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nyuzhu 发表于 2011-12-26 12:26:10

你吃的香油是假香油吗?

你吃的香油是假香油吗?

上周去央视一套录制了《生活早参考》节目,内容是教大家如何识别假香油。这期节目揭露了假香油黑幕——目前市场上每斤15元以下的香油基本都是假香油,其中不乏用豆油加色素香精勾兑的“香油”。节目播完以后,还有很多朋友发来短信,询问我如何识别假香油。今天就在博客里来个“细说香油”。



u   什么是香油?



香油,作为大家餐桌上必不可少的调味品,尤其是在拌凉菜调味时,有画龙点睛之功效。香油又称麻油,是从芝麻中提炼出来的,具有特别的香味,故称为香油。芝麻,又名胡麻、油麻,是古老的油料作物。



我国的国家标准中将芝麻油分为两类:第一类是香油,具有浓郁或显著的芝麻油香味。分为小磨香油和机制香油。小磨香油用水代法加工制取,机制香油用机械方法加工制取。香油以小磨香油品质最好,毫不夸张的说,小磨香油是我们的国粹,它的生产方法独特,产品颜色红艳、香味浓郁、滋味绵长。深受各地消费者喜爱,乃至远销国外,目前在日本、朝鲜半岛、东南亚等地也是人们不可或缺的佐食佳品;第二类是普通芝麻油,香味清淡,用一般的压榨法、浸出法或其他方法加工制取。



香油生产源自我国,不少古文献中都有相关记载,《诗经》、《神农本草经》中曾有“胡麻”的记载。而“芝麻油”的记载最早见于魏晋时代陈寿的《三国志》,由此可见香油的生产最晚已于“三国时代”形成(公元220~265年),甚至早于“东汉”时期(公元25~220年)已经问世。如此看来,我国的香油生产至今已经有近2000年的历史。



u   香油为什么这么香?



香油的香味成分十分复杂,已测知的成分有四十多种,其中两个重要的特征组分分别是芝麻素和芝麻酚林。芝麻酚林受热分解,产生芝麻酚和萨明。传统理论认为这是芝麻油香气的主要成分。但实际上,芝麻油的香味是这四十多种物质共同作用的结果。芝麻油中还含有一定数量的维生素E和木脂素类抗氧化剂,因此,芝麻油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和抗氧化性。芝麻油用途很广,除食用外,在健康食品、医药品及金属、印染工业也多有应用。和橄榄油、浓香花生油一样芝麻油也是不经任何精炼即可直接食用的全天然油脂。芝麻油还是生产很多药品及化妆品的必需原料。



u   假香油是如何加工出来的



按照香油的国家标准规定,“各类芝麻油不得混入其他食用植物油或非食用植物油”,也就是说香油只能用芝麻加工而来,不得加入其他油脂。但由于香油的价格是普通油脂的几倍,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因此,芝麻香油掺伪现象历来就存在。目前,市场上芝麻香油的掺伪造假主要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是掺假,即利用芝麻油浓厚的香味做掩盖,在其中掺入价格较便宜的植物油脂,如豆油、菜子油、棉籽油或经过脱色处理的色拉油等,这种香油虽是掺假香油,但毕竟还有真正的香油存在。而第二种则是完全勾兑出来的假香油,选用豆油或菜油为主要原料,在其中添加香油香精和色素,这种香油每斤的售价不会超过10元,通常为散装的或者“现磨的”(表面上是现磨,实际上就是摆一口大锅,装装样子),在很多农贸市场均可见到。



u   如何辨别假香油



在选购香油时,为了防止大家被假香油所蒙蔽,给大家提以下几点建议:

首先,买香油不能图便宜。现在一斤芝麻的批发价至少要6块钱,而一斤芝麻才能出四两香油,所以最便宜的香油,一斤的成本也要15元,你想几块钱一斤的香油,怎么可能会是真的?因此最好去大超市,购买信得过的品牌。



其次,大家在购买香油时,可以看看香油的颜色,闻一闻香油的气味。优质的香油呈棕红色或深褐色,而劣质芝麻油呈褐色或黑褐色;优质香油具有香油特有的浓郁香气,而劣质香油要么气味平淡,要么气氛冲鼻,甚至有焦味等。



再次,可以用筷子将一滴香油轻轻滴在平静的水面上,优质香油会呈现一片薄薄的、无色透明的大油花,大油花散开后会形成若干个小小的油滴,劣质香油形成的油花小且厚,而且也不易扩散开来。



最后,还有一种不用借助任何设备的鉴别方法,使用起来很方便,而且很有效。这个方法叫做摩擦法,我们找出两种香油,用左右两只手的食指各沾一滴香油,然后分别和左右手的大拇指进行摩擦,由于摩擦产热,油脂中的芳香物分子运动加剧,香味会扩散。摩擦一分钟后,咱们闻一闻指尖的香油,如果香油未掺伪,则只有香油浓厚的香味;若掺有其它植物油,则除了香油的香气外,还会夹杂着掺伪油脂的异味;如果是用香精色素勾兑的,由于香精易挥发,所以气味刚开始会比较冲鼻,到后来基本上就没有香油味了,而真香油的味道会比较持久,摩擦完半小时,还能问道指尖的香油味。这种方法简便易行,可靠性较强,最适用于现场鉴别。

第一重要 发表于 2011-12-26 12:50:25

学会一招,感谢楼主!

飞翔的鹰 发表于 2011-12-26 13:35:53

宝坻各个香油坊都是16元一斤,都是假的吗?

