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童话
再读童话郭建青,女,81年4月出生。厦门大学海洋学系毕业。散文爱好者,毕业后一直从事教育培训行业,工作后利用业余时间开始文学创作。已发表在2010年12月26日《半岛都市报》“女性周刊”《书为人母手忙 脚乱适应角色》;作品《武夷山的水》于2011年获得大众文学会组织的首届旅游散文大奖赛佳作奖;《浪漫,美满婚姻的调料》于2011年获得半岛文坛组织的“浪漫七夕•爱情主题”散文诗歌赛三等奖。读后感杂志第一本儿童文学《傻小孩》主编。
灰姑娘的水晶鞋、白雪公主和7个小矮人,还有美女与野兽、小红帽这些鲜活而又美丽的人物形象,已经淡出我的生活很久很久了。但是认识他们的过程我却清晰的记得。
出生在农村,生活在农村,注定了小时候的阅读面的宽度。忘不了每次交学费时,自己艰难地向父母开口的窘境,虽然那时的学费仅仅是10元,可是对于坷拉缝里刨食的父母来说那是一个不小的数字,无数次,母亲总是翻箱倒柜的翻找,甚至连那开着拖拉机的分票都凑上,也不过才能凑够几元钱。可是每当学校门口的那个老人把各种各样的故事书以及童话书摆在地摊上的时候,也总是禁不住诱惑,装作随便翻翻的样子来感受那些故事情节。很多时候,我的小伎俩很快就会被识破,老人以会被翻坏为理由把我拒绝,然后再加上一句:想看,就给家长要钱来买啊!
难堪、自卑瞬间会涌上心头,也许那一刻我比任何人都需要在地上找出一条缝钻进去,小小的我也许还还不清楚钱的意义究竟是什么。但是我想那一刻,肯定在我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一个阴影,一个挥之不去的阴影。或许那一刻也真的明白了有钱真好,最起码自己想看什么书,就可以把它买下来,不用看别人的眼色,也不用听别人的冷嘲热讽。
后来,我学会了撒谎。总是隔三差五的对母亲说本子用完了,或者墨水没有了。母亲就会挨个抽屉的去翻,能凑出个几毛钱来,递到我的手上,然后再嘱咐上一句:“省着点用,本子正面写完了,背面当练习用,铅笔写完了,再用圆珠笔写,用来当演算纸。”每当这个时候,小小的我内心就会涌起一股强烈的罪恶感,并在内心里暗暗发誓,下次我再也不欺骗母亲了。我把从母亲哪里骗来的钱一张一张的捋顺,再小心翼翼地把它塞在文具盒底层的垫纸板下攒着,等到攒够几元钱能买自己喜欢的书时,就会跑到那个老人的地摊前把心爱的书买回来。如获至宝的捧着看,上学的路上看,放学的路上还看,看了一遍又一遍。晚上回到家的时候,却不敢看,生怕母亲看到了,问书的来历。不过有时候生活就是这样,你怕什么来什么。
那是一个星期天,母亲坐在院子里洗衣服,突然想起我的书包好久没有洗过了,于是自作主张地把书全部倒在了床上。书,七零八落的从书包里花落了出来,终于在若干的教科书中,母亲发现了本和教科书封皮风格不一样的书。而恰好这时候,我从外面疯玩回来,母亲丛书堆中把那本书捡起,还没等问我这书的来历。做贼心虚的我一个箭步冲上去,按住了母亲的手:“别动,妈,这是我借的我同学的,你给人家弄湿了,人家会赖上我。”我也不知道,当时大脑怎么反应那么迅捷,说谎的时候没有半点犹豫,更没有半点脸红的感觉。母亲豆大的字不识几个,再加上我一贯是老师口里的好学生,邻居眼里的好孩子,母亲不打半点折扣的相信了我的话。可是不知为何,母亲越对我信任,我内心的不安就越强烈。
后来,长大了。跟母亲聊天的时候,又说起了小时候的经历,我主动承认的小时候的错误,没想到母亲听完,仅仅微微扬了扬嘴角:“我还以为你一直都不承认呢!”
