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楼听雨 发表于 2010-4-17 19:33:07

房子背后有多少只黑手

两会后的北京楼市风起云涌。一边是央企一日制造三“地王”,一边是四环内期房均价首次突破3万元大关,六环路内的房价也迈入了“万元时代”。高房价一路势如破竹,开发商推动房价上涨的意愿之迫切世所罕见。
    应该说,中央调控房价的态度是一贯坚决的,采取措施也是果断的。今年两会上,温家宝总理就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坚决遏制房价过快上涨”,住建部官员也表态今年稳定房价“不行也得行”。但北京楼市在两会后“戏剧化的一幕”,暴露出政府稳定房价面临的巨大阻力,要实现调控目标,最根本的还是从高房价的“刚性需求”中找解决办法。
    某种程度上讲,高房价的确是“刚性需求”造成的,但这种“需求”不是单一的。普通购房者有“刚性需求”,开发商、炒房团难道就没有?那些急着要利润的企业、忙着增加盈利的银行,还有少数禁不起金钱诱惑的官员,同样有着“刚性需求”。只不过普通购房者的需求是“自住的房子”,后者的需求是“不断增长的高房价”。于是,一些人大搞权钱交易、囤积居奇、投机倒把,在不断推高房价上彼此心照不宣,将房地产当作攫取财富的工具。
    房价畸高飙涨的“刚性需求”衍生出楼市腐败。今年年初,“个性官员”仇和就怒斥一些开发商牵着官员鼻子走是不正常现象,称其为“严重的腐败”;国务院参事任玉岭日前接受媒体采访时也直指房地产业跟足球一样,腐败之深已致积重难返。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成克杰、北京市原副市长刘志华等贪腐官员相继倒在房地产问题上,揭露出贪官和楼市的诡异生态。
    楼市腐败侵犯了普通民众住房消费的正常权益,既得利益者的“刚需”压制了民众的“刚需”。因为腐败,一些地方政府土地出让不透明、开发商建设成本不公开、楼盘销售状况不监督。房地产成了既得利益者说一不二的垄断市场,信息完全不对称、权责完全不对等,还有什么“市场规则”可言?
    房地产腐败一天不除,中央调控房地产的努力就难以实现。如果放任楼市腐败而不加管束,则民生无解、社会堪忧。要解除既得利益者对房地产的垄断,就必须痛打楼市腐败,特别把商业贿赂、权钱交易列入反腐重点,让房地产从开发、建设到销售全程“阳光”起来。中国楼市迫切需要一场“足坛风暴”式的反腐,揪出蚕食民生的蛀虫,斩断腐败牟利的黑手,以保障普通民众正常的消费权益,还中国房地产一个健康的未来!
相关文章:

庄主 发表于 2010-4-17 21:20:57

黑!

啄木鸟5612 发表于 2010-4-17 21:46:31

黑!

飞翔的鹰 发表于 2010-4-17 21:55:15

如果停止二套房贷款,房价马上就降下来!

地王 发表于 2010-4-17 22:11:56

比乌鸦还黑

小楼听雨 发表于 2010-4-17 23:08:36

按照楼市的逻辑,农民也可以将粮食囤积起来,无限的涨价,这可以不可以?我们的ZF对房地产商真是太厚爱有加了,怎么可以让他们为所欲为涨价。其他商品涨价就叫通货膨胀,房子翻着跟头往上涨,叫不叫通胀,粮食涨价是民生问题,房子不是民生吗?这实在是不符合三个代表“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精神了。