基督山伯爵 发表于 2011-12-26 15:42:04

生产与制造假货都是生产者的错?

win 发表于 2011-12-26 16:28:00

蒙牛纯牛奶被查出强致癌物
2011-12-25 19:37:00 来源: 新京报(北京) 有188156人参与 手机看新闻 转发到微博(2378)
核心提示:12月24日,国家质检总局公布了近期对液体乳产品抽查的结果。蒙牛乳业(眉山)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批次产品被检出黄曲霉毒素M1超标140%。25日,蒙牛发布声明致歉。另一款福建产的长富纯牛奶也被检出黄曲霉毒素超标。黄曲霉毒素M1为已知的致癌物,具有强致癌性。


国家质检总局网站截图。

微博关注广州乳业协会会长

本报讯国家质检总局24日公布了近期对200种液体乳产品质量的抽查结果。抽查发现蒙牛、长富纯牛奶两种产品黄曲霉毒素M1项目不符合标准的规定。

其中,蒙牛乳业(眉山)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批次产品被检出黄曲霉毒素M1超标140%。对此,昨日蒙牛在其官网承认这一检测结果并“向全国消费者郑重致歉”,此外表示对该批次全部产品进行了封存和销毁。

蒙牛纯牛奶一致癌物超标140%

据悉,国家质检总局是在今年10月对涉及21个省市128家企业生产的200种液体乳产品展开的抽查,涉及蛋白质、酸度、铅、无机砷、总汞、铬、黄曲霉毒素M1、金黄色葡萄球菌、三聚氰胺等18个项目。

质检总局发布的检测报告显示,蒙牛乳业此批次超标产品由国家加工食品质量监督福州检验中心检出。被检测出黄曲霉毒素M1实测值为1.2μg/kg,国家规定的最高值为0.5μg/kg,蒙牛该批次产品超标140%。蒙牛该批次超标的产品为该集团眉山公司2011年10月18日生产的250ML/盒包装的纯牛奶产品。

公开资料显示,黄曲霉毒素M1为已知的致癌物,具有很强的致癌性。

另一款福建长富乳品有限公司生产的长富纯牛奶(精品奶)也被检出黄曲霉毒素M1不合格,较标准超标80%。

蒙牛称抽检的问题产品尚未出厂

对于这一检测结果,昨日蒙牛在其官网发布《关于蒙牛眉山工厂产品抽检的情况说明》承认这一检测结果并“向全国消费者郑重致歉”。

记者发现,在蒙牛的声明中,对于消费者关心的检出的问题产品是否已经销售到市场?销售出去的产品将如何处理?这一批次的产品具体有多少?以及是否涉及给消费者的赔偿这些问题解释的并不明晰。

对此,昨日记者联系蒙牛乳业副总裁卢建军,他表示,该批次产品为福州质检机构到蒙牛的四川眉山工厂里检测出来的,所以产品都还没销售出去。在检测出有问题后企业进行了封存和销毁处理,因此不涉及召回等一系列问题。

昨晚21时30分,蒙牛乳业对此事件再次发布声明强调,该批次产品在接受抽检时尚未出库。

调查

眉山产蒙牛不会流入北京

含致癌物的纯牛奶,北京会有售吗?相关产品是否会下架?

记者昨晚咨询家乐福、物美、沃尔玛等超市,相关人士都表示目前没有接到要下架的任何通知,而且蒙牛产品多为本地产,不会有眉山的产品进入北京。

链接

黄曲霉毒素可致肝癌

乳业专家王丁棉昨日表示,牛奶中的黄曲霉毒素来源于奶牛的饲料中,即使超量一点点,随着人在食物中的摄入,慢慢在人体积累也会致癌。而此次蒙牛牛奶中检测出黄曲霉毒素M1超标超过100%,如产品已上市,那必须要下架处理。

据了解,由于黄曲霉毒素M1相当稳定,巴氏灭菌法也无法将其杀灭,所以检测黄曲霉毒素M1不仅要在饲料原料中检测,而且在最终产品中也需要进行鉴定。

黄曲霉毒素1993年被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癌症研究机构划定为1类致癌物,是一种毒性极强的剧毒物质。黄曲霉毒素的危害性在于对人及动物肝脏组织有破坏作用,严重时,可导致肝癌甚至死亡。

液体乳产品质量抽查结果(部分)

产品名称 生产日期(批号) 抽查结果 主要不合格项目

福建长富纯牛奶(精品奶) 2011-10-08 不合格 黄曲霉毒素M1(实测值:0.9μg/kg)

蒙牛乳业(眉山)纯牛奶 2011-10-18 不合格 黄曲霉毒素M1(实测值:1.2μg/kg)

承检单位均为国家加工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福州)

黄曲霉毒素M1国家规定的最高值为0.5μg/kg。

名词解释:黄曲霉毒素

1993年黄曲霉毒素被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癌症研究机构划定为1类致癌物,是一种毒性极强的剧毒物质。黄曲霉毒素的危害性在于对人及动物肝脏组织有破坏作用,严重时可导致肝癌甚至死亡。在天然污染的食品中以黄曲霉毒素B1最为多见,其毒性和致癌性也最强。

