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坻书法协会 发表于 2012-4-1 09:37:39

区老年大学书法交流

学好书法要讲科学
                     宝坻区老年大学行书班学习体会
      寒假前夕,行书班全班学员举行了学习行书研讨会,总结这个学期临习《王羲之圣教序》帖的心得体会。
研讨会中学员们兴致勃勃,情绪高涨,畅所欲言,认真总结临习《圣教序》的感受和体会如下:
      一、多读帖,抓特点。临帖要先读帖,读帖要像读书一样,力争把字的点画形态和结构特征弄懂记牢。重点研究例字的点画在长短、方向、曲直和疏密等方面的特征。在临摹时才能做到“眼察其貌,心究其理,手追其形”。临习后要对照原字进行比较,找出和例字不相符处再对照临习,这样反复几遍,就能逐渐与例字接近或相似了。
      二、练笔画、学结体。对基础笔画,即点、横、竖、撇、捺、折、钩、提、转等,按照笔画的分类认真反反复复地练习。这些基础笔画,如同盖房的材料,有了好的材料,并能得心应手运用,才能盖出好房子。闲暇时还要勤动脑,脑子想手上动,久而久之,笔画的形态就会记得越来越牢。孙过庭说:“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在练结体时要选出一些结构与笔画均有代表性的字,并对例字的外观、大小、聚散、欹正以及笔画的提按、收放、长短、角度、方圆和呼应等仔细观察,把范字看准记牢,下笔才有底,临写才会像。
      三、多练习,熟生巧。学习书法艺术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它主要是通过临摹古代名家碑帖,不断提高对毛笔的控制能力、结构体势理解能力和通篇章法的处理能力。我们临习的“圣教序”是人们公认的行书精品,代表着书法高峰。其书给人以温文尔雅、俊逸洒脱之感;点画骨力劲健,起落转抑如断金切玉,干净明丽;结体完美,若断若连,极富变化,又无雷同,具有明显的节律感和韵律美。因此说圣教序是一部学习行书的好范本。从学员们临习的实践表明,要视艺术为生命,把书法当事业,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习书法的自觉性,做到贵在坚持,持之以恒。书法对于初学者来说就是技术活,要有一定量的积累。有的学员每天临习四个小时以上,有的除在白天安排一定时间临习外,还利用早、晚刻苦练习。有的学员带病坚持练习,并委托别人交作业。实践出真知,通过反复长期临习,进一步体会到了运笔方法和结字规律,以及用笔,用腕的妙处。感受到用笔首先要合理执笔,体会五指的擫、压、钩、格、抵的作用。执笔在手,运笔在于指、腕、臂的配合。书写中,腕要有意识地控制毛笔,做到疾、徐、提、按变化自然,使书写效果灵动流畅。
       四、身要静,心专一。学员们从临习实践中深深体会到,要获得书写的满意效果,把字写象,临摹时一定要静下身来,坐的稳,站的住,思想集中,专心致志,把书写当成大事来完成。切忌临习中思想开小差,精力分散,心不在焉,应付了事。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欲书,先散怀抱”,下笔要稳、准,不怕写不好,不怕重复写,不怕废纸墨,直到写的满意为止。通过练习书法,既能增长知识、解除困惑,又实现了乐以忘忧和文化养生的目的。
       经验表明,练书法的捷径在于科学的方法,科学的方法又需要严格遵循必要的程序,这是至关重要的。





                                    吴永生、刘仁祥整理
                                    王朝晖老师审定
                                       2011年12月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区老年大学书法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