小楼听雨 发表于 2010-4-18 11:13:14

薄 熙 来:帮穷人造房 不让夹心层蜗居
2010年04月18日 10:33:45  来源:重庆晚报

    这是一个让人心动的“民生住房账本”——未来10年,重庆市将建设4000万平方米的公共租赁房,今年开建500万平方米,3年时间内完成2000万平方米的建设任务。

    这意味着,重庆改变了住房主要由市场提供的单一体系——30%的低收入群体由政府提供的公租房予以保障,70%的中高收入群体由市场提供的商品房解决。

    重庆市还准备对高档别墅和商品房征收特别房产税,形成“低端有保障、中端有市场、高端有约束”的住房制度体系。

    “攒钱的速度永远赶不上房价上涨的速度。”——电视剧《蜗居》的热播,折射都市“房奴”的辛酸苦辣。也暴露出我国住房供给体系存在的制度缺陷。

    房产具有保障性和商品性的双重属性,完全由政府保障或完全由市场供给的“单轨制”都存在不足。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说,住房是当前百姓最关注的问题,解决住房保障是一个重大民生工程。他明确提出,帮穷人造房是政府的责任,要让老百姓都有房子住。

    “一个社会总有30%左右的低收入群体,基本买不起房,保障他们的住房需求,是政府责任所在。”重庆市市长黄奇帆说,城市住房供给体系的合理结构,应该30%是政府提供的保障性住房,70%是市场主导的商品房。

    今年2月,重庆市推出公租房兴建计划,与原有的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危旧房和棚户区改造安置房、城中村改造安置房、农民工公寓5种保障方式,形成“1+5”保障性住房体系,力争实现城市低收入群众住房保障“全覆盖”。

    兴建公租房,重庆意在重点解决“夹心层”住房问题。重庆市委副秘书长、研究室主任徐鸣分析说,新生代城市居民、大学毕业生、外来工作人员、新就业人群等“夹心层”群众被排除在现有的住房体制之外,他们既享受不到保障房,短时期内也买不起商品房。而这部分人多是有知识、有技术的人才,也是将来最有可能成长为中产阶级的群体,高房价过度透支他们的未来收入和限制他们的发展前景,有可能导致我国亟待培育的中产阶级难以形成。

    重庆市国土房管局局长张定宇介绍,重庆公租房户型面积一般在35-80平方米,有三大特点:一是建设低成本。公共租赁房由政府投资,国有企业承建,其建设用地以划拨方式提供,享有税费优惠政策。二是入住低门槛。凡年满18周岁,有稳定就业岗位和收入来源,具有租金支付能力,本市无住房或住房面积低于城市住房保障标准,都可以申请公共租赁住房,不受户籍限制,租赁期最长为5年。这就打破了城乡和内外差别,让新就业大中专毕业生、进城务工人员、引进的专业人才和外地来渝工作人员都能够安居乐业。三是租金较低且稳定。公租房租金相当于同类商品房出租价格的60%,只求收支平衡,保持相对稳定。

少年的龙 发表于 2010-4-18 11:38:32

引用第5楼小楼听雨于2010-04-17 23:08发表的:
按照楼市的逻辑,农民也可以将粮食囤积起来,无限的涨价,这可以不可以?我们的ZF对房地产商真是太厚爱有加了,怎么可以让他们为所欲为涨价。其他商品涨价就叫通货膨胀,房子翻着跟头往上涨,叫不叫通胀,粮食涨价是民生问题,房子不是民生吗?这实在是不符合三个代表“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精神了。 images/back.gif

没有可比性
粮食会变质,房子不会
更主要的没吃到谁都会暴乱,而房子却不是
住不起楼房可以住+ 片+

++

+
++

少年的龙 发表于 2010-4-18 11:38:33

引用第5楼小楼听雨于2010-04-17 23:08发表的:
按照楼市的逻辑,农民也可以将粮食囤积起来,无限的涨价,这可以不可以?我们的ZF对房地产商真是太厚爱有加了,怎么可以让他们为所欲为涨价。其他商品涨价就叫通货膨胀,房子翻着跟头往上涨,叫不叫通胀,粮食涨价是民生问题,房子不是民生吗?这实在是不符合三个代表“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精神了。 images/back.gif

没有可比性
粮食会变质,房子不会
更主要的没吃到谁都会暴乱,而房子却不是
住不起楼房可以住平房,只要能住,没人愿意去暴乱
++

+
++

jason 发表于 2010-4-18 12:13:27

在中国,正常的不正常,不正常的反而理所当然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房子背后有多少只黑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