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阳光 发表于 2013-1-11 15:54:51

婚姻家庭咨询师 帮80后“拯救”婚姻

婚姻家庭咨询师现身石家庄 帮80后“拯救”婚姻


http://www.sina.com.cn2012年02月04日08:18燕赵都市报

  燕赵都市网记者刘岚
  中国的离婚率多年来持续增长,有关中国式离婚的话题已并不新鲜。婚了,离了,生活无非是另起一行,但是再次走入婚姻,重起一段,是否就能恩爱幸福呢?居高不下的离婚率不断敲着警钟,我们的婚姻到底怎么了?
  1月4日,河北省首个婚姻家庭咨询师国家职业资格培训认证基地落户石家庄,随之婚姻家庭咨询师这一在北京、上海等城市已非常抢手的职业,开始走进公众视野。该基地负责人、好合好散婚姻服务网专家舒晴说,有两个“职业”未经培训就上岗了,一个是夫妻,一个是父母,所以婚姻中的迷茫者需要辅导和帮助,婚姻家庭咨询师的出现,使得社会救疗成为可能。 结婚不是冲动之下的行为,离婚更需冷静,但是处在婚姻中的双方却缺少修复矛盾的意识和寻求救助的渠道。婚姻需要拯救,建立婚姻家庭咨询和社会救疗机制是趋势所向。
  年轻80后成离婚“主力军”
  我国离婚人数已经连续8年呈现递增趋势。根据民政部门的统计数据,2011年平均每天就有5000多对夫妻离婚。河北省十大亲民法官、石家庄市裕华区槐底法庭庭长何亚辉,作为婚姻家庭专业法庭的法官,她见证了上千家庭的分合矛盾,也梳理出这些年离婚家庭的特点变化。
  离婚人员的年龄跨度大,这是何亚辉这两年处理离婚案件的明显感受,“七年之痒、中年危机曾是对婚姻危机的概括,但是现在离婚年龄并非集中在中年。”老人再婚的离婚率这几年明显增高。
  年轻的80后已成离婚的“主力军”,2011年何亚辉所在的法庭80后的离婚案占到了40%左右。何亚辉说:“80后多为独生子女,他们普遍自我意识强,在意夫妻感情,不愿为孩子或家庭凑合着过下去。”
  80后不独立,与父母关系密切,也是导致婚姻矛盾的重要因素。房、车是老人买的,孩子是老人来带,所以老人很容易干涉小两口的生活。何亚辉在处理的80后离婚案件中,矛盾多因鸡毛蒜皮的小事引起,生活能力差家务负担少,婆媳生活习惯不一致,在哪过年,钱由谁管等等,夫妻双方解决不好,双方老人态度也没摆正,有一对小夫妻闹到法庭,不仅夫妻间相互指责,双方家长也都袒护自己的孩子,一味抱怨对方。
  网络普及、职业流动增加而导致的对婚姻的破坏也具鲜明的“时代特色”。工作压力大,应酬多,出差频繁,网络、娱乐场所的开放和普及,都为婚外情提供了渠道和空间。
  由于民政部对婚姻登记条例和协议离婚条例进行了修改,简化了结婚和离婚程序,使得离婚变得更为容易,无疑也对冲动离婚者起到了“助推”作用。
  欠缺沟通成婚姻“隐形杀手”
  “我们已经无话可说了”,“跟他没法沟通”,格荣斯心理事业发展中心资深咨询师窦惠敏说,这是问题婚姻中的女性向她倾诉时最容易说的一句话。
  “婚姻出现问题,彼此都有责任”,窦惠敏说,很多离婚家庭并无原则性问题,而是在小矛盾出现时忽略了与伴侣必要的及时沟通,情绪逐渐积累导致最后家庭解体。
  窦惠敏说,因为缺乏婚姻经营意识,很多夫妻从开始的“情人眼里出西施”到最后彼此漠视。有些夫妻认为在一起生活多年,爱情自然转变为亲情,婚姻归于平淡。因而缺少了彼此间的尊重和在意,什么事儿不愿商量沟通,更吝啬对对方的赞美和鼓励,其实危机却在潜在积累,很多婚姻就是在静如止水时掀起了狂风巨澜。
  从语言暴力到相对无语,也是夫妻沟通中常见的问题。窦惠敏倾听到的多数咨询者在夫妻关系的叙述中都是指责和愤怒。“很多夫妻不能正确的传递感受,遇到问题就大发脾气,用伤害性结论性的语言攻击对方,‘你没有一点儿办事能力’、‘你就是偏向你妈’等等,缺乏平和地交流语态,更谈不上给出有用的建议。这样的夫妻多数是刚开始话不投机就吵架,到了后来便相对无语,发展成‘冷暴力’。”