黄曲霉毒素是黄曲霉、寄生曲霉等产生的代谢产物。当粮食未能及时晒干及储藏不当时,往往容易被黄曲霉或寄生曲霉污染而产生此类毒素。

黄曲霉毒素存在于土壤,动植物各种坚果,特别是花生和核桃中。在大豆稻谷,玉米,通心粉,调味品牛奶,奶制品食用油等制品中也经常发现黄曲霉毒素。

黄曲霉毒素如不连续摄入,一般不在体内积蓄。一次摄入后约1周即经呼吸、尿、粪等将大部分排出。


亚洲和非洲的疾病研究机构的研究工作表明,食物中黄曲霉毒素与肝细胞癌变 (Liver Cell Cancer,LCC) 呈正相关性。长时间食用含低浓度黄曲霉毒素的食物被认为是导致肝癌胃癌,肠癌等疾病的主要原因。除此以外黄曲霉毒素与其它致病因素(如肝炎病毒)等对人类疾病的诱发具有叠加效应。黄曲霉毒素是目前发现的最强的致癌物质.其致癌力是奶油黄的900倍比二甲基亚硝胺诱发肝癌的能力大75倍,比3,4苯并芘大4000倍.它主要诱使动物发生肝癌也能诱发胃癌,肾癌直肠癌及乳腺,卵巢小肠等部位的癌症。

相关阅读:近年来蒙牛牛奶出现问题一览表


(本文来源:新京报) 责任编辑:NN024蒙牛纯牛奶被查出强致癌物
2011-12-25 19:37:00 来源: 新京报(北京) 有188156人参与 手机看新闻 转发到微博(2378)
核心提示:12月24日,国家质检总局公布了近期对液体乳产品抽查的结果。蒙牛乳业(眉山)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批次产品被检出黄曲霉毒素M1超标140%。25日,蒙牛发布声明致歉。另一款福建产的长富纯牛奶也被检出黄曲霉毒素超标。黄曲霉毒素M1为已知的致癌物,具有强致癌性。


国家质检总局网站截图。

微博关注广州乳业协会会长

本报讯国家质检总局24日公布了近期对200种液体乳产品质量的抽查结果。抽查发现蒙牛、长富纯牛奶两种产品黄曲霉毒素M1项目不符合标准的规定。

其中,蒙牛乳业(眉山)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批次产品被检出黄曲霉毒素M1超标140%。对此,昨日蒙牛在其官网承认这一检测结果并“向全国消费者郑重致歉”,此外表示对该批次全部产品进行了封存和销毁。

蒙牛纯牛奶一致癌物超标140%

据悉,国家质检总局是在今年10月对涉及21个省市128家企业生产的200种液体乳产品展开的抽查,涉及蛋白质、酸度、铅、无机砷、总汞、铬、黄曲霉毒素M1、金黄色葡萄球菌、三聚氰胺等18个项目。

质检总局发布的检测报告显示,蒙牛乳业此批次超标产品由国家加工食品质量监督福州检验中心检出。被检测出黄曲霉毒素M1实测值为1.2μg/kg,国家规定的最高值为0.5μg/kg,蒙牛该批次产品超标140%。蒙牛该批次超标的产品为该集团眉山公司2011年10月18日生产的250ML/盒包装的纯牛奶产品。

公开资料显示,黄曲霉毒素M1为已知的致癌物,具有很强的致癌性。

另一款福建长富乳品有限公司生产的长富纯牛奶(精品奶)也被检出黄曲霉毒素M1不合格,较标准超标80%。

蒙牛称抽检的问题产品尚未出厂

对于这一检测结果,昨日蒙牛在其官网发布《关于蒙牛眉山工厂产品抽检的情况说明》承认这一检测结果并“向全国消费者郑重致歉”。

记者发现,在蒙牛的声明中,对于消费者关心的检出的问题产品是否已经销售到市场?销售出去的产品将如何处理?这一批次的产品具体有多少?以及是否涉及给消费者的赔偿这些问题解释的并不明晰。

对此,昨日记者联系蒙牛乳业副总裁卢建军,他表示,该批次产品为福州质检机构到蒙牛的四川眉山工厂里检测出来的,所以产品都还没销售出去。在检测出有问题后企业进行了封存和销毁处理,因此不涉及召回等一系列问题。

昨晚21时30分,蒙牛乳业对此事件再次发布声明强调,该批次产品在接受抽检时尚未出库。

调查

眉山产蒙牛不会流入北京

含致癌物的纯牛奶,北京会有售吗?相关产品是否会下架?

记者昨晚咨询家乐福、物美、沃尔玛等超市,相关人士都表示目前没有接到要下架的任何通知,而且蒙牛产品多为本地产,不会有眉山的产品进入北京。

链接

黄曲霉毒素可致肝癌

乳业专家王丁棉昨日表示,牛奶中的黄曲霉毒素来源于奶牛的饲料中,即使超量一点点,随着人在食物中的摄入,慢慢在人体积累也会致癌。而此次蒙牛牛奶中检测出黄曲霉毒素M1超标超过100%,如产品已上市,那必须要下架处理。

据了解,由于黄曲霉毒素M1相当稳定,巴氏灭菌法也无法将其杀灭,所以检测黄曲霉毒素M1不仅要在饲料原料中检测,而且在最终产品中也需要进行鉴定。

黄曲霉毒素1993年被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癌症研究机构划定为1类致癌物,是一种毒性极强的剧毒物质。黄曲霉毒素的危害性在于对人及动物肝脏组织有破坏作用,严重时,可导致肝癌甚至死亡。

液体乳产品质量抽查结果(部分)

产品名称 生产日期(批号) 抽查结果 主要不合格项目

福建长富纯牛奶(精品奶) 2011-10-08 不合格 黄曲霉毒素M1(实测值:0.9μg/kg)

蒙牛乳业(眉山)纯牛奶 2011-10-18 不合格 黄曲霉毒素M1(实测值:1.2μg/kg)

承检单位均为国家加工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福州)

