世还能与他(她)做夫妻。纵观古今,多少王侯将相生前大肆敛财修筑陵墓,陪葬品多得不计其数。这一番煞费苦心的经营不但没能让他们来世享受,反倒是给后世盗墓者带来了意外的收获。多少人曾渴望得到仙丹妙药以求长生不老,可最终也不过留下一具尸骨给后人挖掘,留下几多笑谈供后人品尝。

管儿 发表于 2009-12-30 20:47:45

前世,今生,来世
这是人们的愿望,无法实现,寄托前世,来生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前世,今生,来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