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儿时的那棵夹竹桃(李景华)
最早听到“桂林山水甲天下”一说,我还很小,四五岁的样子,还没上学。那时并不明白这句话的意思,以为“甲”是真假的“假”,曾疑惑桂林的山水倒底是真是假,怎么就“假了天下”呢?后来懂了,原来甲,是第一,是说桂林山水是天下第一美景。所以一直想去桂林,想带母亲去桂林。终于在去年十一月份,我有机会去了桂林。
愦憾的是没能带上我的母亲。
虽是初到桂林,却也没觉出有多么新奇,并不是那里的山水不够美,而是早已通过电视、画报等媒介欣赏过无数次,睹其真容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倒是路边一排排开花的夹竹桃令我感到格外亲切。我已多年未见的夹竹桃,原来你在这里愉快地生根,繁枝,开花,这里就是你的故乡吗?久违的夹竹桃,我一直把你当成我童年的玩伴,今天再次见到你,我欣喜极了。
小时候,姥姥家养了一棵夹竹桃。姥姥家只有姥姥和姥爷两位老人,姥姥又是个盲人,生活不便,妈妈惦记着他二老,所以每隔三五天就带着我去看姥爷姥姥。因为家里没有小孩子,我只好和那棵夹竹桃玩耍。夹竹桃很高,比妈妈都高,我经常攀上柜子,够它的枝叉,抚弄它的花朵。妈妈叮嘱过不许摘花,也不许摘下叶子,因为夹竹桃的汁液有毒,依稀还记得那时妈妈是这样说的:“孩子,千万不要伤了它,它也会疼啊,它还会流血,它的血是有毒的。”正是因为它有毒,所以不论多么温暧的天气,姥姥也从不把它搬到屋外,怕谁家的牛啊羊啊啃吃了它的枝叶被毒死。
后来姥爷姥姥相继去逝,母亲把老人的全部家当或送人或变卖,唯有那棵夹竹桃被留了下来迁移到我家。那时我已经上了大学。寒暑假回家,除了能见到爸妈,弟妹,又多了一棵和弟妹一样亲近的夹竹桃。它仍旧被养在室内。爸妈很忙,没有太多的闲暇照料它,弟妹更没有足够的耐心,只是偶而谁想起才给它浇上一盆水,我每次回家见到它时,叶片上都布满尘土。然而那棵夹竹桃对家人漫不经心照料没有任何隐怨,它依然繁茂,丝毫不吝啬地孕育着粉红色的花朵,奉献给这个家和家里的人们。
家人也习惯于有夹竹桃的日子,它深深地融入了我们淡泊的生活,有它在,是这个家的平常,没有它,这个家就有缺失,夹竹桃已成了我们的家庭一员。也正因如此,家人对它才不会象对待宾客一样给予特别关照,只要每天能看到它,心里就殷实就安然。
我原以为母亲并不太在意那棵夹竹桃,但从有一次妈妈为它小心翼翼包扎折伤的枝杈时的那份精心中能看出,她真切地在意着夹竹桃。
我每次回家,都要为它擦洗叶片,摘掉枯黄的枝叶,除去盆里的杂物,把它移到阳光充足的窗前,然后搬上一把小凳子,拿上一本书,坐下来边和它一起晒太阳边看书。花的芳香和着书的芳香,浸润入心。
夹竹桃属常绿灌木,革质的叶子如柳似竹,花像桃花,其名因此而得。夹竹桃常年绿影凝翠,姿态潇洒,花色艳丽,气味芳香,春末至秋初花开不败,因而有 “春至芳香能共远,秋来花叶不同浅”的美誉。夹竹桃对土壤的要求不高,且耐烟尘,抗污染,被称为“环保卫士”。通过查阅资料,才了解到它的故乡在伊朗、印度等地。据说它的果实很难看,但我从没见过。夹竹桃似乎自知自己是有毒植物,它把果实结得那么难看,免得引诱小孩子及不知情的人尝食,以防误食中毒。它以放弃美艳,不求光显,留丑陋与缺憾于自身的方式来成就他人的安全,这不正体现出它的温和善良与高尚的品质吗!
在桂林的村间乡野,看到路边到处是葱郁的夹竹桃,突然想起家里那棵已经很久不见了,想起少了它的屋子变得空落,心里也随之失落了——那种感觉似乎一直还在。
记得我曾经问过母亲夹竹桃放到哪儿去了,当时母亲支吾着说送人了,然后就不再提起它。
从桂林回家后第一件事是给爸妈打电话报平安,顺便又问起夹竹桃的事,妈妈终于有些不情愿地告诉了我,那棵夹竹桃早已死掉。
我,惋惜了那么久。
原来,邻家的一个小姑娘喜欢夹竹桃的花,每天都去我家,守着那棵夹竹桃,小手捧着花朵,又是抚摸又是闻,爱不释手。终于有一天趁妈妈不在屋,她摘走了一朵花。当妈妈回屋看到低垂的枝叉和落地的叶片,猜想一定是小姑娘为取其心爱忘记了告诫,不由心里担忧起来——可千万不要毒着了孩子。于是急忙找到小姑娘家。还好,令妈妈担忧的事情没有发生。妈妈再三叮嘱过小姑娘及家人小心花的毒汁后,回到家用热水烧死了那棵几十年朝夕相处的夹竹桃。
我虽感惋惜,但我理解母亲,我知道她倒下那盆水时会怎样于心不忍。然而为了不再存隐患,她毅然下了决心。
其实,母亲更具有夹竹桃的品质。 为什么总是你的帖子发文章。 我想起我奶家枣树下的晦毛了 要命啊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