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印妈妈 发表于 2010-3-9 22:34:46

西塘夜色

迈进西塘时已华灯初上,朦胧的灯笼摇曳在空中,整个的夜色就带了暖意,迎接每一个疲惫而至的行人。我骤然喜欢了这夜色,竟然开始感谢昨夜的雪中困顿,感谢那么长久的等待和焦灼,只是为了让我在雨后的夜色中走入西塘,感受这别样的水乡之夜。

   如果说西塘的夜是美的,那么这美和水有关,当夜在河水中泛滥时,西塘的夜婉约开来,不是那种一览无余的漆黑或者灯火辉煌的张扬,是灯笼的光晕融汇出来的含蓄。远近不同的一抹抹红晕在黑暗中勾勒出朦胧绰约的姿态,倒映在流动的水纹中,我无法形容若隐若现的倒影,是因了那些古朴的建筑,还是因了灯笼的影绰,或者是行人的身影而慢慢生动起来。只能让脚步驻足于桥上,放眼看点缀在黑暗中的抹抹红影,或者看光影下浅细的水波,更或者不经意地用眼光浏览水边商铺中的人,一切在春风中摇荡出一种诗意。我在这样的夜色中走上古桥,桥上已有许多人,略带寒意的风丝毫不能让人却步,紧紧衣服,或凝望,或拍照,或徘徊,都神色安然留恋。这里没有声嘶力竭的歌舞,亦没有光怪离奇的影像,只有安静的夜色和闲逸的游者。一如我从千里之外跋涉而来,只为感受西塘的夜色,试图用归者的心思触摸西塘,用行者的眼睛凝视流波,用客者的情怀触摸桥栏。这时的我已忘记了昨夜滞留车上的凄寒和无奈,亦忘记了我带着什么样的梦想来西塘,只是随性而看,随意而走,甚至任意地抚摸润滑冰凉的苍石,试图穿越时空探知它曾碾过了多少岁月,这岁月曾糅合了多少夜色洒播在微漾的水中,以致于让西塘的夜色这么幽深,这么古雅,这么闲散。

西塘的夜是静的,这静不能不说因了下午的雨沉淀出一种润泽,涤荡了诸多喧嚣,因此雨后的街道,融着水汽散漫着许多闲逸,让人的思绪任意地飘洒。且不说被春雨润泽的青石板在光影中是如何的清幽古拙,也不说那些往来的游人如何闲散自如的穿梭于古铺老店,单就铺店的主人不急不缓地张罗着手头的行当,或者是随意缠绕出的皮筋透明的姜糖,或者顺手出锅的黄灿灿的炸臭豆腐,或者悠哉的和游客侃价的软语声,丝毫让人感觉不到商业气息的烦乱,似乎这古老的店铺只是让你巡回着一种古真,回味一种久远的气息,无不让你暂时抛却现实中的诸多紧张和繁杂,置身于一种水乡老巷所特有的静谧。当夜深人静时,所有的店铺收拢了它的世界,所有的安静弥漫开来。我无所拘束的轻盈举步,狭长的故巷只有我一个人,听着扑踏踏的脚步声和着青瓦的雨滴声被甩在影子上,青幽幽的石板在灯影的反衬下,一种岁月的古拙就慢慢晕开。我不知曾有多少人和我一样曾漫步在这窄巷古道中,也不知有多少人曾和我一样试图用思绪追求岁月。这时似乎什么也不想,似乎由不得你去想,戴望舒的雨巷就随着脚步延展起来,丁香一样的姑娘是没有的,油纸伞也是没有的,但寂寥的心情倒是有些的。寂寞的灯笼悬挂在黑漆漆的门前,时有影子长长的斜印在青石板上,甚至自己都分不出影子是因了苍润的石板而滞涩,还是青石板因了人的彳亍而深沉的泛着光,融合成一种寂寥中的沉静,又在沉静中柔化出丝丝温柔的夜色。

我就沉浸在这样的夜色里,闲游在古老的弄巷里,体味着它的苍老,感受着它的古拙,领略着它的静谧,放逐尘封已久的思绪,一点点让自己浮躁的心安静下来,让那些困扰我的忧郁在春风的夜色里消逝殆尽。夜不觉更深了,偶尔的言语声亦了然无迹,唯有不曾入梦的灯笼依然持守着桥岸古道。我悄然而归,同室的匆匆已酣然入梦,不知何时我也在西塘的夜色里梦归西塘。

洗涤心灵的雨 发表于 2010-3-10 06:30:30

坐沙发欣赏美文。

樱桃一点红 发表于 2010-3-10 12:09:51

实在太美了,景美文也美。

蓝印妈妈 发表于 2010-3-10 13:20:17

谢谢楼上二位朋友,请多指点!

山清水秀 发表于 2010-3-10 21:35:03

想起了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欣赏楼主文笔。

落雪寒梅暖酒 发表于 2010-6-8 10:14:28

文笔优美,拜读了。

落雪寒梅暖酒 发表于 2010-6-8 10:16:17

青幽幽的石板在灯影的反衬下,一种岁月的古拙就慢慢晕开。这里的“晕”字是不是改成“泅”字更好些?不为挑刺,只为探讨。呵呵

三叶草 发表于 2010-6-8 21:24:11

曾经我和老公也坐在西塘的小河边,感受夜的寂寞与美丽。很难想象白天喧闹的西塘,夜深时是如此的让人陶醉。

江心一叶鸥 发表于 2010-6-10 07:10:53

回 2楼(樱桃一点红) 的帖子

梦里几度到西塘

高度近视 发表于 2010-6-10 07:53:09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西塘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