黄曲霉毒素M1国家规定的最高值为0.5μg/kg。

名词解释:黄曲霉毒素

1993年黄曲霉毒素被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癌症研究机构划定为1类致癌物,是一种毒性极强的剧毒物质。黄曲霉毒素的危害性在于对人及动物肝脏组织有破坏作用,严重时可导致肝癌甚至死亡。在天然污染的食品中以黄曲霉毒素B1最为多见,其毒性和致癌性也最强。

黄曲霉毒素是黄曲霉、寄生曲霉等产生的代谢产物。当粮食未能及时晒干及储藏不当时,往往容易被黄曲霉或寄生曲霉污染而产生此类毒素。

黄曲霉毒素存在于土壤,动植物各种坚果,特别是花生和核桃中。在大豆稻谷,玉米,通心粉,调味品牛奶,奶制品食用油等制品中也经常发现黄曲霉毒素。

黄曲霉毒素如不连续摄入,一般不在体内积蓄。一次摄入后约1周即经呼吸、尿、粪等将大部分排出。


亚洲和非洲的疾病研究机构的研究工作表明,食物中黄曲霉毒素与肝细胞癌变 (Liver Cell Cancer,LCC) 呈正相关性。长时间食用含低浓度黄曲霉毒素的食物被认为是导致肝癌胃癌,肠癌等疾病的主要原因。除此以外黄曲霉毒素与其它致病因素(如肝炎病毒)等对人类疾病的诱发具有叠加效应。黄曲霉毒素是目前发现的最强的致癌物质.其致癌力是奶油黄的900倍比二甲基亚硝胺诱发肝癌的能力大75倍,比3,4苯并芘大4000倍.它主要诱使动物发生肝癌也能诱发胃癌,肾癌直肠癌及乳腺,卵巢小肠等部位的癌症。

相关阅读:近年来蒙牛牛奶出现问题一览表


(本文来源:新京报) 责任编辑:NN024蒙牛纯牛奶被查出强致癌物
2011-12-25 19:37:00 来源: 新京报(北京) 有188156人参与 手机看新闻 转发到微博(2378)
核心提示:12月24日,国家质检总局公布了近期对液体乳产品抽查的结果。蒙牛乳业(眉山)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批次产品被检出黄曲霉毒素M1超标140%。25日,蒙牛发布声明致歉。另一款福建产的长富纯牛奶也被检出黄曲霉毒素超标。黄曲霉毒素M1为已知的致癌物,具有强致癌性。


国家质检总局网站截图。

微博关注广州乳业协会会长

本报讯国家质检总局24日公布了近期对200种液体乳产品质量的抽查结果。抽查发现蒙牛、长富纯牛奶两种产品黄曲霉毒素M1项目不符合标准的规定。

其中,蒙牛乳业(眉山)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批次产品被检出黄曲霉毒素M1超标140%。对此,昨日蒙牛在其官网承认这一检测结果并“向全国消费者郑重致歉”,此外表示对该批次全部产品进行了封存和销毁。

蒙牛纯牛奶一致癌物超标140%

据悉,国家质检总局是在今年10月对涉及21个省市128家企业生产的200种液体乳产品展开的抽查,涉及蛋白质、酸度、铅、无机砷、总汞、铬、黄曲霉毒素M1、金黄色葡萄球菌、三聚氰胺等18个项目。

质检总局发布的检测报告显示,蒙牛乳业此批次超标产品由国家加工食品质量监督福州检验中心检出。被检测出黄曲霉毒素M1实测值为1.2μg/kg,国家规定的最高值为0.5μg/kg,蒙牛该批次产品超标140%。蒙牛该批次超标的产品为该集团眉山公司2011年10月18日生产的250ML/盒包装的纯牛奶产品。

公开资料显示,黄曲霉毒素M1为已知的致癌物,具有很强的致癌性。

另一款福建长富乳品有限公司生产的长富纯牛奶(精品奶)也被检出黄曲霉毒素M1不合格,较标准超标80%。

蒙牛称抽检的问题产品尚未出厂

对于这一检测结果,昨日蒙牛在其官网发布《关于蒙牛眉山工厂产品抽检的情况说明》承认这一检测结果并“向全国消费者郑重致歉”。

记者发现,在蒙牛的声明中,对于消费者关心的检出的问题产品是否已经销售到市场?销售出去的产品将如何处理?这一批次的产品具体有多少?以及是否涉及给消费者的赔偿这些问题解释的并不明晰。

对此,昨日记者联系蒙牛乳业副总裁卢建军,他表示,该批次产品为福州质检机构到蒙牛的四川眉山工厂里检测出来的,所以产品都还没销售出去。在检测出有问题后企业进行了封存和销毁处理,因此不涉及召回等一系列问题。

昨晚21时30分,蒙牛乳业对此事件再次发布声明强调,该批次产品在接受抽检时尚未出库。

调查

眉山产蒙牛不会流入北京

含致癌物的纯牛奶,北京会有售吗?相关产品是否会下架?