愕然。
“妈,你知道我是一点一点从你那里骗钱买的书啊?”
“那当然,就你那点小心眼,妈尽管不认字,但是也不是傻瓜啊。”母亲平静地说,“我和你爸看你也没有乱花钱,也就在你面前装傻瓜了。我们都不识字,吃尽了没文化的苦……”说到这里,犹如打开了母亲的话匣子,总也说不完。
过去的记忆里,童话唯美,纯粹好像是一个水晶里世界,没有杂质,所有的坏人最终都不会有好下场,所有善良单纯的人一定会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也许是多年不接触童话的缘故,对于童话的理解还沉醉在童年的那星星点点的记忆里。直到有一天,看着怀里的孩子一天一天的长大,内心里强烈的保护欲也在一天一天的膨胀。真正的体会到了母亲嘴中的“捧在手里拍摔着,含在嘴里怕化了”的感觉。可是社会不是真空的,良莠不齐,各种风气充斥着整个社会环境。然而,身边的孩子却犹如一张白纸,没有自己辨别力,更没有自我保护的能力,但是哪个做父母的不想让孩子很好的融入社会,和上社会的主旋律和节拍呢?
那一天,忍不住,写出来人鱼公主的故事,打算讲给孩子听。看着自己笔下的故事,自认为完美,发给几个朋友欣赏。过后,满怀期待的坐在电脑前翘首期盼着朋友们的如潮好评。我如愿以偿了,很多朋友对我竖起了大拇指。唯独她,一个未曾谋面的文友,晚上10点以后,才看到电脑右下角她的头像不停地在闪烁。迫不及待的展开,却只看到如下几行字:“故事写的是很美,但是构思有些陈旧,现在的孩子已经没有几个在看公主和王子的故事了。”
“那他们关注什么?”尽管她的话无疑就像给我当头泼了一盆冷水,但我还是很期待的问了一句。
“现在的孩子跟以前不一样了,他们关心高科技,喜欢和电脑相关的东西。”
我呆呆地坐在电脑前,手盲目的按在键盘上,大脑瞬间空白,不知道该如何去和对方交流。
“如果你真想写童话,我建议你看看当今比较流行的童话系列。看看现在的童话都在写些啥。也借此机会了解一下现在学生究竟喜欢啥,讨论啥。”对方并不理会我的沉默,依旧在对话框里不停地输入文字。
人就是这样,尽管我和同样坐在电脑前的并不相识,也许擦肩而过也不知彼此,但是我却鬼使神差的听从了她的建议。
夜已深,但是我却精神的很,没有一丝困意。终于在网上寻到了目前最畅销的郑渊洁的皮皮鲁系列的童话。鼠标轻轻一点,购买成功。
短暂的几天过后,我从快递员手里接过了那包装精美的一包书。晚上,回到家,哄孩子睡下后,悄悄地拧亮床头的台灯,耳边伴着孩子均匀甜美的呼吸声,30多岁的我再一次清空自己,跟着郑渊洁进入了崭新的童话世界……
工作一天之余,没有想到躺在床上,看着书里的文字,竟然还能被新时代的童话情节所吸引。无数次,在内心里对自己说看完这一部分就休息,可是每次看完一部分就会对内心的另一个自己妥协,直到弄清楚,“巴拉那”是一种凭借电脑病毒而在地球上蔓延的一种通过视觉传染的病毒时,我才依着书,嗅着淡淡地纸香,轻轻地合上睡眼。
真没有想到,与童话分隔多年,再次拿起当做自己的枕边书时,竟然还能兴趣盎然,意犹未尽。其实孩子的世界真的很美,我由衷的感叹着。而且,更加坚定了我的想法,我要做孩子纯真的守护神。 其实,我就喜欢那些安徒生的童话 我也很喜欢童话的,你会写么?写一写,我拜读!期待着!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