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李瑞环的"遗嘱"感动富人 !
李瑞环10年间拿出个人资产53.3万元,以“一位老共产党员”的名义,资助了148名贫困大学生。今年,李瑞环又捐出一笔稿费,委托天津市教委今后3年内每年再资助100名贫困大学生。李瑞环已立下遗嘱,称他逝世后遗产统统变现资助天津贫困学生。(见《新京报》4月6日)匿名助学十年,后又立下遗嘱将百年后的资产全部变现资助天津贫困生——李瑞环的高风亮节和无私精神令人感动。笔者注意到,这则新闻在互联网上被各大门户网站转载后,网友的跟贴多达几千条,“领导干部的楷模”、“好人”、“可歌可泣”之类的美好词汇如潮水一般滚动着。
李瑞环的“遗嘱”感动了世人,产生了强大的社会震撼力。公众对于李瑞环的赞美,并非是因为他前国家领导人的身份,而是出于对一位不计名利、无私助学老人崇高品行的无比敬重。无疑,在感动之后,在李瑞环行为的感召下,会有很多人积极跨入慈善助学的行列。从这个角度看,匿名助学的行为被媒体曝光,虽然不是李瑞环所愿,可倘若因此激发起社会助学爱心的热潮,对于他而言,是一种最大的慰籍;对于社会来说,也是一件莫大的幸事。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李瑞环在无形中充当了一个人人敬仰的道德助学楷模。那么,他的无私助学的行为会感动一些长期吝于行善的富人吗?这位老人的“遗嘱”能唤起富人群体整体的社会责任心和慈善热情吗?
与其说这是疑惑,不如说这是一种期盼。全国高校贫困生已达300万,占大学生总数的四分之一,范围放宽到小学、中学,数目更是庞大。他们中有很多已经徘徊在失学的边缘,急切渴望着社会的助学资助。在此方面,拥有大量社会财富的富人群体最有能力、最有条件走在整个社会的前列,引领社会助学。不敢奢望富人们能像李瑞环那样将遗产全部捐献出来,毕竟这种胸怀天下无私付出的精神境界不是常人所能达到的,但只要富人们都拿出一点助学的爱心,汇集起来的力量都是巨大的。
但愿李瑞环的“遗嘱”能感动众多麻木寡善的富人。话说回来,如果这样鲜活和震撼人心的实例都感动不了富人,在社会公益慈善事业方面,我们也不必对富人群体抱什么指望了。
为我们的老乡,伸出你的大拇指吧!!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