记者昨晚咨询家乐福、物美、沃尔玛等超市,相关人士都表示目前没有接到要下架的任何通知,而且蒙牛产品多为本地产,不会有眉山的产品进入北京。

链接

黄曲霉毒素可致肝癌

乳业专家王丁棉昨日表示,牛奶中的黄曲霉毒素来源于奶牛的饲料中,即使超量一点点,随着人在食物中的摄入,慢慢在人体积累也会致癌。而此次蒙牛牛奶中检测出黄曲霉毒素M1超标超过100%,如产品已上市,那必须要下架处理。

据了解,由于黄曲霉毒素M1相当稳定,巴氏灭菌法也无法将其杀灭,所以检测黄曲霉毒素M1不仅要在饲料原料中检测,而且在最终产品中也需要进行鉴定。

黄曲霉毒素1993年被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癌症研究机构划定为1类致癌物,是一种毒性极强的剧毒物质。黄曲霉毒素的危害性在于对人及动物肝脏组织有破坏作用,严重时,可导致肝癌甚至死亡。

液体乳产品质量抽查结果(部分)

产品名称 生产日期(批号) 抽查结果 主要不合格项目

福建长富纯牛奶(精品奶) 2011-10-08 不合格 黄曲霉毒素M1(实测值:0.9μg/kg)

蒙牛乳业(眉山)纯牛奶 2011-10-18 不合格 黄曲霉毒素M1(实测值:1.2μg/kg)

承检单位均为国家加工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福州)

黄曲霉毒素M1国家规定的最高值为0.5μg/kg。

名词解释:黄曲霉毒素

1993年黄曲霉毒素被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癌症研究机构划定为1类致癌物,是一种毒性极强的剧毒物质。黄曲霉毒素的危害性在于对人及动物肝脏组织有破坏作用,严重时可导致肝癌甚至死亡。在天然污染的食品中以黄曲霉毒素B1最为多见,其毒性和致癌性也最强。

黄曲霉毒素是黄曲霉、寄生曲霉等产生的代谢产物。当粮食未能及时晒干及储藏不当时,往往容易被黄曲霉或寄生曲霉污染而产生此类毒素。

黄曲霉毒素存在于土壤,动植物各种坚果,特别是花生和核桃中。在大豆稻谷,玉米,通心粉,调味品牛奶,奶制品食用油等制品中也经常发现黄曲霉毒素。

黄曲霉毒素如不连续摄入,一般不在体内积蓄。一次摄入后约1周即经呼吸、尿、粪等将大部分排出。


亚洲和非洲的疾病研究机构的研究工作表明,食物中黄曲霉毒素与肝细胞癌变 (Liver Cell Cancer,LCC) 呈正相关性。长时间食用含低浓度黄曲霉毒素的食物被认为是导致肝癌胃癌,肠癌等疾病的主要原因。除此以外黄曲霉毒素与其它致病因素(如肝炎病毒)等对人类疾病的诱发具有叠加效应。黄曲霉毒素是目前发现的最强的致癌物质.其致癌力是奶油黄的900倍比二甲基亚硝胺诱发肝癌的能力大75倍,比3,4苯并芘大4000倍.它主要诱使动物发生肝癌也能诱发胃癌,肾癌直肠癌及乳腺,卵巢小肠等部位的癌症。

相关阅读:近年来蒙牛牛奶出现问题一览表


(本文来源:新京报) 责任编辑:NN024蒙牛纯牛奶被查出强致癌物
2011-12-25 19:37:00 来源: 新京报(北京) 有188156人参与 手机看新闻 转发到微博(2378)
核心提示:12月24日,国家质检总局公布了近期对液体乳产品抽查的结果。蒙牛乳业(眉山)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批次产品被检出黄曲霉毒素M1超标140%。25日,蒙牛发布声明致歉。另一款福建产的长富纯牛奶也被检出黄曲霉毒素超标。黄曲霉毒素M1为已知的致癌物,具有强致癌性。


国家质检总局网站截图。

微博关注广州乳业协会会长

本报讯国家质检总局24日公布了近期对200种液体乳产品质量的抽查结果。抽查发现蒙牛、长富纯牛奶两种产品黄曲霉毒素M1项目不符合标准的规定。

其中,蒙牛乳业(眉山)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批次产品被检出黄曲霉毒素M1超标140%。对此,昨日蒙牛在其官网承认这一检测结果并“向全国消费者郑重致歉”,此外表示对该批次全部产品进行了封存和销毁。

蒙牛纯牛奶一致癌物超标140%

据悉,国家质检总局是在今年10月对涉及21个省市128家企业生产的200种液体乳产品展开的抽查,涉及蛋白质、酸度、铅、无机砷、总汞、铬、黄曲霉毒素M1、金黄色葡萄球菌、三聚氰胺等18个项目。

质检总局发布的检测报告显示,蒙牛乳业此批次超标产品由国家加工食品质量监督福州检验中心检出。被检测出黄曲霉毒素M1实测值为1.2μg/kg,国家规定的最高值为0.5μg/kg,蒙牛该批次产品超标140%。蒙牛该批次超标的产品为该集团眉山公司2011年10月18日生产的250ML/盒包装的纯牛奶产品。

公开资料显示,黄曲霉毒素M1为已知的致癌物,具有很强的致癌性。

另一款福建长富乳品有限公司生产的长富纯牛奶(精品奶)也被检出黄曲霉毒素M1不合格,较标准超标80%。

蒙牛称抽检的问题产品尚未出厂

对于这一检测结果,昨日蒙牛在其官网发布《关于蒙牛眉山工厂产品抽检的情况说明》承认这一检测结果并“向全国消费者郑重致歉”。

记者发现,在蒙牛的声明中,对于消费者关心的检出的问题产品是否已经销售到市场?销售出去的产品将如何处理?这一批次的产品具体有多少?以及是否涉及给消费者的赔偿这些问题解释的并不明晰。

对此,昨日记者联系蒙牛乳业副总裁卢建军,他表示,该批次产品为福州质检机构到蒙牛的四川眉山工厂里检测出来的,所以产品都还没销售出去。在检测出有问题后企业进行了封存和销毁处理,因此不涉及召回等一系列问题。

昨晚21时30分,蒙牛乳业对此事件再次发布声明强调,该批次产品在接受抽检时尚未出库。

调查

眉山产蒙牛不会流入北京

含致癌物的纯牛奶,北京会有售吗?相关产品是否会下架?

