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雪玫瑰 发表于 2006-4-7 18:52:49

读书的愉悦

前些时翻阅一份读物,看到其中有这么几句话:人生中总有种种因缘促使自己倾向于某种生活习惯,而我想我的生命是无法与读书分离的。“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古人之言,我把它改成“宁可食无肉,不可家无书”!看之思之,感受深切,如出己言,钩起记忆。但我还想说,读书之于我不仅是种习惯,读书也让我由衷地愉悦。
我出生于60年代那个衣食还不丰足的年代,自幼性情柔弱体魄不健,动不动就爱哭鼻子抹眼泪。已记不得是在几岁生日时,当母亲悄悄塞给我两个鸡蛋后,父亲则把一个小本本放在了我的床头边——那是一本小人书《刘胡兰》。自此以后,我渴盼的目光便聚焦在父亲的一只黑提包里,而父亲也真的没有让我失望过,总是能够经常不断地从那里得到打着那个时代深深烙印却让我穿透懵懂认识这个世界的一本本小人书——《鸡毛信》、《半夜鸡叫》、《神笔马良》、《九色鹿》……,那黑白分明的善恶不仅像一粒粒饱满明净的种子撒进心田,而由它们演绎的通俗易懂且又琅琅上口的故事情节,也促使我对读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如今,三十多年过去,我对那些小人书仍有一种挥之不去的依恋,也从来没有忘记过他们对我人生启迪的份量。
随着年龄增长直至参加工作到现在,读书的兴趣一直保留有增无减。每当闲暇之时,我就会静静的端坐在那里,陶醉在淡淡的油墨香味中……读杂文集,一篇篇短小犀利的文章,使我感受到一种酣畅淋漓的痛快;读美文集,一页页嵌香蓄蕊的温馨,沁入我的心扉滋养我的品性;读哲理书,一个个朴素深邃的启迪给了我遐思与畅想;读文史观,一幅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穿越时空隧道让我与祖先亲近。是文字,让我心灵的羽翼渐丰,是读书,教会我从容与坚定!而创造这些优美华章的文学大家们善良唯美的本性、诗人气质、童话理想、浪漫主义心理以及艺术上的深潜更让我深情仰视,顶礼膜拜。
书,是我的良师益友,已经融入我的血脉,读书,已经成为我的习惯,是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但我之读书至今与功利无关,不为颜如玉,不为黄金屋,只为心之愉悦,也为越来越深切地明白,书籍是知识和智慧的积淀,是文化和历史的化石,它蕴藏着前人的真知灼见。只在乎“论先后,知在先;论轻重,行为重”。正如英国作家汤马斯所说“阅读所获的最大快乐是,你好象透过一面镜子,看到自己的心灵。仅仅坐着,就能奔驰在精神的世界中。”
书以宁静之躯,包罗知识的星星之火,跳跃不息。而我则迷恋于这样一种享受,那就是深夜灯光下,暂离喧嚣处,与文字亲切相拥的漫舞。虽然,现在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人们的生活方式繁复多样,但我仍固守着让书本馨香心灵这块阵地,书店仍是我频频关顾的地方,我的书柜中的书籍也在慢慢不断地增多,平时无论内心出现怎样的浮躁与空洞,只要拿起一本心仪的书籍,便都会随着阅读而宁静,就连室内的空气也开始变得像在森林里那样:流畅、净澈、湿润,有一股沁人心脾的薄荷的清凉、雾的涟漪、春晨树芽的萌动……一如“春游芳草地,夏赏绿荷池,秋饮黄花酒,冬吟白雪诗”般地惬意。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读书的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