  在沟通问题上,80后表现的更为明显。80后从小成长环境单一,父母关注呵护,同伴互动时间少,缺少跟别人相处的能力,很少包容和体谅。在窦惠敏接触的咨询者中,这样的例子也不少,妻子声泪俱下的痛诉被丈夫忽略不重视,而丈夫却一头雾水,不知自己错在哪里。“女孩在家被娇宠惯了,在婚姻中同样希望被在意,一旦不被作为中心,被忽略的感觉就会很强烈,而同为独生子女的男性又缺乏照顾别人的意识和行动,因此矛盾便自然而然的产生。”
  拯救婚姻危机需要社会救疗
  婚姻需要自救,处在婚姻困境中的男女应该树立起理性解决婚姻矛盾、拯救婚姻危机的意识和能力,但是当局者迷,当事者未必能看清问题所在,中立一方的点拨实有必要,因此建立婚姻家庭咨询和社会救疗机制是趋势所向。
  A法律疏导设一个冷静期
  常言道:“宁拆十座庙,不毁一门亲”,何亚辉作为婚姻家庭专业法庭的法官,每天都纠结在传统伦理与现代法律的矛盾中,她既不想让感情确已破裂的怨偶在无休止的煎熬中痛苦地酿出祸端,更不愿让感情尚在,只因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而赌气斗狠的小两口分道扬镳。
  她积极探索了婚姻案件审理新思路,在民事审判中首创“婚姻考验期制度”、“离婚风险提示制度”、“心理专家参与调解”等制度和方式,为剑拔弩张的问题婚姻起到了缓冲器的作用。何亚辉说,“法律疏导”与“心理疏导”双管齐下,让三分之一以上的离婚案件当事人重新分析彼此过错原因,最后做出最佳选择。
  B心理疏导帮助看清自己
  窦惠敏介入槐底婚姻家庭专业法庭的心理疏导已有两年了,心理疏导的作用恰是要让婚姻中的双方看清自己。心理咨询师的作用就是引导双方用新的视角积极面对问题,对自我有个正确认识,“认识并接纳自己的不完美,才能更容易去原谅和理解别人,心态改变才能最终使行为改变。”窦惠敏说,参与心理疏导并非强迫劝和,而是让当事者分合都要明白。不了解自己婚姻中存在的问题,不能及时改变并学会处理婚姻问题的能力,即便走向下一段婚姻,还有可能会失败。
  在窦惠敏参与心理疏导的经验中,婚姻双方存在观念性的差异很难调和,所以婚前择偶的慎重有利于避免离婚的轻率。窦惠敏支持“门当户对”,她说有相似的家庭背景和相当的受教育程度,这是婚后交流的基础;另外,价值观应当相互认同。
  走进法庭的离婚案件毕竟不在多数,所以相对于法律疏导,心理疏导的救疗应该更为必要和普遍,但在窦惠敏看来,婚姻出现问题能主动来找心理咨询师的并不多。
  c婚姻咨询师让受助者更广泛
  婚姻家庭咨询师的称呼相对心理咨询师指向更为明确,应该也更易被接受,婚姻家庭咨询师的出现也让更为普遍的社会救疗成为可能,但我省婚姻家庭咨询师的现状并不理想。
  1月4日,河北省首个婚姻家庭咨询师国家职业资格培训认证基地落户石家庄,该基地负责人、好合好散婚姻服务网专家舒晴说,在欧美,约300—500个家庭就有一名婚姻家庭咨询师,按此比例计算,河北约需7万名婚姻家庭咨询师,但目前不足200人。“在培训基地接受咨询报名的一个多月时间里,接听的近200个咨询电话中,很少有人对婚姻家庭咨询师有深入了解,我们的工作还处在萌芽状态。”
  舒晴说,婚姻家庭咨询机构就是结婚登记处与离婚登记处间设立的“调解处”,夫妻闹离婚先由婚姻咨询师来“劝和”。每个社区都应配备一个婚姻家庭服务中心,引导问题家庭及时参与咨询。
  目前,舒晴已经和一些街道办联系过,并得到了支持,“街道的工作人员也被一些问题家庭所困扰,他们无法提供专业的指导和调解,街道办愿意提供场地,但目前主要还是缺少专业人员,我们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参与婚姻家庭咨询师的培训,并能积极投入到公益服务中来。”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婚姻家庭咨询师 帮80后“拯救”婚姻