记者昨晚咨询家乐福、物美、沃尔玛等超市,相关人士都表示目前没有接到要下架的任何通知,而且蒙牛产品多为本地产,不会有眉山的产品进入北京。

链接

黄曲霉毒素可致肝癌

乳业专家王丁棉昨日表示,牛奶中的黄曲霉毒素来源于奶牛的饲料中,即使超量一点点,随着人在食物中的摄入,慢慢在人体积累也会致癌。而此次蒙牛牛奶中检测出黄曲霉毒素M1超标超过100%,如产品已上市,那必须要下架处理。

据了解,由于黄曲霉毒素M1相当稳定,巴氏灭菌法也无法将其杀灭,所以检测黄曲霉毒素M1不仅要在饲料原料中检测,而且在最终产品中也需要进行鉴定。

黄曲霉毒素1993年被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癌症研究机构划定为1类致癌物,是一种毒性极强的剧毒物质。黄曲霉毒素的危害性在于对人及动物肝脏组织有破坏作用,严重时,可导致肝癌甚至死亡。

液体乳产品质量抽查结果(部分)

产品名称 生产日期(批号) 抽查结果 主要不合格项目

福建长富纯牛奶(精品奶) 2011-10-08 不合格 黄曲霉毒素M1(实测值:0.9μg/kg)

蒙牛乳业(眉山)纯牛奶 2011-10-18 不合格 黄曲霉毒素M1(实测值:1.2μg/kg)

承检单位均为国家加工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福州)

黄曲霉毒素M1国家规定的最高值为0.5μg/kg。

名词解释:黄曲霉毒素

1993年黄曲霉毒素被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癌症研究机构划定为1类致癌物,是一种毒性极强的剧毒物质。黄曲霉毒素的危害性在于对人及动物肝脏组织有破坏作用,严重时可导致肝癌甚至死亡。在天然污染的食品中以黄曲霉毒素B1最为多见,其毒性和致癌性也最强。

黄曲霉毒素是黄曲霉、寄生曲霉等产生的代谢产物。当粮食未能及时晒干及储藏不当时,往往容易被黄曲霉或寄生曲霉污染而产生此类毒素。

黄曲霉毒素存在于土壤,动植物各种坚果,特别是花生和核桃中。在大豆稻谷,玉米,通心粉,调味品牛奶,奶制品食用油等制品中也经常发现黄曲霉毒素。

黄曲霉毒素如不连续摄入,一般不在体内积蓄。一次摄入后约1周即经呼吸、尿、粪等将大部分排出。


亚洲和非洲的疾病研究机构的研究工作表明,食物中黄曲霉毒素与肝细胞癌变 (Liver Cell Cancer,LCC) 呈正相关性。长时间食用含低浓度黄曲霉毒素的食物被认为是导致肝癌胃癌,肠癌等疾病的主要原因。除此以外黄曲霉毒素与其它致病因素(如肝炎病毒)等对人类疾病的诱发具有叠加效应。黄曲霉毒素是目前发现的最强的致癌物质.其致癌力是奶油黄的900倍比二甲基亚硝胺诱发肝癌的能力大75倍,比3,4苯并芘大4000倍.它主要诱使动物发生肝癌也能诱发胃癌,肾癌直肠癌及乳腺,卵巢小肠等部位的癌症。

相关阅读:近年来蒙牛牛奶出现问题一览表


(本文来源:新京报) 责任编辑:NN024蒙牛纯牛奶被查出强致癌物
2011-12-25 19:37:00 来源: 新京报(北京) 有188156人参与 手机看新闻 转发到微博(2378)
核心提示:12月24日,国家质检总局公布了近期对液体乳产品抽查的结果。蒙牛乳业(眉山)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批次产品被检出黄曲霉毒素M1超标140%。25日,蒙牛发布声明致歉。另一款福建产的长富纯牛奶也被检出黄曲霉毒素超标。黄曲霉毒素M1为已知的致癌物,具有强致癌性。


国家质检总局网站截图。

微博关注广州乳业协会会长

本报讯国家质检总局24日公布了近期对200种液体乳产品质量的抽查结果。抽查发现蒙牛、长富纯牛奶两种产品黄曲霉毒素M1项目不符合标准的规定。

其中,蒙牛乳业(眉山)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批次产品被检出黄曲霉毒素M1超标140%。对此,昨日蒙牛在其官网承认这一检测结果并“向全国消费者郑重致歉”,此外表示对该批次全部产品进行了封存和销毁。

蒙牛纯牛奶一致癌物超标140%

据悉,国家质检总局是在今年10月对涉及21个省市128家企业生产的200种液体乳产品展开的抽查,涉及蛋白质、酸度、铅、无机砷、总汞、铬、黄曲霉毒素M1、金黄色葡萄球菌、三聚氰胺等18个项目。

质检总局发布的检测报告显示,蒙牛乳业此批次超标产品由国家加工食品质量监督福州检验中心检出。被检测出黄曲霉毒素M1实测值为1.2μg/kg,国家规定的最高值为0.5μg/kg,蒙牛该批次产品超标140%。蒙牛该批次超标的产品为该集团眉山公司2011年10月18日生产的250ML/盒包装的纯牛奶产品。

