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别处
发表于 2010-3-7 23:01:55
贵州冻雨,冻雨什么样,我这北方人还是头一回见到
生活在别处
发表于 2010-3-7 23:11:38
温度降得很低,同行的南方人见到雪景很兴奋,连司机师傅也下车让我们给拍照
京东穆易
发表于 2010-3-8 16:15:49
去九华的时候 也见到了这样的冻雨 很有意思
生活在别处
发表于 2010-3-8 18:49:51
一山有四季,山这边是漫山白雪,转个弯过去,就春意盎然了
生活在别处
发表于 2010-3-8 19:08:36
车越往下走,温度就越高,立马我们又回到了温暖的春天
生活在别处
发表于 2010-3-8 19:13:20
离开了国道、省道、县道,我们延GPS上找不到的砂石路颠簸了三个小时,来到了一个叫做增冲的地方。。。。。
生活在别处
发表于 2010-3-8 19:25:08
增冲侗寨,是个神奇而富有诗意的地方,由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三面绕寨,缓缓而过,寨子有如一座美丽的半岛,四周青山环抱,栋栋吊楼依山傍水,山中有水,寨中有水,山水交融,那恬静的田园风光、毫无商业旅游运作痕迹的原生态民风民情,洗眼、洗心。。。。。
鲁西西
发表于 2010-3-8 20:41:41
水真清澈 象儿时门前那条绣针河里的水
生活在别处
发表于 2010-3-8 20:44:00
增冲鼓楼,巍然耸立在侗寨中央,极似一株大杉树,下大上小,下部为方形亭式,上部飞阁重檐,层层而上,八角飞翘,气势恢宏,别有洞天。邮电部在地方选题邮票中,发行了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贵州《侗族建筑》邮票,共4枚,其中首枚就是“增冲鼓楼。
增冲鼓楼建于清康熙十一年,距今已有330余年历史,是全国现存最老的侗寨鼓楼。鼓楼占地面积115平方米,通高约26米,为13层重檐,双层宝顶。鼓楼用四根两人合抱的巨杉为内围承重,外围用八根同样的古杉相托,其风格在所有鼓楼中最为独特。鼓楼用木枋穿斗连接,不用一钉一铆,上至青瓦,青苔斑驳。宝顶上有一长两米直径的火塘,每当入夜,楼内篝火烧货,一为娱乐,二为保全全楼干燥,增冲鼓楼历数百年来而未出现霉败之现象,全得宜于此。鼓楼外沿镶状栏杆,内置长椅,供村民唱歌、议事、摆古所用。
生活在别处
发表于 2010-3-8 20:57:05
入夜,大家聚在鼓楼中烤火,跟当地人谈天,谈人生、谈理想
暖暖的篝火,舒服的夜晚——真带劲啊
这位老者问:“你们从哪里来的?”
我说:“从#¥·~*来的”
老者又问:“你们那里可以烤火吗?”
我:“——不可以的”
老者:“那你们那里太落后了!”
我:“。。。。。”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