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心 发表于 2011-6-1 08:27:12

孝经讲解:第四章

                                                               卿、大夫章第四

  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是故,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口无择言,身无择行,言满天下无口过,行满天下无怨恶。三者备矣,然后能守其宗庙,盖卿大夫之孝也。诗云:夙夜匪懈,以事一人。

  卿、大夫在社会中是起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对上帮助君王制定政策,也就是政策决定的集团,辅助君王治理国家,有效地把君王的思想贯彻下去,对下是全国行政的枢纽,是具体执行者,卿、大夫在言语上、行动上要合于礼法,起到示范人群的作用,所以地位也很高。故次于诸侯。这里主要讲他们在孝道上的第二个阶段如何事君。

  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这段话我们一定要注意,因为这段话讲的是非先王,而不是现在的执政者。以古为鉴可以知道现在的兴衰好坏,遵守古贤者的他们所总结的经验,可以使卿、大夫在帮诸侯制定政策时,不至于犯严重的错误。因为一个政策的失误,会给国家带来很大的损失,给人民带来很大的痛苦,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才能挽回。常言道:上面动动嘴,下面跑断腿。所以在事君的时候,抱着一个上对诸侯、对国家负责,下对百姓负责的态度。 不是过去的贤王所规范应该服从的,不敢服从。不是过去的贤王所规范的言语,不敢遵循。不是过去的贤王所规范的品行,不敢去执行。法,字的意思是对所有人都有约束力的社会生活规范。(服,字在许多书里都解释为服装。我个人认为应该解释为服从,理由有以下几点:一是服字的原意是按着命令用船把东西送给君主,又产生臣服的含义。二是上下文通读,加上自己的生活阅历,自认为应该是服从的含义。有不对之处万望有学识的朋友、老师给与指正。)

  是故,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口无择言,身无择行,言满天下无口过,行满天下无怨恶。所以当一个人不规范的语言不去说,不符合道的事情不去做,那么他在说话的时候就不用再选择应该说什么,不应该说什么,做事也就一样了,虽然说了满天下的话,也不会有过错的,虽然行了满天下的事也不会招来怨恨。

  三者备矣,然后能守其宗庙,盖卿大夫子孝也。诗云:夙夜匪懈,以事一人。

  做到以上三点的,才能使自己不犯错误,国家也兴旺,那么也就保住自己的宗庙。这就是卿、大夫完成了自己的孝道。(这正符合孝经第一的,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诗经·大雅·烝民》原诗是赞美周宣王的大夫仲山甫,从早到晚,从不懈怠,尽心尽力的侍奉周宣王。在这里引用《诗经》的这两句话,去赞美那些和仲山甫一样的卿、大夫。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孝经讲解:第四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