公开资料显示,黄曲霉毒素M1为已知的致癌物,具有很强的致癌性。

另一款福建长富乳品有限公司生产的长富纯牛奶(精品奶)也被检出黄曲霉毒素M1不合格,较标准超标80%。

蒙牛称抽检的问题产品尚未出厂

对于这一检测结果,昨日蒙牛在其官网发布《关于蒙牛眉山工厂产品抽检的情况说明》承认这一检测结果并“向全国消费者郑重致歉”。

记者发现,在蒙牛的声明中,对于消费者关心的检出的问题产品是否已经销售到市场?销售出去的产品将如何处理?这一批次的产品具体有多少?以及是否涉及给消费者的赔偿这些问题解释的并不明晰。

对此,昨日记者联系蒙牛乳业副总裁卢建军,他表示,该批次产品为福州质检机构到蒙牛的四川眉山工厂里检测出来的,所以产品都还没销售出去。在检测出有问题后企业进行了封存和销毁处理,因此不涉及召回等一系列问题。

昨晚21时30分,蒙牛乳业对此事件再次发布声明强调,该批次产品在接受抽检时尚未出库。

调查

眉山产蒙牛不会流入北京

含致癌物的纯牛奶,北京会有售吗?相关产品是否会下架?

记者昨晚咨询家乐福、物美、沃尔玛等超市,相关人士都表示目前没有接到要下架的任何通知,而且蒙牛产品多为本地产,不会有眉山的产品进入北京。

链接

黄曲霉毒素可致肝癌

乳业专家王丁棉昨日表示,牛奶中的黄曲霉毒素来源于奶牛的饲料中,即使超量一点点,随着人在食物中的摄入,慢慢在人体积累也会致癌。而此次蒙牛牛奶中检测出黄曲霉毒素M1超标超过100%,如产品已上市,那必须要下架处理。

据了解,由于黄曲霉毒素M1相当稳定,巴氏灭菌法也无法将其杀灭,所以检测黄曲霉毒素M1不仅要在饲料原料中检测,而且在最终产品中也需要进行鉴定。

黄曲霉毒素1993年被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癌症研究机构划定为1类致癌物,是一种毒性极强的剧毒物质。黄曲霉毒素的危害性在于对人及动物肝脏组织有破坏作用,严重时,可导致肝癌甚至死亡。

液体乳产品质量抽查结果(部分)

产品名称 生产日期(批号) 抽查结果 主要不合格项目

福建长富纯牛奶(精品奶) 2011-10-08 不合格 黄曲霉毒素M1(实测值:0.9μg/kg)

蒙牛乳业(眉山)纯牛奶 2011-10-18 不合格 黄曲霉毒素M1(实测值:1.2μg/kg)

承检单位均为国家加工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福州)

黄曲霉毒素M1国家规定的最高值为0.5μg/kg。

名词解释:黄曲霉毒素

1993年黄曲霉毒素被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癌症研究机构划定为1类致癌物,是一种毒性极强的剧毒物质。黄曲霉毒素的危害性在于对人及动物肝脏组织有破坏作用,严重时可导致肝癌甚至死亡。在天然污染的食品中以黄曲霉毒素B1最为多见,其毒性和致癌性也最强。

黄曲霉毒素是黄曲霉、寄生曲霉等产生的代谢产物。当粮食未能及时晒干及储藏不当时,往往容易被黄曲霉或寄生曲霉污染而产生此类毒素。

黄曲霉毒素存在于土壤,动植物各种坚果,特别是花生和核桃中。在大豆稻谷,玉米,通心粉,调味品牛奶,奶制品食用油等制品中也经常发现黄曲霉毒素。

黄曲霉毒素如不连续摄入,一般不在体内积蓄。一次摄入后约1周即经呼吸、尿、粪等将大部分排出。


亚洲和非洲的疾病研究机构的研究工作表明,食物中黄曲霉毒素与肝细胞癌变 (Liver Cell Cancer,LCC) 呈正相关性。长时间食用含低浓度黄曲霉毒素的食物被认为是导致肝癌胃癌,肠癌等疾病的主要原因。除此以外黄曲霉毒素与其它致病因素(如肝炎病毒)等对人类疾病的诱发具有叠加效应。黄曲霉毒素是目前发现的最强的致癌物质.其致癌力是奶油黄的900倍比二甲基亚硝胺诱发肝癌的能力大75倍,比3,4苯并芘大4000倍.它主要诱使动物发生肝癌也能诱发胃癌,肾癌直肠癌及乳腺,卵巢小肠等部位的癌症。

相关阅读:近年来蒙牛牛奶出现问题一览表


(本文来源:新京报) 责任编辑:NN024蒙牛纯牛奶被查出强致癌物
2011-12-25 19:37:00 来源: 新京报(北京) 有188156人参与 手机看新闻 转发到微博(2378)
核心提示:12月24日,国家质检总局公布了近期对液体乳产品抽查的结果。蒙牛乳业(眉山)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批次产品被检出黄曲霉毒素M1超标140%。25日,蒙牛发布声明致歉。另一款福建产的长富纯牛奶也被检出黄曲霉毒素超标。黄曲霉毒素M1为已知的致癌物,具有强致癌性。


国家质检总局网站截图。

微博关注广州乳业协会会长

本报讯国家质检总局24日公布了近期对200种液体乳产品质量的抽查结果。抽查发现蒙牛、长富纯牛奶两种产品黄曲霉毒素M1项目不符合标准的规定。

其中,蒙牛乳业(眉山)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批次产品被检出黄曲霉毒素M1超标140%。对此,昨日蒙牛在其官网承认这一检测结果并“向全国消费者郑重致歉”,此外表示对该批次全部产品进行了封存和销毁。

