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阳光 发表于 2012-12-20 23:48:59

天马行空——李子勋

天马行空——李子勋1


                                                      天津 李智
   遇见一个人需要机缘,认识一个人需要机缘加智慧。从事心理咨询快三年了,始终没有机缘认识李子勋老师。直到这次参加了李子勋老师三天的家庭治疗工作坊,才有幸目睹了李老师的翩翩风采。
    李老师讲课不用课件,不用笔记,对现场的设置也比较随意,而且讲课的风格也很洒脱,隔三差五地还要坐在讲台上。就这样,我们不知不觉中被李老师带进了浩瀚的心理学大森林。从天文到地里,心理学到数学、物理学,从人类的起源到现代文明都市人的心理困惑,从秦汉的田亩制又说到了古代欧洲的城邦制,可以是纵观古今,横贯中西,而且老师的见解独到、高屋建瓴,让人不得不佩服他的敏锐洞察力和天马行空式的思维,铺天盖地的广博知识和卓尔不群的见解不断冲击我们固化的思维模式和知识结构。李老师的讲课多像一场后现代流派的团体心理咨询,不断让我们自身的问题不断外化,不断解构、并在心理学大森林穿越中,不断带着我们寻找知识的闪光点,并用这些闪光点不断建构我们知识结构和思维模式。其实,最令我震撼的是李老师的天马行空式的思想。从弗洛伊德的经典精神分析,华生的行为主义,到罗杰斯、马斯洛的人本主义的心理学,再到认知心理学、生理心理学,后来又具体讲到了当前流行的森田疗法以及后现代主义的叙事疗法、焦点疗法等等,李老师如数家珍,娓娓道来,但李老师不是简单的罗列,而且每说到一个疗法和大师,李老师总是结合当时的社会人文背景,去客观地评价分析每一个流派、每一位大师。李老师说“心理学是社会文化工程”,每一个疗法的产生,都是与当时的文化、社会和历史背景分不开的,也就是说这个疗法之所以被当时的人们所接受,是因为这个疗法适应了那个时代人群的需要。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所处的社会也在不断变化,旧有的疗法就不再适应人们的需要,这就要求心理疗法不断推陈出新。正像李老师所说:“90后的孩子以自恋的方式长大,所以我们不是治疗,而是陪伴、关怀。”我想,这正是眼下后现代心理学流行的原因吧。之前,我还为自己要学习那个流派或方法纠结不已,听了李老师的课不禁豁然开朗,其实历史上没有那个大师在恪守一个流派、一种技法,他们都在结合自己本身的特点,不断吸取百家之长,不断推陈出新,正所谓“像我者死,学我者生”。
从学习李老师的工作坊归来,我一连几天总处于亢奋状态,并连夜整理出《李子勋家庭治疗经典语录分享》发到了网上。但还是意犹未尽,我决定再写一片学习心得,和大家一起分享我的感受。
在名师坊的学习群里,一位同学深有感触地说:“李子勋老师带领我们玩了一次心理学森林的大穿越!”,而我觉得李老师更像一匹恣意行空的天马,带我们从一个全新的高度、全新的视角,并且带着一种全新的人文精神去俯视浏览了整个心理学大世界。牛顿曾说:“我之所以站得高,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上”。感谢您,天马行空般的李子勋老师,感谢您给了我们一双双隐形的翅膀,带我飞,不断飞向心理学无尽的苍穹;给我们无尽的营养和力量,让我们以一种更加开放的胸襟,去迎接未来心理学界的挑战。(本文由天津市宝坻区民政局婚姻家庭咨询师李智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电话:13682161425,QQ:750511367)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天马行空——李子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