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心 发表于 2010-9-20 09:16:12

亲子沟通中常见的无效语言

亲子沟通中常见的无效语言
家庭亲子沟通中最常使用的两种无效语言:

“你。。。。。”。例如:你怎么这么笨,你怎么总是没别人考的好,希望你长大了成为一名医生,等等。。。。。。
例如:当孩子用五块钱买了一块钱的东西时,你可能会对孩子说出“你这个败家子,你。。。。。。”
其实孩子只是用五块钱买了一块钱的东西而已,并没有家长想像中的那么严重。但是家长却以自己的观点而给小孩一个定性,认为小孩如何如何。
所以,当我们用“你的”开始沟通时,就错过了彼此间的真实交往。
代给人们:
看法:你用你的信念、观点、想法为对方贴上标签。此种情况也可视为一种暴力(软暴力)行为。
目的:即使用好的语言,但是在孩子有情绪时,都是有目的的沟通。
理想:描述你的理想,而不是孩子的真实需要。欲透过操控别人来满足自己的需求。

“人家。。。。。”例如:你看人家都考了100分,人家又温柔又体贴,等等。。。。。。
用“人家的”开始沟通时,代给当事人:
一种渴望的感觉:让当事人明白你对“人家”的欣赏或是羡慕
否定:你用“人家。。。。。。”表达了自己的愤怒,让当事人觉得自己不够好。
劝导:例如,“你看人家都考上清华北大了”,“你看人家都在全国**比赛中拿第一名了”等等,这样会使孩子学会讨好父母,或成为父母期望的样子,从而失去自我。


*****************************************************************************************

亲子关系交往中的五大误区;
1、不当时机的沟通
当孩子有情绪或是需要关爱时,你所呈现出的做法,往往会适得其反,所以沟通决对要等待合适的时机。只有当理性与情绪处于平衡状态时,才能有效沟通。

2、错误的表达方式
委屈、愤怒等表达出的不是你的实相,真正的需要是真实的沟通,需要平静的心态及环境。

3、不直接表达需求
希望孩子成绩有进步时,不是直接表达,而是往往用“你看人家。。。。。。或是你怎么。。。。。。”来表达。亲子关系中的沟通需要真实地、直接地沟通。

4、有目的的沟通
在沟通中存在一个输赢或是带有目的的性质时,最终都会变成像生意一样,没有真实。

5、彼此的价值观、冲突

亲子关系沟通的五大误区的负面影响
1、权利架构

2、用标签代表行为:使人含有很深的自我否定。

3、分不清谁拥有问题
请记住:谁有情绪,谁就拥有问题。

4、没有深度的聆听
聆听的深度、品质不够,只会使沟通停留在表象上。
当聆听的深度、品质足够了,不仅听到文字及话语,还会听到内在的声音。

5、条件式反应
需要意识到每个人都有沟通按纽。
需要知道你自己究竟要什么。

6、如我所想
将自己的想法,给对方定性。如其所是,而不是如我所想。

7、时间分配不平衡
亲子之间需要有彼此单独的时间,活动的时间,也要有一对一的时间。

cherryli 发表于 2010-9-21 14:18:54

学习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亲子沟通中常见的无效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