蒙牛纯牛奶一致癌物超标140%

据悉,国家质检总局是在今年10月对涉及21个省市128家企业生产的200种液体乳产品展开的抽查,涉及蛋白质、酸度、铅、无机砷、总汞、铬、黄曲霉毒素M1、金黄色葡萄球菌、三聚氰胺等18个项目。

质检总局发布的检测报告显示,蒙牛乳业此批次超标产品由国家加工食品质量监督福州检验中心检出。被检测出黄曲霉毒素M1实测值为1.2μg/kg,国家规定的最高值为0.5μg/kg,蒙牛该批次产品超标140%。蒙牛该批次超标的产品为该集团眉山公司2011年10月18日生产的250ML/盒包装的纯牛奶产品。

公开资料显示,黄曲霉毒素M1为已知的致癌物,具有很强的致癌性。

另一款福建长富乳品有限公司生产的长富纯牛奶(精品奶)也被检出黄曲霉毒素M1不合格,较标准超标80%。

蒙牛称抽检的问题产品尚未出厂

对于这一检测结果,昨日蒙牛在其官网发布《关于蒙牛眉山工厂产品抽检的情况说明》承认这一检测结果并“向全国消费者郑重致歉”。

记者发现,在蒙牛的声明中,对于消费者关心的检出的问题产品是否已经销售到市场?销售出去的产品将如何处理?这一批次的产品具体有多少?以及是否涉及给消费者的赔偿这些问题解释的并不明晰。

对此,昨日记者联系蒙牛乳业副总裁卢建军,他表示,该批次产品为福州质检机构到蒙牛的四川眉山工厂里检测出来的,所以产品都还没销售出去。在检测出有问题后企业进行了封存和销毁处理,因此不涉及召回等一系列问题。

昨晚21时30分,蒙牛乳业对此事件再次发布声明强调,该批次产品在接受抽检时尚未出库。

调查

眉山产蒙牛不会流入北京

含致癌物的纯牛奶,北京会有售吗?相关产品是否会下架?

记者昨晚咨询家乐福、物美、沃尔玛等超市,相关人士都表示目前没有接到要下架的任何通知,而且蒙牛产品多为本地产,不会有眉山的产品进入北京。

链接

黄曲霉毒素可致肝癌

乳业专家王丁棉昨日表示,牛奶中的黄曲霉毒素来源于奶牛的饲料中,即使超量一点点,随着人在食物中的摄入,慢慢在人体积累也会致癌。而此次蒙牛牛奶中检测出黄曲霉毒素M1超标超过100%,如产品已上市,那必须要下架处理。

据了解,由于黄曲霉毒素M1相当稳定,巴氏灭菌法也无法将其杀灭,所以检测黄曲霉毒素M1不仅要在饲料原料中检测,而且在最终产品中也需要进行鉴定。

黄曲霉毒素1993年被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癌症研究机构划定为1类致癌物,是一种毒性极强的剧毒物质。黄曲霉毒素的危害性在于对人及动物肝脏组织有破坏作用,严重时,可导致肝癌甚至死亡。

液体乳产品质量抽查结果(部分)

产品名称 生产日期(批号) 抽查结果 主要不合格项目

福建长富纯牛奶(精品奶) 2011-10-08 不合格 黄曲霉毒素M1(实测值:0.9μg/kg)

蒙牛乳业(眉山)纯牛奶 2011-10-18 不合格 黄曲霉毒素M1(实测值:1.2μg/kg)

承检单位均为国家加工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福州)

黄曲霉毒素M1国家规定的最高值为0.5μg/kg。

名词解释:黄曲霉毒素

1993年黄曲霉毒素被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癌症研究机构划定为1类致癌物,是一种毒性极强的剧毒物质。黄曲霉毒素的危害性在于对人及动物肝脏组织有破坏作用,严重时可导致肝癌甚至死亡。在天然污染的食品中以黄曲霉毒素B1最为多见,其毒性和致癌性也最强。

黄曲霉毒素是黄曲霉、寄生曲霉等产生的代谢产物。当粮食未能及时晒干及储藏不当时,往往容易被黄曲霉或寄生曲霉污染而产生此类毒素。

黄曲霉毒素存在于土壤,动植物各种坚果,特别是花生和核桃中。在大豆稻谷,玉米,通心粉,调味品牛奶,奶制品食用油等制品中也经常发现黄曲霉毒素。

黄曲霉毒素如不连续摄入,一般不在体内积蓄。一次摄入后约1周即经呼吸、尿、粪等将大部分排出。


亚洲和非洲的疾病研究机构的研究工作表明,食物中黄曲霉毒素与肝细胞癌变 (Liver Cell Cancer,LCC) 呈正相关性。长时间食用含低浓度黄曲霉毒素的食物被认为是导致肝癌胃癌,肠癌等疾病的主要原因。除此以外黄曲霉毒素与其它致病因素(如肝炎病毒)等对人类疾病的诱发具有叠加效应。黄曲霉毒素是目前发现的最强的致癌物质.其致癌力是奶油黄的900倍比二甲基亚硝胺诱发肝癌的能力大75倍,比3,4苯并芘大4000倍.它主要诱使动物发生肝癌也能诱发胃癌,肾癌直肠癌及乳腺,卵巢小肠等部位的癌症。

相关阅读:近年来蒙牛牛奶出现问题一览表


(本文来源:新京报) 责任编辑:NN024

bd 发表于 2011-12-26 17:19:00

真长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你吃的香油是假香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