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晓生 发表于 2010-5-7 15:31:32

宝坻皮影——高文忠

   
    家住宝坻区牛道口镇郭家深村的农民高文忠,是一位远近闻名的皮影艺人。他19岁学艺,与皮影结下一辈子解不开的情缘。如今,年届古稀的高文忠仍然熟记20多个连环本子的皮影戏唱腔唱词,可以一连唱上三五个月不重样,而且有一手刻皮影的绝活,是皮影戏这一传统艺术门类宝贵的“活字典”。

    皮影人物在农家跳跃

   高大爷的三间屋子从外面看和普通农家没什么两样,但是走进堂屋,不由让人一惊,各式皮影人物在这个农家里跳跃。这堂屋的墙上挂满了镶着皮影人的镜框,栩栩如生的《霸王别姬》、传统吉祥图案《麒麟送子》……一个个神采奕奕、或笑或怒,活灵活现。

   堂屋墙角的水缸上放着一个木质的大箱子,里面还堆放着百十件古朴典雅的皮影,这些都是高文忠亲手制作的宝贝。每逢有人来参观,高文忠都要挨个介绍:如《孙悟空》里的齐天大圣,《西厢记》里的多情张生和莺莺,《杨家将》里的大将孟良和焦赞,《三国演义》里的五虎上将,以及黄琉璃瓦、龙书案、四条金龙盘玉柱、气势恢弘的《金銮宝殿》等等。

   高文忠告诉记者,制作一件皮影至少需要一个多星期,需要经过将驴皮削、磨、洗、刻、着色等各个工序。虽然已经69岁高龄,眼神大不如前,但他现在每天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刻皮影。老人告诉记者,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不用靠做皮影吃饭,不用赶工,可以慢工出细活,近几倒是出了几样精品。说到此中诀窍,高文忠得意地说:“这皮影最难刻画、最花工夫的要数人物的眼神,一个皮影人一个样儿,还得符合故事情节,完全靠手艺人的悟性。有时为了找准一个眼神,一琢磨就是一宿。”

    如痴如醉一辈子没离开皮影

   高文忠告诉记者,他从十几岁就喜欢皮影戏了。解放后,郭家深村有一批人演皮影戏,演到哪他跟到哪儿,每天看得如痴如醉。他白天看,晚上凭印象刻皮影,整天沉浸在皮影戏带来的激动之中。这份痴心终于打动了母亲,也打动了皮影师傅。1959年,高文忠正式拜师学艺,成为皮影艺人。从那以后,高文忠有演出就唱,闲下来就刻,一辈子再没离开皮影。

   如今,高大爷虽然年近古稀,依旧能将20多个连环本子的唱腔唱词记得滚瓜烂熟,这每个连环本子都能演好几个晚上,俨然就是一部皮影戏的活字典。据高文忠的儿子介绍,皮影兴盛的年头,除去下雨天,每年要在村口连着演上十个月的皮影戏,有的人走了好几里路就为来看高文忠的皮影。直到现在,高文忠也常常去北京平谷县、兴隆、玉田等地演出。

   听说皮影作为“民间十八绝”之一进入了天津民俗博物馆,高大爷笑得合不拢嘴。现在很多年轻人喜欢看皮影、玩皮影,让高文忠看到了希望。高文忠说,如今他演皮影戏可不为挣钱,就是想让更多人爱上皮影这门手艺,把老祖宗留下来的手艺传下去!

快乐晓生 发表于 2010-5-7 15:32:46

作品一览1

快乐晓生 发表于 2010-5-7 15:33:09

作品一览2

快乐晓生 发表于 2010-5-7 15:33:20

作品一览3

快乐晓生 发表于 2010-5-7 15:33:35

作品一览4

快乐晓生 发表于 2010-5-7 15:33:48

作品一览5
金陵十二钗
1、宝姐姐: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2、林妹妹: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3、史湘云: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展眼吊斜晖,湘江水逝楚云飞。
4、凤姐: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5、李纨嫂子:桃李春风结子完,到头谁似一盆兰。如冰水好空相妒,枉与他人作笑谈。
6:秦可卿:情天情海幻情深,情既相逢必主淫。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
7、迎春: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
8、惜春: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
9、巧姐:势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偶因济村妇,巧得遇恩人。
10、贾元春: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三春怎及初春景,虎兔(兕)相逢大梦归。
11、贾探春: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泣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12、妙玉: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

快乐晓生 发表于 2010-5-7 15:33:59

作品一览6

快乐晓生 发表于 2010-5-7 15:53:29

作品一览7

铁马金戈 发表于 2010-5-7 16:20:35

厉害,民间艺术是瑰宝,不过现在年轻人大都喜欢外来品,喜欢周杰伦……

胖皮球妈妈 发表于 2010-5-8 11:43:08

这些可都是宝贝啊
页: [1] 2 3 4
查看完整版本: 宝坻皮影——高文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