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光大师论女德教育的节录
一、女子天职1、女人职分,相夫教子
所言尽职分,在女人分上,实有最大之关系,而且了无形迹。世之治乱,家之兴衰,悉由女人能尽职分与否耳。言女人职分,即孝翁姑,和妯娌,相夫教子等。以能孝友温恭,则宜家。能辅助丈夫,令其德业日进,过愆日减,则宜室。能宜家宜室,则儿女相观而化,均成贤善。儿女既成贤善,则从此以往,世世子孙皆成贤善。故光常谓治国平天下之权,女人家操得一大半。又谓教子为治国平天下之本,而教女为尤要者,此也。否则不但不能相之教之以成善士。或反相之教之以成恶人。以致今日无法无天之世道也。
(复慧淑慧庆两女居士书《三三》)
2、太太为至尊无上之称呼
世俗皆称妇人曰太太,须知太太二字之意义甚尊大。查太太二字之渊源,远起周代,以太姜,太任,太姒,皆是女中圣人,皆能相夫教子。太姜生泰伯,仲雍,季历,三圣人。太任生文王。太姒生武王,周公。此祖孙三代女圣人,生祖孙三代数圣人,为千古最盛之治。后世称女人为太太者,盖以其人比三太焉。由此观之,太太为至尊无上之称呼。女子须有三太之德,方不负此尊称。甚愿现在女英贤,实行相夫教子之事,俾所生子女,皆成贤善,庶不负此优美之称号焉。
(上海护国息灾法会 第二日说因果报应及家庭教育)
3、克尽妇道,相夫教子
孔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又曰,惟上智与下愚不移。夫以孟子之贤,犹随俗随教而移。而上智下愚,其人甚少。则芸芸生民,习于善则善,习于恶则恶。其不被善恶之所移者,殆百千万亿分中之一二耳。味农江居士,端庄谦逊,有古人风。其修持诚恳严密,唯期实益。凡谈玄说妙,好高务胜之习气,概无有焉。光虽钦其天性淳笃,意其家庭钧陶,必有大过人处。及见太夫人西归事略,知居士之资于母者独厚。是知世有贤母,方有贤人。古昔圣母,从事胎教,盖钧陶于禀质之初,而必期其习与性成也。世以太太称女人者,盖以太姜、太任、太姒三圣女,各能相夫教子,以开八百年之王业者,用称其人焉。光常谓治国平天下之权,女人家操得一大半。又尝谓教女为齐家治国之本者,盖指克尽妇道,相夫教子而言也。无如今之女流,多皆不守本分。妄欲揽政权,做大事,不知从家庭培植。正所谓聚万国九州之铁,也铸不成此一个大错。
(江母郭太夫人西归事略发隐《增四》)
4、尽己之分,敦笃伦常
所言匹夫匹妇,援天下之道,且勿误会。即尽己之分,敦笃伦常。父慈,子孝,不负天职。又复提倡因果报应,及家庭教育。而家庭教育,尤须注重因果报应。能如是,则一切人,自可期其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又复修持净业,普利含识。其为援也,如是而已。彼今人动云男女平权,欲令女人做男人事。不知相夫教子处发挥,可悲孰甚。
(复白慧导女士书《三四》)
5、谨守礼法,贞洁为本
女人亦然,欲节欲者,必先与妇说其所以,当不至或有窒碍。世有青年丧夫,其原因多半是不善节欲所致。与其守空房而寡居,何若同节欲而齐眉偕老之为愈也。然此对女人说。男子亦当知与女人有性命相关之禁戒,则为丽泽互益之德配矣。
(复杨真居士书)
人情如水,礼法如堤。男女授受不亲,圣人预防人之因授受而或起染念也。欲握手,未握已有九分淫念。彼跳舞者女人,著如罗如纱之衣,男女相抱十余分钟。及第三次则暗其灯,若不见其人者。此种情事,完全是禽兽行为。而通都大邑,大张旗帜,立跳舞学校,跳舞场。政府及教育家,皆不过问。其世道人心,尚可想及良善耶。宜努力在断此种不如法之情念。所谓去一分习染,得一分利益也。
(复温光熹居士书三)
待续。。。
http://www.qixin022.com/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