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d 发表于 2010-8-6 11:10:47

除了烧香送礼,老师还能做什么




在现时的教育环境下,作为老师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千方百计提高学生的分数,以便为本校乃至本地升学率的提高做出卓绝的贡献,进而给各路官员的政绩簿上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可随着应试教育的与时俱进,老师们还要承担一些匪夷所思的任务——去庙里烧香,给学生送礼,即使为此斯文扫地,也在所不惜。

先说去庙里烧香,引领这股时代潮流的是武汉市新洲一所初中学校。在中考即将来临之际,这所初中学校组织30余名
毕业班老师去禅寺敬香拜文殊菩萨。带队的副校长说,此举是“为了加强凝聚力”,并称每年如此,“这已经是常规工作”。(2010年5月19日《钱江晚报》)想想真让人感动,30多位老师,凌晨3时就从学校出发,而且一路还要冒着冷雨,如此不畏艰难困苦,这是一种怎样的虔诚啊!要知道,这并不是偶尔为之的事情,学校已经把它作为一项常规工作来抓,烧香竟然成了学校的常规工作,这是多么有意思的事啊!

    想想吧,当那些负有“传道授业解惑”之责的老师们,在菩萨面前焚香叩拜时,心里肯定在默默祈祷:救苦救难慈悲为怀万能的菩萨啊,你可一定要保佑我的学生考好,考出高分;考好了,我会再来答谢您老人家的!我不知道菩萨到底保佑了他们没有,假如考好了,这所学校对菩萨的显灵就会更为迷信。如果没有考好,这所学校还是得把希望寄托于菩萨,因为平时种种榨取分数的方法都已用完,学校已经黔驴技穷,心中没底,空虚失落得可怕,只能“病急乱投医”,除了找菩萨他们还能去哪儿寻找希望呢!“闲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如果菩萨也是唯利是图的,也是容易蒙骗的,那这种烧香或许还真能烧出一个喜人的分数。倘若所有的学校都去烧香,菩萨肯定要犯难了,到底该保佑哪一所学校呢?

这逼得一些学校又开始了创新,随着生源大战的愈演愈烈,给学生送礼也就
成了老师们的重要任务。
刘老师是武汉一所名初中的毕业班班主任,临近中考,她每天奔忙的,是陪着笑脸,上门给尖子生送礼,目的是把优质的中考生源截留在本区。学校传达了教育行政部门的精神:各初中、每个班主任都有义务为本区留住生源……留住一个尖子生,学校和班主任将受到奖励;如果流出的生源多了,学校和班主任就有失职之嫌。(2010年5月3日《楚天金报》)

给学生送的礼,按说也不多,每个学生300元,这笔开支由学校出;但老师却因此丢尽了脸面,家长得知老师为此而来,往往电话不接,脸色难看,连学生的眼神里,也没了往日的尊敬。气得
刘老师不禁哀叹:“这叫什么事!”可怜老师们辛辛苦苦用了几年时间才在学生内心积攒下的威信,就这样荡然无存了。

现在学校给学生送礼可谓蔚然成风,考上清华北大的学生,学校动辄就给几万几十万的奖励,就连清华北大,要想招到各省状元,也要给以重奖。在高考升学率一路高歌猛进的时代,一些学校花大钱也能把自己学校的升学率提高到一个喜人的水平,为了招到优质生源,金钱的不断加码就成了制胜的法宝,而在这其中,老师们只好放下脸面,胁肩谄笑,尽情讨好学生。学生成了真正的上帝,老师在上帝目前已经颜面无存一文不值。

当然,老师们也不想这样做,可应试教育的囚徒困境,已经把学校
和老师逼上了绝路,已经窒息了不少老师对真善美的信仰和追求。老师们只能把分数当成顶礼膜拜的对象,因为只有学生考了好分数,学校才能有高贵的地位,教师才能利益均沾活出点苟延残喘的尊严。

既然如此,寺院成了一些学校的心理诊所,老师们去烧香拜佛,还不是正常的事吗?老师们置师道尊严于不顾,卑躬屈膝地给学生送礼,不也是正常的事吗?

只是作为同道的我,不禁悲从中来,不禁想质问苍天:除了烧香送礼,我们老师还能做什么呀!

bd 发表于 2010-8-6 11:12:11

转贴.

花落月影 发表于 2010-8-6 11:24:29

可以给自己送礼。比如调城里需要5,6万,7,8万的。那就给自己买个好本本。买个便宜小车。开个破车去旅行也不错啊。5,6万可以孝敬爸妈。救助困难。

光辉岁月28 发表于 2010-8-6 12:06:25

虽然如此,也不会有人同情教师的,只能说“白天不懂夜的黑!”

南方的雪 发表于 2010-8-6 12:49:26

还能告状

香烟1 发表于 2010-8-6 14:11:16

32662 发表于 2010-8-6 15:01:51

堕落如斯,还谈什么教育!

rfc-2666 发表于 2010-8-6 15:04:11

教师还是回归自己的本行好,教师就是一职业,就要爱岗敬业,就是要养家糊口.别怨天忧人,比你们差的人有的是.

回头看我 发表于 2010-8-6 20:30:27

当教师你就知足吧,最主要的是不要误人子弟呀

花开 发表于 2010-8-6 21:09:47

这不是教师的责任,是领导下的令。身为下属,怎能不听命?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除了烧香送礼,老师还能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